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生態理念賡續延綿,融入一代代人的生態保護實踐
文物裡的生態智慧(人文觀察·文化中國行)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館藏文物天宮藻井。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供圖 |
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玉有領璧。故宮博物院供圖 |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彩繪雁魚銅燈。陝西歷史博物館供圖 |
雲南紅河哈尼梯田俯瞰。新華社記者 張 馳攝 |
山東曲阜孔子博物館的明代竹雕擺件“萬象回春”,以象為乘、寄托吉祥﹔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文物彩繪雁魚銅燈,是西漢的“黑科技”環保燈﹔
北京中軸線參照天地宇宙秩序而建,體現出人對自然的認識和思考﹔
…………
與文物對話,我們不難發現,順天造物、和諧共生、天人合一,這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生態理念,貫穿其中、賡續延綿,融入一代代人的生態保護實踐。
順天造物
文物蘊含了人們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開發自然的理念
近兩年,雲南西雙版納一群亞洲象闖入人們視野,它們或覓食、或嬉戲,一路得到沿途群眾的關照,最終安全回到保護區。野生大象在人們的愛護下享受著安全自由的生活,呈現出一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景象。
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祥”的象征意義。東漢班固在《白虎通義·禮樂》中說:“武王曰《象》者,象太平而作樂,示已太平也”。象,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動物形象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馮時說:“智慧的先人馴服大象,借助大象行路、運輸,適度為己所用,巧妙地順應自然界的特征,追求人和自然和諧共處。”
山東曲阜孔子博物館內,明代竹雕“萬象回春”圖擺件,大象身高腹大,回首卷尾,通體飾回紋。象背上,兩人單跪跨步,雙手捧抬盆栽萬年青,寓意為“萬象回春”。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王濤說,儒家思想與大象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大象誠實敦厚,象征誠信﹔長鼻豎立,可象征儒家的“中庸之道”﹔象鼻下垂,可象征儒家提倡的“禮”﹔象牙雖鋒利,卻從不殺戮無辜,又可代表“仁”。“所以,大象也被視為君子的象征。”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發展農業的文明之一,諸多文物體現了中國人因地制宜、因勢而動、借勢而為等理念。
走進廣東韶關市博物館,一件東晉時期的水田作業模型引人注目。模型為醬褐釉陶質地,底部是長方形水田,中央縱貫一條田埂,左右兩側各有一人一牛,牛頸部套有繩索,身后二人手持農具,作犁地耙田狀。王濤認為,這件陶器展示出的水田農業,順應了南方地區的濕潤氣候,是我國勞動人民順應自然的創造。
順天造物的觀念,貫穿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留下了一個個偉大的創造。浙江杭州市民周雪妮喜歡周末帶著孩子到蘇堤參觀:“蘇堤不僅可以讓孩子領略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還可以了解背后的人文內涵。”
始建於北宋元祐五年的蘇堤,是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條南北走向的堤岸。這條將美學、生態與水利工程緊密結合的堤壩,具有極高的人文和生態價值,穿越時間的長河,成為杭州文化標識之一。
京杭大運河江蘇揚州河段,著名的“三灣抵一壩”同樣是順應自然的創新。為降低流速,慣用方法多為裁彎取直,揚州當地人卻反其道而行之,以三道河灣阻滯水流、提升水位,以保運河安瀾。
近年來,揚州進一步將生態文明與歷史文化相結合,建設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古老運河成為市民休閑游玩好去處。
和諧共生
先人的環保意識與今日的可持續發展思想一脈相承
秋天,雲南紅河哈尼梯田進入觀賞季,陽光洒在層層疊疊的梯田上,灌滿水的梯田映照著天光雲影,美不勝收。
這是以哈尼族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氣候,發揮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開墾的上百萬畝農業生態奇觀。2013年,它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不同於其他世遺,哈尼梯田是一種新型的文化遺產。”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說,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代,體現了人文文化和農耕文化的有機結合。1300多年來,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構”的農業生態系統延續至今,呈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給恆久發展提供啟示。
和諧共生、永續發展,倡導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間的和諧共存,共同發展。
馮時介紹,早在商代,和諧共生的環保思想就已出現。研究甲骨文史料發現,商王田獵后,將所得獵物分類記錄,一般的獵物命名為“獲”和“擒”。但在用火燒的方法捕獵時,有可能誤傷,商人將原本禁止獵取的動物單獨列出,如幼獸等,此類動物稱為“藺赤”,並不算入打獵所得,以表禁忌。
湖北省博物館展出的雲夢睡虎地秦簡,用大量的墨書秦篆記錄著公元前的律令歷法。其中的《田律》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環保法律條文。《田律》記載,春二月,禁止“雍(壅)堤水”,即禁止堵塞河道﹔同時,也有不准採摘剛發芽的植物,不准捕捉幼獸、卵和幼鳥,不准毒殺魚鱉,放置陷阱、漁網的記載,直到七月才能解除這些禁令。按照節令而有所區別的生態保護規定,體現出“順時施政”的智慧。
片片龜甲、道道簡牘,記錄著先人的環保意識,與今日的可持續發展思想一脈相承。
環保、節能、可持續,也融入了器物設計的理念和工藝,推動了技術進步。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常見一類陶器—小口尖底瓶,此前常被推測是汲水用具。最新的研究顯示,很多陶器底部的殘留物是以黍、粟等谷物為原料制作的發酵酒。王濤說,小口尖底,有利於減少酒精揮發,保存酒香,尖底則有助於酒液中的雜質沉澱,使酒質更加清澈。這種設計體現了先民對釀酒工藝的深刻理解和精湛工藝。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文物彩繪雁魚銅燈,“定格”了鴻雁回首銜魚的瞬間。造型優美、栩栩如生的器型,由雁首頸、雁體、燈盤、燈罩套合而成,雁腹內部裝水,燈盤中盛放燃料,燈罩由兩爿構成,轉動其中一爿,可調節燈光亮度。細長的雁頸和雁首,會將煙霧下沉排入雁腹的水中,起到滅煙除塵的作用。
可以說,和諧共生的理念促進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並不斷造福於人類。
天人合一
思考自然之道,處理好天、地、人三者的關系
近日,一款天宮藻井文創冰箱貼的暢銷,帶火了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走進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館,高約4米、共6層的天宮藻井華麗奪目。藻井巨大的圓形外圍裝飾有68座精雕細琢、繁復精美的天宮樓閣建筑。藻井最上方的星空共有1472顆金色星宿,構成一幅星空圖。博物館志願者、北京八中教師南洋說,藻井上重檐歇山的樓閣和星星似乎在訴說著中國人千年來對自然、對宇宙的追求,體現了中國古人敬畏天、探索天文規律的努力。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庄子·齊物論》對“天人合一”思想作出了闡釋。馮時說:“天人合一啟示我們,應思考自然之道,處理好天、地、人三者的關系。”
河南省博物院內,高大庄嚴的杜嶺方鼎,吸引著慕名而來的觀眾。大鼎雙耳、方腹,4個圓柱形空足,器表飾饕餮紋與乳釘紋。鼎,是“天人合一”在器物層面的體現。
“中國傳統文化奉行‘所祭必象其類’的思想,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天為陽,地為陰,故以圓鼎祭天,以屬陽的牛、羊等動物作為犧牲﹔方鼎祭地,祭祀用屬陰的谷物。”馮時說,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以器物為載體,在祭祀活動中尤為明顯。“祭天以圜丘,禮地以方丘,都是這種觀念的反映。”
天人合一的理念把人置於自然中,認為人與自然相互依賴,互為一體,體現出中華民族尊崇自然、尊重自然規律、崇尚和諧的精神追求。
玉有領璧,收藏於故宮博物院,雙面各飾有同心圓形狀的三圈弦紋。馮時說,古人用玉璧祭天,圓形的天可以描述為同心圓,表現的是太陽的運動軌跡。而祭地則以方中納圓的玉琮,出土於安陽殷墟婦好墓的弦紋玉琮,正是這種中心呈圓筒狀的方形柱體。《禮記》認為“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故內圓外方,意為地載萬物、因天立法。受天人合一觀念的影響,璧、琮兩種禮器的固有形制確定下來並得以不斷延續。
一條中軸線,貫穿南北、聯通古今。今年,“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條始建於13世紀,形成於16世紀,不斷演進發展至今的北京中軸線,是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發展至成熟階段的杰出范例,至今仍發揮著重要作用。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呂舟說:“在中國文化傳統中,都城位置的選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它在國土中的位置要符合觀念中的中心地位,這也是中華文明‘天人合一’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北京中軸線不僅為中華文化傳統和精神追求提供了特殊的物質見証,其中蘊藏的“天人合一”理念,也體現出中國人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認識和思考。
“天人合一”不僅體現在祭祀與禮儀,也要求順應四時變化。馮時認為,一年四季寒暑更替,古人相信,器用須合於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時令變化,才能達成天、地、人三者的和諧。
順天造物、和諧共生、天人合一等理念沉澱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中賡續傳承。今天,“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觀念已深入人心。愛綠護綠,愛鳥護鳥,從孩子教育開始,就已播下了生態環保的種子。綠色出行、低碳生活、減少排放、循環發展的觀念,滲透到經濟發展、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古老智慧融入現代化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畫卷,徐徐展開。
(厲燁參與採寫)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03日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