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靖邊:“非遺”點亮現代生活

2024年08月23日11:23 |
小字號

“慢步閃腰”“小跑步”“大跑步”“雙人騎驢”、“平步小跳躍”……8月20日,靖邊跑驢非遺傳承人祁桂芳與搭檔們在老車站廣場的集中表演,吸引了眾多群眾圍觀、拍照。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靖邊跑驢是流傳在靖邊民俗社火中的一種歌舞形式,民間俗稱不一,如“騎毛驢”、“耍驢兒”、“拉犟驢”、“趕毛驢”等。

據了解,當地有關靖邊跑驢的傳說有三種:最早是來自神話“八仙過海”中的“張果老倒騎毛驢”這一民間故事,民間藝人根據這一故事編創並流傳至今﹔在明成化年間是由靖邊民間藝人姚福有根據當地盛興的“跑竹馬”改編發展而成的﹔清朝末年由河北老藝人孟源清移居東坑鎮后流傳而來。

靖邊跑驢一般情況下跟隨秧歌隊在行進期間表演。它不受秧歌隊及鼓樂節奏的約束,進行即興表演。表演者根據當地風土人情、當時環境條件即興起舞,以夸張的形象動態,風趣的舞姿形態,滑稽的人物嬉逗,幽默的演唱道白,抒發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之意,常常引逗觀眾發出陣陣笑聲。

在表演形式上,靖邊跑驢分為“一人跑驢”、“雙人跑驢”、“多人跑驢”,多數為“雙人跑驢”,一個騎,一個趕,經過民間藝人及傳承人的不斷演演繹,給這種傳統形式賦予了新的內容,如“夫妻探親”、“回娘家”、“趕集路上”、“爺孫趕集”等,接近生活,親近百姓,表演的“驢形”、“驢態”、“驢神”完全來自生活,模仿得逼真、生動。(白凌燕)

(責編:白鴿、魏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