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你好,中國南極秦嶺站(探訪)

本報記者 劉詩瑤 胡潤新
2024年02月08日08: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數據來源:自然資源部

隊員們在風雪中施工。
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供圖

2月7日,中國南極秦嶺站建成並投入使用。秦嶺站位於南極羅斯海恩克斯堡島,是我國在南極的第五座考察站。

我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為什麼會被命名為秦嶺站?它有哪些亮點和特色?未來將如何更好助力南極考察?

為什麼被命名為秦嶺站?

體現傳統文化特色,結合所在位置地理特征

極地考察站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具有較高的國際顯示度。各國歷來都非常重視考察站的命名,站名寄托了美好的寓意,能夠體現和傳播本國傳統文化特色。我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被命名為秦嶺站,主要有兩點考慮。

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副主任龍威介紹,首先,秦嶺是橫貫我國中部的古老山脈,是我國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線,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家喻戶曉、知名度高,而新站所處區域同樣也有一條作為南極洲東西地理分界線的橫貫山脈。

其次,秦嶺水系發達、植物薈萃,是“南北生物物種庫”“天然藥庫”,還是地球上唯一的朱鹮營巢地,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型代表。這與新站綠色、環保、節能的設計理念相契合,展示了我國重視南極環境保護的良好形象。

此前,中國在南極已建立4座考察站,即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龍威表示,我國南極考察站的命名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從體現時代特點、以歷史文化遺產和歷史人物為主,逐步轉變為體現南極地形特征、以蘊含中華文化元素的國內知名山脈為主,基本形成了以國內山系命名的規則。按照這個規則,結合羅斯海新站所在位置的地理特征,在聽取相關方面意見后,新站命名為中國南極秦嶺站。

秦嶺站建筑面積達到5244平方米,可容納度夏考察人員80人,越冬考察人員30人。這座新站的主體設計為南十字星造型,設計理念源自中國航海家鄭和下西洋使用的南十字星導航。據了解,這是我國繼長城站、中山站之后第三個常年考察站,也是首個面向太平洋扇區的考察站。

與之前考察站相比有何不同?

設計建造的數字化、裝配化技術應用程度更高

秦嶺站內部包括指揮調度、海洋實驗室、人員住宿、辦公會議、餐飲活動、物資車輛維修存放、通信保障、水處理、垃圾處理、樣品間、裝備間、野外支持中心、數據中心等,是空間集約、功能完備的新一代科學考察平台。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建筑師、新站項目設計總指導劉燕輝說,與之前的南極考察站相比,秦嶺站的整體設計與建造的數字化、裝配化技術應用程度更高。

專家介紹,新站主體結構採用了鋼結構全裝配方式建造,外圍護結構採用裝配式幕牆單元﹔內部標准使用單元,如辦公、科研、住宿等部分,採用工廠模塊化全裝修建造模式,模塊化率達到45%。模塊中大部分室內固定家具、設備及管線都在工廠預制,大大減少現場工作量。

在進行現場建造之前,除了進行全數字化模擬建造之外,對於整個主體結構和部分模塊、幕牆單元等,在國內進行了預組裝,確保實際建造的可行性與准確性。這些技術措施對於提高現場建造速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專家表示,新站具有鮮明特色,將助力南極科學考察。

拓展了考察范圍。新站設計立足於南極考察的大尺度規劃,綜合考慮后勤運轉、科學觀測、國際合作和環境保護等要素,形成以考察站為中心的多圈層全域考察模式,考察范圍可達到300至500公裡的范圍。

能支持智慧科考。新站採用了基於衛星通信系統的數據管理和遠程同步,設置自動檢測、應急處置等智慧運維系統,以及智能通信、數據採集等專用網絡系統,實現智慧化科考。

將實現長期觀測。新站的海洋實驗室定位為具有國際水准的海洋研究平台,可以實現對特拉諾瓦灣冰間湖的長期持續觀監測,開展近岸海洋環境的在線監測與數據傳輸、樣品預處理分析實驗等。

整體保持綠色環保。新站採用可再生能源和傳統能源相結合的能源微網管理系統,優先採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佔比超過60%,並集成了微電網監控、能源管理平台等先進技術,讓考察站運轉更加綠色環保。

下一步,新站將進一步完善各相關配套設施,逐項完成各科學觀監測設施的安裝與布放。

在南極考察中如何發揮作用?

填補觀測空白,提升海洋科考研究能力

秦嶺站作為我國第三個南極常年越冬考察站,將在我國南極考察中發揮重大作用,將重點開展海洋學觀測與研究,同時開展大氣科學、冰川學、地質學和空間物理學等學科的觀測與研究。

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何劍鋒介紹,我國的南極常年越冬站長城站、中山站和秦嶺站分別對應大西洋扇區、印度洋扇區和太平洋扇區。秦嶺站將填補我國在太平洋扇區長期觀測的空白,從而對南極長期觀測網進行系統構建,更好地回答氣候變化、冰雪和生態環境變化機理等前沿科學問題。

在科考領域拓展方面,秦嶺站將利用地理區位優勢,開展冰間湖生態過程、冰架海洋相互作用等前沿科學問題的研究,提升我國的海洋科考研究能力。長城站觀測研究的重點是生態系統,中山站是雪冰和空間環境,秦嶺站則是海洋。南大洋與全球氣候變化、磷蝦等生物資源利用等密切相關,也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

在國際合作方面,秦嶺站將與周邊的其他國家考察站合作,推動把考察站海洋實驗室建成國際合作平台,努力推動羅斯海沿岸各國考察站的合作成為南極考察合作的典范。秦嶺站將與周邊多國考察站共同推進對羅斯海和羅斯冰架等觀測研究,共同履行區域生態環境保護。

第四十次南極考察隊首席科學家張北辰表示,秦嶺站的建設是第四十次南極考察的突出亮點,參與秦嶺站建設的隊員們克服時間緊、任務重、施工環境惡劣等不利因素,出色地完成了建站任務,顯示出我國極地考察事業的薪火相傳。

長期從事極區空間物理研究的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胡紅橋說:“我參加過多次南極考察,親眼見証了我國極地考察事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例如考察站的近岸海冰卸貨,由單一的小艇運輸模式,發展成了海陸空協同作業﹔通信由短波報話機發展成了衛通互聯網……我國極地考察站的建設技術也在不斷發展,由最開始的集裝箱拼裝結構、鋼架結構,發展到秦嶺站的模塊化集成結構,實現了考察站建設的現代化。作為極地考察發展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証者,我感到無比自豪。”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24年02月08日 07 版)

(責編:鄧楠、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