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全面落實“兩個責任” 共建共享美好“食”光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寶雞市以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復審為契機,著力打通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和食品生產單位經營主體責任落實的“最后一公裡”,食品安全滿意度躍居全省第一。
今年以來,寶雞市全面推動形成末端發力、終端見效的“兩個責任”落實機制,各級食品安全責任體系不斷完善,食品安全風險防控能力持續增強。
整體推動立足“高”
今年年初,寶雞市在全省率先印發了《關於健全完善包聯工作機制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的意見》《關於加強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落實的實施意見》等7個文件,推動全市上下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和督查清單。
為從嚴從實做好食品安全各項工作,寶雞市成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的落實“兩個責任”領導小組,下設“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兩個工作專班。市級主要領導負責包保全市48戶A級食品企業,市食藥安委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帶頭包保42戶A級食品企業,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體系。
目前,寶雞市規模以上食品企業均建成數字化生產線,不僅加速了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完善,也為“兩個責任”的落實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域治理力求“實”
一粒米一桌餐,牽動著千家萬戶。按照分層分級、層級對應的要求,在落實好黨政領導干部和部門食品安全責任清單的基礎上,寶雞市建立了市、縣、鎮、村四級領導包保食品生產經營主體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和督導清單,切實推動屬地管理責任縱向貫通。截至目前,已分配包保主體35753戶,匹配包保干部4692名,實現了包保全覆蓋,全市《食品安全責任與任務承諾書》簽訂率達到100%。
今年,寶雞市針對食品安全,制定了“六個十”專項行動方案,精准選定市級示范點位60個、縣級示范點位380個,舉辦食品生產和餐飲領域落實“兩個責任”觀摩推進會3次,對440個示范點位開展指導幫扶140余次,解決實際問題67個,專項行動階段性成效顯著。
截至目前,寶雞市11621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已配備食品安全總監或食品安全員,7417戶企業建立落實了相關工作制度,並常態化開展工作。與此同時,寶雞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警示約談、限期整改、通報批評等制度,對包保責任落實不到位、進展緩慢的屬地和企業,由市食藥安辦予以約談提醒,確保責任有效落實。
監管質效贏在“細”
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但監管必須“零容忍”。為幫助企業進一步明晰食品安全職責和任務,寶雞市食藥安辦印發了《食品安全總監工作職責》《食品安全員工作守則》指引版,並制定印發了食品生產類、銷售類、餐飲服務類企業主體責任自查清單,引導大型食品生產企業結合生產實際,進一步細化量化風險清單內容。比如,指導青島啤酒寶雞有限公司建立全鏈條實施監測監控及評價驗証體系,指導蒙牛乳業(寶雞)有限公司制定模塊化管理制度,為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積累了好經驗。
小作坊生產的食品每天都會走進千家萬戶,小作坊雖小,卻是事關民生的“大事”。今年以來,寶雞市嚴把高風險品種許可審查關口,制定《寶雞市食品小作坊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清單》,全市2762戶食品小作坊均建立了許可檔案、監管檔案和風險信用等級檔案,7%的食品小作坊(194戶)已完成提檔升級任務。同時,相關部門聯合對全市1054個學校及托幼機構食堂、3家校外集中供餐單位、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進行風險隱患排查,通過線上線下多種形式,引導學校和家長參與食品安全“共管共治”,取得良好效果。
食品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離不開政府、企業、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下一步,寶雞市將開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大學習、大培訓,切實增強包保干部和企業落實責任的行動自覺。同時,將持續優化“互聯網+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台,加快“互聯網+明廚亮灶”推廣應用,通過數字化督導,全面建立市縣食品安全預警聯動機制,堅決守牢守穩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來源:寶雞市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熱門排行
- 1陝西一廢水處理廠突發炸裂事故!致4…
- 2中國(西安)國際低空經濟發展大會開幕
- 317年!被拐的3個孩子回家了
- 4西延高鐵延安段箱梁架設已超九成
- 5讓綠色“活化石”永葆生機
- 6陝西推出10條精品旅游線路
- 7雨雪天氣來襲 陝西鐵路部門全力確保…
- 8西部地區首家省級社區學院在西安揭牌
- 9陝西:“三項改革”激發創新活力 …
- 10陝西摘得中國創新方法大賽金獎
- 11走上國際餐桌,特色農產品香飄海外
- 12陝西11個創新創業項目躋身全國企業…
- 13陝西將在招投標領域推行暗標評審
- 14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首條跑…
- 15渭南市臨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獲批建設
- 16陝西加快實施省級水網主骨架大動脈工程
- 17引漢濟渭二期工程預計2026年建成…
- 18強化跨區域協作 護航高質量發展
- 19“最小”應急單元的“最大”守護
- 20陝西鼓勵用人單位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