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渠暢其流 地盡其利

——渭南市農田排水(鹼)恢復保護工程實施情況觀察

2023年11月23日09:00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渠暢其流 地盡其利

11月15日,天氣晴朗,在大荔縣西城街道南榮華村,一條筆直的排水(鹼)渠延伸向遠方,寬闊的渠道內,流水汩汩。

“整修后,排鹼渠大變樣。”村民李斌學熱心介紹,“你看,兩邊裝了護欄,修了護坡,更安全更整潔了。”

治理前,這段排水(鹼)渠所在區域溝道較深,邊坡經雨水沖刷,多處坍塌,嚴重侵蝕村民的生產道路,危及民房安全。它的成功治理,得益於渭南市實施的農田排水(鹼)恢復保護工程。

2022年,渭南市在蒲城、富平、大荔等8個縣(市、區)全面啟動該工程,涉及40個鎮(街道),主要建設骨干排水溝道、田間排水溝道、排水泵站及其附屬工程,恢復、保護、完善渭南市現有排水系統,計劃用9年時間,建成灌區防治內澇及鹽鹼化的排水減災體系。

“這是造福人民的好工程”

渭南是農業大市,素有“陝西糧倉”之稱。

歷史上渭北地區鹽鹼內澇嚴重,“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隻生鹽蓬草,不長庄稼苗”便是真實寫照。

善興渭者必先興水利。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渭北各縣普遍修建排水(鹼)渠,以及時排出雨水和鹽鹼,減少內澇,改善鹽鹼地。

近年來,排水(鹼)渠年久失修,溝系淤積,坍塌嚴重,排水(鹼)能力下降,內澇災害頻發。尤其在2021年9月、10月,渭南市遭遇近20年來最強秋霖,多地農田受災,房屋倒塌,部分生產生活道路損毀。

恢復保護,刻不容緩!

“自工程實施以來,全市累計清淤改造干支溝1000余公裡,改造建筑物400余座、泵站5座。”渭南市農田排水排鹼工程管理中心主任王根虎說。

渭南市農田排水(鹼)恢復保護工程范圍涵蓋洛惠渠灌區排水、交口抽渭灌區排水、鹵泊灘排水、朝邑內灘排水、東雷二期抽黃灌區排水及二華排水系統,排水總面積308.7萬畝。

2022年4月,渭南市印發《渭南市農田排水(鹼)恢復保護工程規劃》,在工程管理、規劃實施方案及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明確規定。

為進一步激發比學趕超、競相發展的干勁,渭南市在各縣(市、區)舉辦現場觀摩活動,召開工作推進會。蒲城縣、大荔縣等地啟動排水(鹼)工程清淤整治“大會戰”行動,充分調動了干部群眾參與建設的積極性。

“當年,渭北人民開展建設‘大會戰’,熱火朝天開挖排鹼渠。”71歲的李斌學感慨,“這次工程建設,群眾積極參與,大家擰成一股繩,齊心搞建設,再現了當年‘大會戰’的火熱場面。”

“建設排鹼渠,群眾支持,群眾參與,最后是群眾受益……”李斌學說,“這是造福人民的好工程。”

“咱的飯碗端得更穩更牢了”

立冬過后,天氣轉冷。

在華州區柳枝鎮鐘張村,部分村民正在家門口晾晒碼放玉米,一旁便是整潔、暢通的排水(鹼)渠。

這條排水(鹼)渠是柳枝片區支溝恢復改造工程中的一條。整個工程實施后,可減少該鎮農田內澇災害,促進農業增產增收。

“今年國慶假期正逢連陰雨天氣,恢復的排水系統有效解決了全區6.95萬畝農田排水排澇問題,群眾收庄稼不再犯難了。”華州區農田排水排鹼工程管護中心主任左爭氣說。

糧安天下,農穩社稷。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渭南市農田排水(鹼)恢復保護工程區域內耕地面積247萬畝。以該工程建設為契機,渭南市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政策,持續增強防災減災能力,確保及時排澇、旱澇保收。

“我們村共有1700米排鹼渠需要清淤,村民隻用1個月就全部清淤完畢。”蒲城縣黨睦鎮林吉村黨支部書記劉伍玲說,“現在渠通了。雖然今年‘三夏’前有連陰雨,但田裡的水很快排出,庄稼及時收播。咱的飯碗端得更穩更牢了。”

作為陝西產糧大縣,蒲城縣積極推進農田排水(鹼)恢復保護工程,夯實了糧食安全根基。

“排鹼渠修通后,水位下降了,鹽鹼也少了,糧食產量增加了。”蒲城縣荊姚鎮常家村黨支部書記常衛平說,“村裡600余畝鹽鹼地得到改善,現在已經全部種上糧食作物。”

不只是蒲城縣,隨著農田排水(鹼)恢復保護工程持續推進,渭南市各縣(市、區)不少鹽鹼地“變身”豐產田。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

渭南市將農田排水(鹼)恢復保護工程與鄉村振興相結合,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在激活原有灌排系統功能的同時,通過項目帶動,對過村段、流泥段、陡坡段等關鍵區段進行改造提升,營造出渠暢、水清、岸綠、景美的人居環境。

在富平縣城關街道雙義村,當地政府按照“先暢后美,水美鄉村”思路,結合鄉村振興和人居環境整治,對河道進行清淤疏浚,拆除沿線礙洪建筑物,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望著清澈的河水,雙義村村民葛懷義感嘆:“現在河道通了,水也干淨了,環境更美了。咱以后要保護好排鹼渠。”

“既要建得好,也要管到位”

管護職責、管護目標、監督電話……在蒲城縣排鹼渠中干溝分支渠工程現場,蒲城縣河長制管理公示牌上的管護責任等信息格外醒目。

“如今這裡的排鹼渠建成了,我們還要繼續管好。”蒲城縣排鹼工作站巡查隊隊員王發楊說。

蒲城縣依托河湖長制,突出“縣管干渠、鎮管支渠、村組管分毛渠”管護原則,設立干溝渠渠長,豎立公示牌,明確管護責任,確保每條干渠有人管、每條支渠有人護。

“既要建得好,也要管到位。”“這項工程是利長遠的工程,后續管護必須跟進。”“管護政策要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在渭南市排水(鹼)渠的建設過程中,“建管並重”的理念深入人心。

為管理好排水(鹼)渠,渭南市依照河長制,明確了各級渠長。

“咱的渠咱來管,看見垃圾隨時就清理了。”在蒲城縣總干溝池頭村段,正在巡渠的村民劉福榮說,“我們都是自願的。縣上和鎮上有專人負責管理大渠,像村裡這些溝渠,村組就安排給各家各戶管護。”

渭南市將農田排水(鹼)恢復保護工程推進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每年對規劃和年度任務落實情況進行檢查,推進工作更好更快落實。

為更加系統管理排水(鹼)渠,渭南市探索建立“抬田造地、挖塘匯水、水系連通”的工程模式,實施“項目帶動、各方參與、鄉村融合”系統整治,著力打造“柔性治水、綠美同步、喬灌結合、分步推進”的綠色生態農田林網,取得了良好成效。

傍晚時分,夕陽的余暉洒在排水(鹼)渠水面上,波光粼粼,靜謐而美好,一幅“清水潤千裡”的畫卷正在鋪展開來。(陳宏江 任曉彤 程軍濤)

(責編:鄧楠、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