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黑科技”加盟 修復“鬢間”風華

2023年11月22日09:01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黑科技”加盟 修復“鬢間”風華

  

昆侖冠零部件。 記者 趙茁軼攝

  十一月十日,西北工業大學教授楊軍昌展示昆侖冠的杏葉狀飾品。 記者 趙茁軼攝

  十一月十日,西北工業大學助理教授杜靜楠(左)與文物修復師王峰在清理昆侖冠上的污跡。 記者 趙茁軼攝

  初冬的寒冷未能打消姑娘們對漢服的熱情。作為“漢服自由”的城市,西安的街頭仍能看到人們身著漢服的身影。衣裙層疊,環佩叮當,花鈿華麗,步搖蕩漾,麗人盈盈笑,少年身姿矯。華燈初上,長安仿佛“一步入唐”。

  如果說人們最初對漢服的熱愛僅停留在著裝上,那麼近年來,對妝發的刻畫已成為漢服愛好者新的追求。西北工業大學助理教授杜靜楠是一位科技考古研究者。她將自己的專業與漢服文化相結合,日復一日在實驗室修復著古人佩戴的華麗裝飾,將古人的美帶到今天。

  在實驗室“考古”

  11月10日,記者在西北工業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的實驗室裡見到了杜靜楠。她正在准備以“昆侖冠”為名的禮冠主題項目的材料。桌面上,收納盒內整齊擺放著冠飾的各種碎片,顏色不一,形狀各異。

  杜靜楠小心翼翼地拿出其中一塊色彩鮮艷的翅膀狀裝飾介紹:“這是昆侖冠的一部分,被稱為博鬢。博鬢是古代婦女的一種發飾,下垂過耳,鬢上飾有六瓣花、翠葉之類的飾物,是一種假鬢。”

  杜靜楠與昆侖冠結緣,還要追溯到2007年。當時,西安昆侖工業集團的工作人員在該集團位於西安東郊的廠房內發現了兩座古墓。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對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考古人員在其中一座古墓中發現了大量女性禮冠飾件(部件)。考古調查研究認為,這些禮冠屬於隋末唐初時期。

  隋唐女性禮冠是一類特殊的文物。女性冠飾和男性冠飾一樣具有“明貴賤,等秩序”的作用,從時代和制度的角度來說,它們有總結前朝女性冠飾形制、影響后世制度的承上啟下的特性。

  這批飾物后來到了西北工業大學的實驗室。出於對冠飾的興趣,杜靜楠成為西北工業大學教授楊軍昌團隊中的一員,自2016年起開始對這批冠飾殘片進行研究。

  “楊軍昌教授曾帶領團隊,清理並復制出了目前國內考古發現的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隋唐時期的蕭后冠與十二釵。”杜靜楠告訴記者,昆侖冠與蕭后冠同屬隋唐時期的冠飾,但與后者不同,昆侖冠的出土地缺乏對墓主人信息的記錄,且歷經多次盜掘,冠飾以極其碎片化的狀態呈現在世人眼前。

  “我們要從這些出土時看上去零零碎碎、殘缺不全的文物中,尋找它的歷史、它的功能。”楊軍昌笑著說,“田野考古專家是在工地現場考古,我們則是在實驗室‘考古’。”

  在實驗室“考古”的程序是什麼?楊軍昌現場以昆侖冠為例進行了講解——首先對文物進行拍照記錄,對其病害有初步了解,對於重點區域還要進行繪圖﹔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分析,判斷文物內部的分布狀態﹔在對整件文物有了系統的了解后,需要編寫一個修復方案,由管理部門立項評估后,才能正式開始結構分析和文物修復。

  “在整個過程中,人力清理和科技運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對表面的土壤、鏽跡的清理和對文物本體的相關分析。保護修復時間的長短,與文物的復雜程度和材料的保存狀況密切相關。”楊軍昌介紹,“就像給人看病一樣,了解病灶所在,才能更好地進行治療。”

  藏著秘密的“黑科技”

  “在實驗室‘考古’的過程中,我們驚奇地發現昆侖冠的主人為兼顧美觀和降低成本所用的小心機。”杜靜楠說,“這些發現源於顯微CT和微區X射線熒光光譜技術的運用。”

  目前,雖缺乏墓志銘等考古資料來進一步確定昆侖冠主人的身份,但運用科技手段可以分析冠上裝飾元素的內在化學特征,探索昆侖冠的制造技術。為了解冠飾的內部情況、探查冠飾內部的顯微結構、獲取飾件原始結構信息,楊軍昌團隊引入了顯微CT技術。這種技術在醫學、地質學和材料學等領域廣泛應用,但很少用於分析文物材料。

  “我們團隊研究了很久,覺得可以用這個技術分析文物材料,就聯系到了重慶一家能夠提供技術支持的公司。運用顯微CT技術,可以無損探測冠飾的內部結構。”杜靜楠說,這種非侵入觀察技術是一種非破壞性的3D成像技術,可以在不破壞樣本的情況下逐層掃描,清楚了解樣本的內部顯微結構,並利用算法進行三維圖像重建,獲得內部高分辨率的三維結構信息。顯微CT技術為珍貴文物內部探視提供了最先進的檢測手段。

  檢測結果顯示了昆侖冠杏葉飾的內部顯微結構,可見明顯的表面封層、基體、鏽蝕和焊接痕跡。可以判定,昆侖冠的制作者把不同形式的銅基體(銅片、銅絲、銅珠粒)先焊接在一起,然后再進行鎏金處理。

  在了解文物結構的基礎上,杜靜楠開始對昆侖冠的成分構成進行研究。如何在不破壞文物的基礎上,對文物進行分區域的成分研究?杜靜楠想到了微區X射線熒光光譜技術。該技術可以對較大樣品中的特定小區域進行非破壞性樣品分析,從而更好地研究化學性質不均勻的材料。此外,因幾乎不需要樣品制備,這種技術還具有快速和痕量元素靈敏度高的特點。

  杜靜楠曾在西北大學工作人員那裡了解到,西北大學的實驗室裡有一台微區X射線熒光光譜機器。杜靜楠帶著昆侖冠殘片,前往西北大學。

  功夫不負有心人。實驗結果顯示,昆侖冠並非通體鎏金,飾品背后的金屬絲其實是黃銅,屬於銅鋅合金。這種材料相較於純銅,優點在於強度高、外觀美。由於黃銅同樣具有黃金色澤,宛如黃金,因此被稱為“鍮石”。

  “除了黃銅外,我們還分析出,博鬢上足以以假亂真的寶石是玻璃。”杜靜楠指著一塊湛藍的碎片說,最初團隊的許多成員都認為昆侖冠使用者的等級較高,飾品理應是寶石。后來,杜靜楠將飾品放在顯微鏡下一一觀察,發現其中竟然有大量氣泡。借助微區X射線熒光光譜機器,團隊最終確定,這些“寶石”是以鉀、鈣、硅3個元素為主的鉀鈣硅酸鹽玻璃。杜靜楠分析,之所以選取這種玻璃材料,是因為它的硬度較高,非常適合用來做裝飾。

  “下一步,我們還會繼續分析昆侖冠上的玻璃黏合劑的成分到底是什麼。”杜靜楠說。

  走向世界的“中國方案”

  近日,楊軍昌團隊的5名成員應邀赴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參加第三屆歐亞藝術與考古協會學術研討會。該研討會是全球考古與藝術領域的重要會議,吸引了近30個國家的高校、博物館及研究機構的學者參會。會上,學者們針對各自領域的學術前沿問題展開討論。

  西北工業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代表團以我國古代工藝技術為主題,就古代黃金、青銅、玉器、黃銅及紙質文物作了報告。其中,楊軍昌和杜靜楠發言,內容聚焦隋唐冠飾制作工藝和分析方法,獲得了組委會的高度認可。

  楊軍昌說:“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讓世界看到了我們中國學者在文物保護方面的新方案、新科技。這次會議涉及亞洲藝術與考古的諸多方面,為深化理工科與人文社科在文化遺存研究領域的交叉與合作提供了新思路。”

  中國古代的禮冠與服裝相輔相成,交相輝映,不僅是中國服飾禮儀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中國人將自己的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宗教觀念沉澱於冠服之中。冠與國家建制、社會習俗、個人身份乃至道德修養均有直接關系,其社會功能已經超過了實用功能。隋唐女性冠飾承載著當時高等社會的文化內涵和技術傳播的重要歷史信息。這類文物體現了當時最頂尖的制作工藝,是考古學、美術史、技術史和宗教研究的重要對象。

  昆侖冠作為隋唐命婦冠的遺珠,具有諸多特色:形似摩尼寶珠的杏葉飾花鈿,宛如鸚鵡的造型設計等外來元素彰顯當時密切的中外交流﹔玻璃粘連、黃銅支撐、花絲鑲嵌等技藝的融入,展示出制作者的巧思。這一時期的禮冠體系體現了女性在禮制活動、社會活動中的地位,有助於人們了解當時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權力和作用。

  由於昆侖冠在出土時缺少原始信息,所有的飾件被發掘時凌亂散落,已經無法了解其原本的構造,隻能根據蕭后冠來推斷其大概結構,所以修復后的昆侖冠目前仍然以零部件存在。杜靜楠說:“我希望未來發掘到類似昆侖冠這樣的文物時,能將其整體打包,然后再進入實驗室‘考古’的環節。同時,我也希望禮冠能夠作為一扇窗,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傳統冠服和傳統文化。”(趙茁軼 趙貝貝)

(責編:鄧楠、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