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

建設健康中國 保障人民健康(大家談)

2023年11月15日08: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本期大家談刊發3位專家學者來稿,為扎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出謀劃策、貢獻智慧。

  ——編  者  

  

  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

  陸  林

  健康是全方位的。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重視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這一重要部署,為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我國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事業取得新的更大進步吹響了奮進號角。

  守護公眾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有賴於提升醫療技術水平、提高醫療服務效率。筆者所在的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近年來分級分類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同時著力從源頭上強化精神醫學的科研支撐和技術保障。全面推進建設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和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立基於網絡的睡眠及心理干預平台,積極推動精神心理疾病的診斷、治療及其機制研究,這一系列舉措有力提升了心理健康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為患者帶來福音。

  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不妨從這幾個方面著手:“沉下去”,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健康管理能力﹔“鋪開來”,制定常態化、規范化的精神心理分級救援體系,構建社會心理危機預警系統﹔“聯起來”,促進多學科協作,運用新技術合力推動精神醫學創新發展﹔“做起來”,加強精神衛生知識科普宣傳,提升公眾重視程度。

  (作者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

  

  培養新時代中醫藥人才

  徐安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人才是中醫藥發展的第一資源。中醫藥高等院校要主動作為,全面推進中醫藥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中醫藥人才。

  《關於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意見》提出,“改革中醫藥院校教育”“完善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造就德才兼備的新時代中醫藥人才,一方面要加強中醫藥基礎理論、中醫醫史文獻、中醫經典等中醫藥基礎學科建設,強化學生中醫思維、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另一方面要面向中醫學類專業全面推行院校—師承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制定中醫師承教育管理辦法,實施多層次的師承教育項目。

  培養中醫藥人才是一項系統工程。對高校而言,既要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也要加強醫教協同,深化中醫藥教育改革,還要組織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岐黃工程),支持開展領軍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基層人才培養和平台建設。持續優化中醫藥院校教育,必能為中醫藥振興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更大力量。

  (作者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  

  

  加強重大疫情防控體系建設

  陳  操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有效遏制重大傳染性疾病傳播。”奮進新征程,全面提升重大疫情早期監測、智能預警、快速反應、高效處置和綜合救治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抗擊新冠疫情的經驗啟示我們,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群專結合能夠凝聚起抗擊疫情的強大合力。加強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要不斷完善應急指揮體系,細化實化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職責定位,提升各級疾控機構監測預警和信息互通能力。確保監測預警、發現報告、風險評估、信息發布、應急處置等環節職責清晰、無縫對接,才能做到指令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始終秉承科學精神、科學態度,把遵循科學規律貫穿到疫情防控全過程,注重科研攻關和防控實踐相協同,助力分區分級、科學精准防控。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和應急能力建設放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局中統籌推進,放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統籌推進,人民健康定能獲得更牢固的保障。

  (作者為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15日 06 版)

(責編:鄧楠、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