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跨領域“嫁接” 航天新技術“裂變”新能量

本報記者 沈謙文/圖
2023年08月24日09:01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跨領域“嫁接” 航天新技術“裂變”新能量

8月18日,在航天四院下屬子公司民品生產線上,工人在生產新能源鋰電銅箔制造裝備的核心部件——陰極輥。

  我省航天產業實力雄厚,近年來,航天領域技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這些技術成果在助力火箭發射、探索太空的同時,通過持續不斷的跨界應用,與民用產業成功“嫁接”,為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貢獻著力量,不斷助力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 “跨界”一:推動鋼鐵行業轉型升級

  源動力公司承攬的河北某高爐煤氣精脫硫項目順利通過性能驗收考核,各項數據均達到設計指標。該項目為國內首套滿足國際煙氣污染物治理最嚴苛標准的高爐煤氣源頭脫除工業裝置,項目實現連續穩定運行超100天,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在行業內形成重要示范效應

  前不久,由西安航天源動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源動力公司)承攬的江蘇省一個大中型高爐煤氣精脫硫項目順利投運,吸引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據介紹,該項目依托液體火箭發動機優勢技術,開辟鋼鐵領域節能減排新賽道。

  高爐煤氣清潔治理是鋼鐵企業實現污染物超低排放的關鍵。由於高爐氣態污染物末端治理存在應用場景多、煙氣量大、管理分散等問題,各地環保部門相繼出台政策鼓勵對高爐煤氣實行源頭治理。源動力公司緊跟國家產業規劃布局,積極開展相關產業、技術、市場論証,順利完成了高爐煤氣精脫硫的技術儲備工作,並開始探索相關項目的投資建設以及項目的管理運營,實現公司業務轉型升級。2019年,該公司組織編制“十四五”規劃,初步明確鋼鐵等非電領域發展目標及實施途徑﹔2020年,公司完成高爐煤氣精脫硫技術工藝路線適應性改進工作﹔2021年至2022年,公司連續與國內大型鋼鐵企業簽署高爐煤氣精脫硫項目合同,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今年3月下旬,源動力公司承攬的河北某高爐煤氣精脫硫項目順利通過性能驗收考核,各項數據均達到設計指標。該項目為國內首套滿足國際煙氣污染物治理最嚴苛標准的高爐煤氣源頭脫除工業裝置,項目實現連續穩定運行超100天,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在行業內形成重要示范效應。

  源動力公司通過構建航天技術應用產業“產學研用”創新聯合體,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發展。該公司在技術轉化應用過程中,研發出氣態硫污染物源頭脫除全流域均相控制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攻克相關技術難關。

  結合節能環保行業特點,源動力公司將市場實際需求與技術升級緊密相連,持續優化資源配置。圍繞產融結合,該公司逐步形成“原始技術創新+高端裝備制造+系統工程總包+運營管理服務+綠色金融支撐”全產業鏈體系。該公司也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之列。

  ■ “跨界”二:加速高端產品研發

  康本公司依托航天復合材料技術,研制出碳纖維機械臂,讓機器人機械臂變得更輕、更強。通過復雜預埋等關鍵技術突破,在確保產品性能提升的同時,機械臂部分產品有效減重接近60%

  當前,汽車已進入千家萬戶,很多車主都會給愛車貼車窗膜,有條件的還會貼車漆膜。但一些國外品牌的高隔熱車窗膜價格居高不下,少則上千元,多則上萬元。

  航天科技集團四院(以下簡稱航天四院)控股的江蘇航天山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山由)依托航天技術,將航天科技轉化民用,通過精密涂布、光譜選擇控制、表面處理、功能材料相融復配等核心生產技術,研發生產出納米陶瓷隔熱車窗膜。該車窗膜紅外線阻隔可達98%,紫外線阻隔可達99%以上,具有高清晰、防眩光、高隱私和防爆等功能,而且通過高標准嚴苛選材和領先工藝,完全達到綠色環保標准。該車窗膜不褪色、不起泡,還可以幫助車主降油耗、延緩車內部件老化。

  航天山由依靠航天技術研發生產的航天級車漆膜產品,以優質TPU(熱塑性聚氨酯彈性體橡膠)為基材,並在自修復的聚氨酯涂層中,採用航天涂層技術,使車漆膜表面更加堅韌、耐刮擦,做到有效保護原廠車漆,在拉伸延展度、刮擦自修復性能、抗沖擊穿透性能、抗污防雨斑性能、耐老化抗黃能力、安裝工藝性能六大核心性能上,全面超越傳統產品。

  目前,航天山由研制的車窗膜和車漆膜的質量可以與國際一線品牌媲美,打破了高端產品被國外品牌壟斷的局面,並使產品價格更為便宜,讓中國制造的優質產品走進千家萬戶。

  同時,該公司還自主研發了抗菌膜、防霧膜、安全防爆膜等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產品,並積極參與國家標准、行業標准起草與制定,不斷助力行業發展。

  隨著工業技術高速發展,自動化不斷推進,機器人已走入各行各業。航天四院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本公司)依托航天復合材料技術,研制出碳纖維機械臂,讓機器人機械臂變得更輕、更強。通過復雜預埋等關鍵技術突破,在確保產品性能提升的同時,機械臂部分產品有效減重接近60%。

  據業內專家介紹,機械臂作為機器人運動執行的主要結構部件,重量的減輕更利於整體產品提速。當前,康本公司研制的碳纖維機械臂產品已通過高頻測試,性能穩定,成為使機器人變得更快、更強的關鍵零部件。國內的一些機器人企業,目前已使用康本公司研制的碳纖維機械臂。這些配備了碳纖維機械臂的機器人已經批量進入新能源、制藥、食品、日化等行業。

  ■ “跨界”三:化身珍貴文物“保護神”

  航天四院41所利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柔性接頭設計和工藝技術,實現了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產品開發。當地震發生時,隔震層將發揮“隔”的作用,代替文物承受地震強烈的位移,以此來隔離或耗散地震能量,從而保護珍貴文物不受損壞,此舉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市場壟斷

  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石刻藝術館的醒目位置,人們可以看到在一尊珍貴的石像下有一個特別的支座。

  “這是什麼?起什麼作用?”路過的觀眾紛紛好奇地發問。

  據介紹,這是航天四院41所研制生產的珍貴文物減隔震裝置,主要作用是在地震時保護珍貴文物不受損壞,隔震效率達到90%以上。

  當前,我國博物館中大量珍貴文物需要防震保護。瞄准潛在市場需求,航天四院41所與西安碑林博物館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就具有體量大、易斷裂、重心相對較高易傾倒等特質的石質文物開展隔震研究,包含碑刻、墓志、宗教造像、畫像石等種類,從文物減隔震技術的研發、成果驗証、資源共享和渠道開發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航天四院41所利用固體火箭發動機柔性接頭設計和工藝技術,實現了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產品開發。當地震發生時,隔震層將發揮“隔”的作用,代替文物承受地震強烈的位移,以此來隔離或耗散地震能量,從而保護珍貴文物不受損壞,此舉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市場壟斷。

  目前,展櫃一體化文物隔震裝置、智能文物展櫃已在多個展覽館、博物館中落地應用,這標志著航天四院41所減隔震系列產品市場化、產業化進程取得新突破。

  下一步,我省將積極推動航天技術應用產業持續發展壯大,把航天技術成果應用到國民經濟各領域,持續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責編:鄒星、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