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陝西頻道>>陝西

在新征程中不斷收獲幸福

——陝西全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紀實

本報記者 程偉
2022年02月09日08:50 | 來源:陝西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在新征程中不斷收獲幸福

  盤點2021年,三秦大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的步伐鏗鏘有力。

  在陝南,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脫貧群眾殷書鋒,不僅成為該村木耳種植能手,而且被聘為木耳種植基地管理員。去年靠發展大棚木耳和務工收入,殷書鋒家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3萬元﹔

  在關中,扶風縣“村鎮工廠”由2021年初的56家增至去年底的83家,吸納群眾就近就地就業由1900余人增加到2962人﹔

  在陝北,綏德縣張家砭鎮郝家橋村去年通過發展山地蘋果、溫室大棚、光伏發電和鄉村旅游等,全村224戶脫貧戶足不出村就有了多個增收渠道。

  2021年,是陝西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開局之年。這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陝西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扎實做好體制機制、機構隊伍和政策舉措銜接,守底線、抓銜接、促振興,全省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鞏固,脫貧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提升。

  建機制強保障

  堅決守牢防返貧底線

  “延斌,你媳婦身體恢復咋樣了?”“好多了。”“還有啥困難沒?”“沒有,都好著呢。”1月30日,春節臨近。澄城縣韋庄鎮廟西村4組組長王宏斌來到村民張延斌家,噓寒問暖。作為村裡的防返貧監測“網格員”,王宏斌時刻關注著這家人的生活狀況。

  2021年4月底,張延斌的妻子陳菊紅突發頸動脈瘤破裂伴蛛網膜下腔出血,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花費醫療費24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直通車’報銷了11.4萬元,但是‘大病保險’需要出院后回縣上報銷。”張延斌說,他一時湊不到那麼多錢,急得團團轉。王宏斌得知情況后,立即向村“兩委”上報,經過逐級綜合研判后,張延斌家被納入邊緣易致貧戶。鎮、村干部第一時間與縣相關部門對接,很快為其落實了“大病保險”和“臨時救助”政策,讓張延斌家順利渡過了難關。

  去年以來,為了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陝西全面對標國家政策體系,先后制定了《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和37個省級配套落實文件,形成了針對性、操作性強的政策保障體系。

  為了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我省推動完善了“清單化”的責任落實機制,明確了省級領導的領導責任和包抓責任﹔建立了“2531”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實現鎮、村、組全覆蓋的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層層壓實責任﹔制定出台50個省級部門責任“清單”,逐一壓實了行業部門責任﹔強化定期匯報、工作調度、部門聯席會議等工作推進機制,形成了上下聯動、運轉高效的工作局面﹔強化督查督辦核查暗訪機制,持續傳導壓力﹔建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績考核評估機制,倒逼各級各部門履職盡責。

  2021年,全省共設置29.1萬名基層“網格員”,對700余萬戶農戶實行常態化排查全覆蓋,共納入監測對象5.77萬戶17.56萬人,均落實了精准幫扶措施,致貧返貧風險得到有效化解。

  持續強化駐村幫扶責任。我省去年共選派駐村工作隊8474支,駐村工作人員2.53萬名,其中第一書記8265名,實現應派盡派、全面覆蓋。

  面對去年洪澇災害和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我省及時出台《防止因災因疫返貧致貧十六條政策措施》,先后爭取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4.1億元,支持受災區縣防返貧工作,有效保障了受災群眾基本生產生活。

  強產業穩就業

  群眾持續增收有保障

  “我家脫貧后,政府的幫扶也一直沒斷線。為了扶持我發展茶產業,縣上每年都給我家發放產業獎補資金5000元。去年,村上還幫我辦理了5萬元小額貼息貸款。”2月7日,白河縣茅坪鎮彭家社區脫貧群眾葉裕新激動地說。

  葉裕新介紹,近年來,在各級干部的幫扶下,他不斷延伸產業鏈,發展了10余畝茶園,還在村上建起了茶葉加工廠和釀酒作坊。

  “春季制茶,冬季釀酒。去年,我銷售茶葉20多萬元,釀酒掙了10多萬元。今年我要擴建茶葉加工廠,爭取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葉裕新信心滿滿地說。

  去年以來,為了持續增加脫貧群眾收入,我省先后出台《關於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實施意見》等政策,大力發展蘋果、畜牧業、設施農業三大千億級主導產業和茶葉、中藥材、紅棗等區域型主導產業。全省蘋果產量達1230萬噸,奶山羊存欄265萬隻,蔬菜產量1850萬噸以上,茶葉面積298萬畝。

  健全聯農帶農機制。去年,我省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11家,其中5家在脫貧地區。全省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去年帶動19.8萬戶脫貧戶,實現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全省去年共投放小額信貸資金39.81億元,帶動8.74萬戶脫貧戶發展產業。

  壯大村集體經濟。我省去年1.86萬個村集體完成產權制度改革,82個縣(區)農村集體經濟“空殼村”實現整縣“清零”。

  扎實做好穩崗就業。我省聚焦“穩輸出、拓渠道、提能力、優服務”4個關鍵,全省去年脫貧群眾務工人數達到216.43萬人,規模創歷史新高。

  強“后扶”促融入

  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

  如今的劉飛,干啥都勁頭十足。自從被聘為社區“樓長”后,社區群眾無論遇到大小事,隻要找到他,劉飛都熱心上門服務。

  劉飛家原先在漢陰縣澗池鎮新華村7組,住的是土坯房。全家5口人,3個孩子都在上學,妻子在家務農,劉飛常年在外打零工。2018年10月,劉飛家享受易地搬遷政策,搬到了紫雲南郡社區。

  “政府過去幫咱脫了貧,如今我也要回饋社會。我是2019年被聘為社區‘樓長’的,主要為社區2個單元樓的24戶119人提供便民服務,職責是調解民事糾紛、收集社情民意和宣傳政策法律法規等。”1月29日,劉飛介紹。

  據了解,像劉飛這樣的“樓長”,紫雲南郡社區還有15人,都是從搬遷群眾中推選出來的。通過開展自治管理服務,該社區目前基本實現了有機構管事、有人干事、照章管理。

  去年以來,為了扎實推進易地搬遷后續扶持,我省不斷強化政策保障支持,在做好搬遷群眾產業就業幫扶工作的同時,加大易地搬遷安置點社區治理,向規模較大的易地搬遷安置點派駐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大力推廣“居住簿”制度,強化“一站式”服務,促進搬遷群眾社會融入。全省2116個易地搬遷安置點實現了社區服務場所全覆蓋,易地搬遷安置點規劃配建的153所學校全部建成。

  加強脫貧地區鄉村建設。我省去年實施了以農村垃圾、廁所等為重點的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全省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3.3%,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自然村達84.95%。

  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我省落實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和“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全省去年共建成10784個村(社區)鄉風文明實踐站,92%以上的農村、社區成立了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去年,全省共投入中央和省級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112.72億元,較上年增長7.5%。56個脫貧縣完成整合財政涉農資金159.49億元。為全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責編:鄒星、吳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