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 这艘汉代古船被命名为“丝路一号”【4】
2023年12月29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对外试开放。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座以集中展示秦汉文明为宗旨的博物馆,该馆的基本陈列展览中,有不少文物都是首次公开亮相,其中就包括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木板船——“丝路一号”。
埋藏于西安市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北侧渭河故道的千年古桥遗址,于2012年一次鱼塘挖沙中被发现。发掘结果显示,厨城门一号桥(这处遗存南对汉长安城北侧城门厨城门,故称“厨城门一号桥”)是同期全世界最大的木梁柱桥。
2015年1月,还是在厨城门一号桥,两截相距极近但朝向相反的古船断体破沙而出。考古工作人员对古船断体所处的层位、船上文物等研究后推断,这二者原是折为两截的同一艘船。经文物修复师巧手复原,大家才发现这是一艘制作于汉代的古船,且是目前中国发现时代最早的木板船。同时,这一考古成果也填补了渭河考古发掘的空白。
该船采用榆木、圆柏、槐树等木材打造,长9.71米、宽1.98米、承载量约为3到5吨。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船体由16条船板组成,用不同形式的榫卯连接。
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任雪莉介绍,这种大量使用木榫板、木钉并联船板的技术在古罗马时期很流行,于地中海地区的木船上广泛使用,但在我国乃至东亚尚属首次发现。
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达到了第一个高峰。从秦汉到明初,中国发明的先进技术和造船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世界航海史作出巨大贡献。如唐代发明的水密隔舱技艺被世界各国采用,推动近现代造船业跨越式发展,于2010年被选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艘在渭河故道发现的古船,不仅展示了古人的高超技艺,还是秦汉时期对外交流的见证,因此,它被考古专家命名为“丝路一号”。同时,这艘古船也凭着自己在馆藏文物中排名第一的体积与独特工艺,成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镇馆之宝”。(李志强、段清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