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人民网看陕西

聚焦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 10位政协委员“汇智献策”

2023年08月09日08:33 |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西安8月9日电(记者邹星)8月8日上午,政协陕西省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10位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围绕“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主题展开协商议政。

项目支撑 催生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为这为新时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陕西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除了众所周知秦唐文化之外,大雁塔广场、大唐芙蓉园等文化旅游项目也广受赞誉。然而当前文旅融合发展对汉文化开发相对薄弱,未能充分发挥汉文化对陕西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有力支撑。” 陕西省政协常委、民盟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陕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教授吴晓军在大会发言中表示。

在加强对汉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的基础上,吴晓军建议,借助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的战略契机,以汉长安城遗址为切入点,依托人文区位优势,建立汉文化旅游商业圈,做好谋划、建设、招引、服务,形成文化、旅游、人居、商业同步发展的文旅融合体系,形成未央汉文化商业极,与南部的唐文化商业极遥相辉映、相得益彰,成为陕西文旅产业的又一增长极。

“陕西文旅资源丰富,关中、陕北、陕南特色各异,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建议立足陕西,放眼全国,从全省旅游动线和产业集聚的角度,规划系列重大文旅项目。”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昌博说。

针对陕西省文化旅游大而不强、文旅要素投入不足的问题,孙昌博建议,建设秦东陵遗址公园、西部影视产业园区、乾陵景区、中国航空航天文旅博览园、榆林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延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秦岭国家公园、丝路长安旅游陆港等文旅项目,推动陕西万亿级文旅产业加快发展。此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推动子基金设立落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将总规模做到100亿元,推动基金在培育文旅新项目、新业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会上,陕西省政协常委、渭南市副市长张开也建议,加快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秦岭国家公园等建设。强化重大项目支撑战略,分两期统筹推进列入《万亿级重大文旅项目库》项目建设,形成以中省专项资金为引导,以市、县为主体的重大项目联动建设格局。

围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陕西省政协常委、农工党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卓亚在发言中提到,应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实践经验,以传统村落为节点,以交通干线串联,因地制宜连点串线成片,划定陕北、关中和陕南多片保护利用实施区域,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揭榜挂帅’,构建由国有企业控股、民营企业注资的合作机制。同时,明确区域内村落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时序,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绿色生态、田园风光等特色资源优势,统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布局,推进乡村旅游深入发展。

做优服务 营造优质文旅产业发展环境

“陕西省旅游业全面复苏,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3.4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918.36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5.22%、80.01%,旅游人次和收入分别高于全国3个和13个百分点,‘山水人文·大美陕西’品牌形象更具影响力。但同时也出现了景区拥堵、餐饮行业价格虚高等问题,给陕西省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陕西省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民革陕西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崔彬在发言中介绍。

崔彬建议,持续完善景区周边停车场、公厕、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出台支持酒店业、餐饮业等配套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品牌酒店、餐饮企业落户陕西,切实增强游客接待能力。同时,在各旅游景点、游客聚集区、市中心商务区等设置便民服务驿站,集合市场监管、文旅、交通、卫监等部门力量,把服务向景区一线下沉、向游客身边汇聚,为游客提供时间“无断档”、事项“无空挡”、服务“无阻挡”的贴心服务,提升游客消费“体验感”。

陕西省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高中印在调研中发现,西安有规上文化企业676家,占全省总数的42%,西安旅游收入占全省近一半。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差距较大,乡村在基本投入、设施利用、服务效能、文旅消费等方面的水平不高、比较滞后。

为此,高中印认为,应从供给侧解决休闲度假旅游短板,以“旅游住宿+”带动旅游全要素品质提升。开通更多国内国际航线,推进旅游直通车网络覆盖,加快实现全域交通“零换乘”,抓好智慧旅游,统筹推进城市、景区和农村“厕所革命”及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与此同时,加强市场综合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完善信用体系,净化市场环境,强化旅游安全保障,让游客顺心安心放心。

“延安革命纪念馆从4月以来,日接待量在1.5—2万人次左右;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日接待量在1万人次左右。但由于场馆均没有配套的文化创意产品和可供游客消费体验的文化项目,游客仍存在‘空手进、空手出的现象。”陕西省政协委员,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党委委员,延安革命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妮说。

如何能让游客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将吸引力转化成长久的“回头率”?刘妮认为,应加强革命场馆市场运行能力,支持有条件的革命博物馆设立文化产业公司,研发文创产品,打造红色文化沉浸式情景剧,完善红色主题食宿服务,提供消费渠道,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实现引得来、留得住、带得走。

培育人才 加强文旅产业队伍建设

人才是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根据陕西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陕西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法人单位数1665家,比2012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19.9%;从业人员12.2万人,比2012年增长71.3%,年均增长6.2%,未来陕西省文旅产业从业人员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陕西省政协委员,香港华营建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方璇表示,要进一步加大文旅“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推动陕西省成为“国际化、市场化、多元化、人性化”的内陆改革开放人才高地。要顺势抓住西安“一带一路”人才战略研究院的创建机遇,尽可能吸引港澳地区乃至全球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参与陕西省的文旅产业建设。同时,实施更为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开放陕西省文旅知名企业的紧缺岗位、优势岗位,吸引优质人才、高端人才流入,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陕西省作为全国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全省具有影响的红色资源共有486处,涉及红色文化的A级景区共有70多家。在壮大红色文旅人才队伍方面,陕西省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民盟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孙武斌认为,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培养一批优秀的红色故事讲解人员、红色旅游产品设计人员、红色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和红色旅游志愿者队伍,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针对陕西省文化产业人才紧缺、高层次人才不足的现状,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政协副主席王晓萍建议,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协调省内高等院校设置文化产业相关专业,支持高等院校、培训机构与文化企业合作建设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大学生就业实践基地等,规模化、精准化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对行业管理人员、创作人员、经营人员进行经常性、系统化培训,提升其能力水平,打造有专长、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队伍。以多种方式引进人才,除正式调入外,探索实行弹性合作机制吸引人才,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文化企业给予补助或奖励。

(责编:邹星、吴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