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

点燃“引擎”,让创新源泉奔腾涌流

——陕西创新驱动成势赋能

2023年02月10日08:43 | 来源:陕西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点燃“引擎”,让创新源泉奔腾涌流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同比增长42%、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同比增长43%;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0亿元,连续两年增速超过30%;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13家……

围绕加快把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陕西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点燃创新“引擎”,推动全省创新驱动由“势”向“能”加快迈进。

改革“点火”

让西北工业大学青年教师罗剑没想到的是,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的支持下,团队的科研成果不到一年就孵化出了国内首家量产薄膜铂电阻的企业。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

2022年,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难题,陕西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着力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障碍。

“‘三项改革’消除了大家对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罗剑介绍,2021年11月,他向学校科技园提出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意愿,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的评估及相关入股手续。2022年2月,罗剑在秦创原总窗口注册成立了西安砺芯慧感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1月,依托团队科研成果建设的国内首条覆盖常温、超低温、超高温薄膜温度敏感芯片自动化生产线正式投产,打破了国外对该类产品近30年的垄断。

小切口实现大突破。截至目前,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在75所高校院所推广,3.8万项成果单列管理,3449项成果正在实施转化,232个项目注册成立公司。

改革还在不断深入。今年1月,陕西出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通过“先试用后付费”、探索“权益让渡”转化方式、开展“先投后股”试点等,逐渐解开制约成果转化的“细绳子”,力促“转成功”“转得好”。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迈出新步伐。陕西试行科研项目领衔专家制、“揭榜挂帅”、“赛马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企业行业技术创新平台,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

创新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体系“保驾护航”。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来,陕西整合发展并及时修订了涵盖科技人才、成果转化、企业创新、科研平台、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包”,全省各市、创新主体、平台园区制定了相应的协同推进政策,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全社会协同的“1+N”政策体系。

科创“拔节”

2022年12月,我国光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陕西光子产业链的“链主”企业——陕西源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这是秦创原总窗口首个科创板上市企业。

2022年,陕西启动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推进“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推动科技型企业培育实现量质双升。2022年,陕西全年新认定瞪羚企业298家,总量达到432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95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649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2万家;5家企业登陆科创板,总数达到13家。

科创主体蓬勃成长的背后是科创服务体系效能的持续提升。

西安数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合科技)是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中,首家以服务换股权的签约企业。

2022年9月,数合科技通过出让部分股权,引入了新的“合伙人”——秦创原发展公司。与这些股权相应的对价,并非以往的“真金白银”,而是科创服务。根据双方协议,秦创原发展公司将为数合科技提供包含工商财税在内的上百项服务。

“秦创原‘合伙人’带给企业的还有战略规划,以及融资、研发、产业等诸多宝贵的资源。对科技型初创企业而言,有价值的服务比直接投资更有利于成长。”数合科技创始人杨涛表示,“在秦创原‘合伙人’的助力下,2022年我们的销售额是上年同期的2倍左右,今年我们有信心实现更大的发展!”

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中,陕西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有机结合,以“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为骨干,积极打造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全聚合科创服务系统,不断拓展科创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为科创企业、科创产业的培育成长打造了良好的“生态雨林”。

截至目前,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整合链接省市区三级20多项业务,累计兑现政策奖补5.1亿元。秦创原网络平台汇集数据800余万条,为企业提供各类科技服务3万余项次,帮助解决技术问题700余个。秦创原发展公司整合服务机构263家、投资机构136家、金融机构26家,让科技成果转化得到了全链条、高效率的支持。

链条“共舞”

今年1月,总投资452亿元的隆基绿能年产100GW单晶硅片及50GW单晶电池项目,落户秦创原总窗口,预计达产后年产值合计约1200亿元,实现每年发电约1330亿千瓦时。

光伏产业是陕西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全省聚力打造的重点产业链之一。该项目的落地是陕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进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成果。

针对科技资源富集而产业发展不强的现实,陕西把推动“两链”深度融合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中之重。

2021年6月7日,陕西首批揭榜挂帅课题榜单发布,面向全国公开征集解决方案和承担单位。截至目前,陕西已发布七批“两链”融合重点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发榜者”即技术需求方均为创新型领军企业,多所高校、科研单位参与其中。

这标志着研发模式的升级。聚焦全省重点产业链,陕西布局建设8个创新联合体,新建10个共性技术研发平台、10个中试基地、23个新型研发机构和26个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紧扣全省重点产业链实施27个“两链”融合重点专项,梳理260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清单;与西电集团、法士特等联合设立12个企业联合专项,助力“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多种模式架起了研发和市场之间的桥梁。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隆基绿能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连续刷新世界纪录、奕斯伟半导体硅材料填补国内空白、西安交通大学攻克了硅热法工业化量产高品质原镁难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攻克“盐湖提锂”产业化关键难题……

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带动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陕西单晶硅片、重卡变速器产量全球第一,钛材加工量全球第二,半导体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位,光伏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到全国14.1%。

本报记者 张梅

(责编:孙挺、王晴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