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成实体科技馆19座
本报讯 (记者 霍强)9月26日,记者从2022年全省现代科技馆体系工作会议上获悉:10年来,省科协按照“省域统筹政策与资源、市域集散调配资源、县域组织落实”发展思路,以“广覆盖、重实效”为目标,积极推动陕西省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与发展,成效显著。目前我省建成并达标的实体科技馆有19座,获得配发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展品21套,拥有科普大篷车99辆,建成农村中学科技馆48座,数字科技馆探索持续推进。
10年来,我省实体科技馆数量较2012年增长了9倍,总建筑面积增长了13倍。各实体科技馆面向公众推出了一大批精品科普活动,已成为科普工作的主阵地。陕西科技馆组织的“中国脊梁 大美秦岭”“新科技 新生活”等主题科普展览,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和好评。黄龙县科技馆成功创建全国首家科技馆院士工作站,定期邀请天体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武向平开展科普活动。
流动科技馆巡展提质增效。省市县科协三级联动,先后争取到21套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展品,巡展基本实现了全省两轮覆盖,累计完成了187站巡展,巡展直接受益公众达800余万人次,为县域以下公民科学素质的全面提升作出了积极贡献。
科普大篷车有效发挥“科普轻骑兵”作用。多年来,我省科普大篷车行程遍及全省各市(区),深入基层、偏远地区和乡镇农村开展巡展服务,行驶总里程244万余公里,累计开展活动9026场次,服务基层公众645万余人次,形成覆盖乡村的科普服务网络。
农村中学科技馆充分发挥校园科普优势。我省打造农村中学科技馆48所,覆盖47个县(区),并为多所学校额外配套了科普资源包,累计服务公众35.77万人次,为缓解我省边远地区、农村地区科普教育资源不均衡现状进行了有益尝试。
数字科技馆建设在探索中力求突破。陕西科技馆、延安科技馆等单位在数字科技馆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各级科协及部分科技馆持续加强科普数字化发展,依托新媒体平台,创作了大量优质数字化科普内容,线上科普影响力显著提升。
省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省将继续加强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以实体馆为依托,实现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数字科技馆同步推进,并在资源共建共享、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模式和机制创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贡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