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绿色税收描绘绿水青山新画卷
安康旬阳市吕河镇花坪村境内的绿色产业。人民网王晴垣 摄
秦岭山麓,草木葱翠;渭河两岸,绿草茵茵……这是三秦大地今天的新模样。经过多年的治理和保护,陕西绿色版图不断扩大,森林覆盖率超过45%,国家森林城市增加到7个,生态因绿而美,百姓因绿变“富”,绿色已经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最鲜亮的底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各级税务部门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积极落实绿色税制,持续释放“绿色动能”,为陕西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税收 让“增绿添绿”的信心更足
“白云山上多灵秀,红石峡谷涌清流;物华天宝藏富有,煤气油盐织锦绣;未来斟满幸福酒,黄土高原变绿洲……” 这是陕北说书《榆林美》的经典片段,道出了陕北人民对今天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祝福。
陕北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也曾经是生态最脆弱的地区。光秃秃的山峁、漫天的黄沙,曾是陕北黄土高原的代名词。近十年来,勤劳朴实的陕北人民凭借坚如磐石的信念和泰山可移的毅力,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使陕西的绿色版图因此向北推进了400余公里。
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绿色茶园。人民网王晴垣 摄
地处防沙治沙第一线的陕西省榆林市,仅“十三五”期间,财政累计投入造林绿化资金超过40亿元。资源型企业主动参与造林绿化过程,每年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尤其是2020年“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以来,40家资源型企业自筹资金4.3亿元,认领实施造林绿化任务11万亩,加快了“绿进沙退”的进程,陕西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让毛乌素沙漠成为第一个即将消失的沙漠。
“从为了生存治沙,到带领大家致富,这一路上都离不开党和国家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国家的这些好政策,让我的绿水青山之梦成真,也让我们治沙致富有了更大的底气。”日前,全国“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治沙英雄”、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光银说到。
在治沙造林工作不断推进的同时,陕西税务部门持续优化纳税服务,及时宣传治沙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详细讲解疑难点,帮助企业在减税降费等税收优惠政策上应享尽享,从而激发企业更大的活力。据统计,该公司2018年—2020年实现免税农产品销售收入948万元,享受土地使用税减免18万元、房产税减免16万元。
十八大以来,陕西税务部门通过保障地方财力与落实税收优惠 “双向用力”,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一方面为“增绿护绿”提供可靠财政保障,一方面及时为治土治沙植树企业兑现税收优惠政策,为绿色版图扩张提供强劲的税动力。“十三五”期间,陕西沙区仅存的50万亩流动沙地得到治理,沙化土地固定率达到91.8%,沙区植被覆盖率达到60%,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固”的历史性巨变,防沙治沙迈入了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新阶段。
税收 让“守绿护绿”的定力更强
秦岭横卧于祖国腹心,有着“国家中央公园”“中央水塔”之称,绵延约1500公里,既是我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也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然而以前,这里丰富的物产并不足以养活所有的人。如今,在“两山”理论指引下,越来越多的山里人吃上了“生态饭”,依靠青山绿水,过去的山窝窝现在变成了“金窝窝”。
“小木耳、大产业”。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柞水县金米村考察脱贫攻坚情况,一下子让人们知晓了这里绿色脱贫的故事。
“税务部门及时上门辅导,为我们带来了希望。税收优惠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仅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上半年就减免税款2.19万元。如今,我们的菌包、木耳都不愁卖了,上下游产业链条全部打通,资金链也盘活了。”企业负责人赵少康激动不已。位于柞水县下梁镇金盆村的陕西中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科研、生产、培育、加工、销售于一体,参与精准扶贫的现代化科技农业公司。公司通过就业、种植、培训、分红等多种方式带动了全县60%的贫困户到木耳产业化项目上来,帮助贫困户脱贫。
宝鸡市凤翔区税务干部深入企业宣传减税降费政策,扶持绿色产业发展。人民网王晴垣 摄
税收不仅助力绿色脱贫,同样也服务绿色守护。“我们为秦岭植绿护绿不懈努力,税务部门为我们的发展保驾护航,我们都是‘秦岭卫士’。”地处秦岭南麓大山之中的略阳县绿美绿农林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林木、森林经营和管护等业务,得知公司已经享受到增值税91.2万元税费减免后,负责人蔚桂红感慨道。为了助力企业做强做大,陕西税务部门针对林木培育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开展线上“点对点”无接触式办税服务,就如何填报进行辅导,并为林木培育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宁强县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马祥金和污水打交道已经有8个年头。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单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万吨,处理后的水质能达到一级B标准,可以游泳、灌溉和养鱼。2022年该公司缴纳增值税3.5万元,因享受小微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收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费13.6万元。马祥金对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感到很满意:“生态绿带来产业强。生态破坏了,将来会付出更大代价去治理,我们现在一定要竭尽所能保护好生态环境。”
目前,陕西秦岭森林覆盖率82.07%,是中国最绿的区域。陕西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31.78%,是黄河流域最绿的省。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523.6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一定能成为金山银山。从木耳到魔芋,从黑米到核桃,从茶叶到中药……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产业也越来越多。秦巴山区的人民守护住了绵绵青山,也迎来了脱贫致富的红火日子。
税收 让“用绿享绿”的定位更准
没有产业支撑,绿色发展就没有出路,生态保护也就成了“空谈”。仅今年上半年,陕西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共669.7亿元,激发出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让陕西绿色发展的步履铿锵有力。
税务干部在产业基地了解猕猴挑生长情况,宣传涉农税收政策。人民网王晴垣 摄
“新的组合式税费政策出台后,税务管家及时为我们讲解了政策,”谈到退税减税降费,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副总会计师李艳芳为税务部门竖起了大拇指。“近三年来,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共计减免税款4.9亿元,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加快40个环保改造项目,推进光伏发电、林业碳汇、碳资产管理进程。”
据了解,从2016年起,该企业累计投资近40亿元,建成总面积36.7万平方米的封闭料仓、综合水处理中心,废气达到超低排放,废渣制作成生态水泥,实现了“吃干榨净、变废为宝”的循环发展目标;同时启动厂区绿化改造,建设“厂中公园”,绿化覆盖率达33%,成为西北地区钢铁行业唯一的环保绩效A级企业,龙门钢铁景区成功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国能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公司,形成了从煤炭到甲醇再到聚烯烃及各种化工产品“煤头化尾,由黑到白”的完整产业链条,在国内煤制烯烃行业内实现了废水的近“零”排放。
该公司世界首套5万吨/年聚乙醇酸工业示范项目现场投产后,生产的可降解塑料可在土壤、海水等环境中完全无害降解,是理想的一次性塑料制品替代品。批量生产后将打破国外垄断,对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榆林市税务局“税务管家”在企业调研,宣传绿色税制落实情况。人民网王晴垣 摄
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兴剑在接受采访时说:“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减税降费政策,榆林化工受益很多。仅2019年—2022年我们就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8.22亿元,为推进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循环经济项目积蓄了动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受惠于税收好政策,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促转型的作用与成效,走出了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的发展新路径。
十八大以来,陕西税务环境保护税通过两档低标排放的减税优惠,引导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更新节能环保设备,走绿色转型发展道路。2021年,陕西省10个国考城市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显著,首次迈入全国达标省份行列,水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Ⅰ~Ⅲ类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1%,超过国考目标任务1.8个百分点。
蓝天更多,山川更绿,河流更清,美丽陕西建设的“底色”更绿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陕西正在走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