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

牧羊边地苦 落日归心绝

——走进苏武纪念馆

本报记者 张斌峰
2022年05月12日10:06 | 来源:陕西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牧羊边地苦 落日归心绝

  

苏武文化广场。

  

枝叶掩映下的庑廊,记录着从东汉至清末的苏氏名人。

  

苏武铜像仰望高天,面部轮廓分明,似迎风而立。

  在绝望中坚守

  把绝望坚守成希望

  为执着而坚守

  让坚守成为品质

  十九年

  坚守铸就的精神

  两千余年

  依旧

  一尘不染

  熠熠生辉……

  苏武字子卿,汉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苏武未果,把他流放到北海边牧羊。

  苏武墓前有清康熙、乾隆和道光年间立的“汉典属国碑”“重修苏武墓门碑”等。苏武纪念馆设在苏武墓地处,2006年由海内外苏姓后裔捐资所建,已成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咸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千百年来,苏武成为坚守中华民族崇高气节“威武不能屈”的代表人物。每年清明前后,苏武纪念馆都会举行公祭苏武典礼,缅怀和纪念苏武。

  一座追思怀远的庭院

  苏武纪念馆位于武功县武功镇北门外,背依青山,漆水河从旁边蜿蜒而过。纪念馆总面积2.7万平方米,园区内主要建筑有苏武文化广场、仿汉阙门、苏武牧羊铜像、南北庑廊、苏武大殿、南北祭亭、苏武墓祭台、墓冢、珍藏室等。

  进入苏武纪念馆园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阙三门洞的仿汉阙门,它代表着苏武纪念馆的整体建筑风格。正门主阙高9米,次阙高7米。

  通过阙门,进入文化广场,便可看到苏武牧羊铜像。铜像与位于其后的大殿之间正好为19米,代表苏武出使匈奴19载。苏武铜像仰望东方高天,身边是几只公羊。苏武面部轮廓分明,似乎迎风而立,其胡须、衣袂均作风吹状。

  穿过门楣上题着“苏武纪念馆”五个大字的大殿,便到了苏武的墓冢前。墓冢为覆斗状,高4米,宽11米。两边为祭亭,中间为祭台。祭台由青石砌面,石雕围栏,肃穆典雅。围栏上的图案根据汉武帝陪葬墓出土的地砖上的图案仿造,依次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经过历史的沧桑变化,苏武墓前现仅存三通石碑,中间一通是由清朝陕西巡抚毕沅所书“汉典属国苏公墓”。“典属国”是官职名,“典”指管理,“属国”指周边的国家,“典属国”为专管边疆民族事务的职位。

  环墓一周砌有一圈汉砖。汉砖的做工十分讲究,由水洗泥加棉麻絮搅拌烧制而成。砖面光滑不开裂,工艺精湛,体现出汉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上面的乳丁纹饰代表吉祥如意。

  一个令人敬仰的传奇

  苏武虽没留下突出功绩,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历史上一个令人敬仰的传奇。

  苏武的父亲苏建曾三次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立下战功。苏武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荫庇,与兄长苏嘉、弟弟苏贤皆官拜郎官,后升任栘中厩监。

  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100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出使任务准备返回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匈奴。

  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高官厚禄,被苏武拒绝了。单于见劝说无用,就决定对苏武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进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濒临死亡,苏武仍然没有屈服。

  单于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中原,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北海。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在北海,唯一与苏武做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汉节和一小群羊。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汉节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苏武牧羊达19年之久。直到后来,匈奴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汉昭帝才派使臣把苏武接回中原。

  在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苏武终于回到了长安。

  一种万世传唱的精神

  苏武出使匈奴,只是西汉时期众多使节往来中的一次,却因其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而定格于历史长河,并千古流芳。究其原因,苏武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捍卫了使臣的尊严,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关于苏武牧羊之地,有着一些争论,但这并不重要。我们只要知道,那是一个偏僻寒凉之地,人迹罕至,远离故国。而苏武在那里,独自坚守了19年。

  东汉史学家班固曾经引用孔子的话来评价苏武——“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前一句高度地概括了苏武的人品,后一句准确地定性了苏武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千百年来,苏武的名字和他杖节牧羊的形象,一直以诗歌、绘画、音乐、戏剧等形式在世间传颂。李白、温庭筠、文天祥等,都曾写下追念苏武的诗句。“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忠贞已向生前定,老节须从死后休”,字字句句,至今诵之仍令人感慨万千。

  为了追思与纪念苏武,后人纷纷建庙。河北、甘肃、宁夏等地都建有苏武庙。苏武到底与这些地方有多大关联,已难以考证,但从这里可以看出后世对苏武的钦佩和怀念。牧羊的故事代代传唱,苏武的气节万世景仰。

  一份光照千秋的执着

  2006年,海内外苏姓后裔捐资修建了苏武纪念馆。2006年至今,每年清明前后,来自世界各地的苏姓后裔会在这里举行恭祭苏武活动。

  2008年,中国武功首届苏武文化艺术节和第七届世界苏姓恳亲大会在苏武纪念馆举办,以纪念苏武忠贞的民族气节和“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高尚人格。2011年,中国苏武文化艺术节获评中国最具创新价值节庆奖。

  苏武牧羊的故事已经过去2000多年了。人们铭记苏武,更多的是铭记并传承他的精神。古人有诗:“十九年间不辱君,论功何独后诸臣。若教倒数凌烟像,也是当时第一人。”从古至今,苏武因坚贞不屈为人敬仰。他的执着,光照千秋。

  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苏武纪念馆游客人数逐年递增,其中参观学生年均超过3万人次,外宾1万人次,一般游客10万人次。

(责编:白鸽、王晴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