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陕西频道>>陕西

急诊抢救室里的故事

本报记者 郭诗梦 杨静
2022年05月11日09:09 | 来源:陕西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急诊抢救室里的故事

西安交大一附院的医生在急诊科抢救室对病人进行检查。 本报记者 郭诗梦摄

  急诊科,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是医院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在这里,“战斗”随时可能打响,“生死时速”时刻可能上演。

  急诊科里,“急”字当头的便是抢救室。在这里,病人往往命悬一线,需要快速救治;在门口等待的家属焦急万分,期盼着家人恢复健康;医生神情严肃,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斗争……

  近日,记者走访了西安市部分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探访抢救室里惊心动魄的急救故事。

  为患者“抢”回生命

  作为急诊科医生,他们经常与死神赛跑,在一次次的急救中冲锋在前,对抗疾病,为患者“抢”回生命。即使有暴露感染的风险,当病人来了,急诊科的医护人员也总是毫不犹豫地冲上去。

  4月21日7时,西安交大一附院急诊科的外科医生王强匆匆吃完早饭,准时到医院上班。这是王强在急诊科工作的第5个年头。5年里,他接诊过很多急危重症病人。

  9时30分左右,王强刚查完房不久,急诊科里忽然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只见六七名护士推着病床飞速冲了进来。病床上躺着一位60余岁的老人,鲜红的液体从老人的头上汩汩流出。

  “医生!医生!这里有病人急需抢救!”一名护士喊道。

  旁边的群众连忙让路。王强和另外两名医生迅速冲了上去,一边为老人做检查,一边询问家属。

  “患者来之前发生了什么?”

  “我本来在附近的医院住院,我爱人在我身边陪床。今天早上他忽然晕倒了,怎么也叫不醒,我就把他紧急送来了。”老人的妻子紧张地回答。

  “患者的年龄?”

  “66岁。”

  “患者有服用什么药吗?”

  “暂时没有。”

  “经过检查,老人头部流出的不是血液,而是脑脊液。”王强说,“我们初步判断老人的头部可能有外伤性脑出血。现在先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手术。”

  在病床上躺着的老人不停抽搐,已经口齿不清。王强火速为病人给予口咽管通气,防止患者舌后坠堵塞气管,随后为患者测量血压、血糖,并注射了一些葡萄糖和镇定药物,尽快稳定患者病情。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忙碌,中午时分,王强将病人送进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又经过几天的恢复,病人的病情平稳了。

  当日值班的医生姚芳兰告诉记者,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往往是说话快、行动快、抢救快。从接到病人的那一刻起,医生就要用最短的时间去判断病人的病情,第一时间采取最有效的急救措施,容不得丝毫犹豫和耽误。“当其他人面对疾病感到恐惧的时候,我们急诊科的医生永远冲在最前方。”姚芳兰说。

  把“快、准、狠”做到极致

  急诊科接诊的病人多是急危重症患者。对急诊科抢救室的医生来说,面对每一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他们都需要在最短时间内了解病情、准确判断、积极干预,给患者和家属希望。

  4月24日,西安市儿童医院的急诊抢救室里,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一名2岁左右的幼儿直接冲了进来。

  “医生,我的孩子病得很重,您快给看看。”

  医生苏宇飞急忙上前查看。他把孩子放在诊断床上后,发现孩子四肢无力,意识已经不清醒。“胳膊和腿都像软面条一样。”苏宇飞回忆说。

  “早上上班时,我把孩子交给奶奶带,当时孩子一切正常。到中午的时候,奶奶发现孩子的精神非常不好,想睡觉,赶紧给我打电话,我赶回去就把她带来了。”妈妈慌张地说。

  孩子究竟怎么了,要不要紧?

  “我当时怀疑孩子是神经系统的问题,比如颅内出血。但是孩子前期没有相关征兆,不太好解释。”苏宇飞也有些疑惑。

  于是,他对孩子从头到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终于发现孩子的瞳孔变得很小,而且对光反射比较弱。

  “这可能是中毒了!”苏宇飞有了大概的判断。

  通过仔细询问,孩子的妈妈回想起来,家里有一种镇定催眠的药品氯硝西泮片,放在床头柜里,孩子很可能拿到并误服。她联系孩子奶奶赶紧查看,果然少了好几粒药。

  “根据临床表现及查体情况,患儿符合镇静药物中毒的症状。于是我们赶紧给孩子洗胃、监测呼吸,并注射了液体促进药物排泄。”苏宇飞说。

  发现得早、确诊得快,孩子得到了有效治疗。当天晚上,孩子已经基本恢复健康,第二天就顺利出院了。

  急诊科抢救室里,医生的工作原则就是“快、准、狠”:判断时间要“快”,判断结果要“准”,药到病除要“狠”。医生要用最短的时间,最准确的判断,为后续的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将紧急救人排在第一

  记者在急诊科采访时发现,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行色匆匆,许多医护人员甚至忙得顾不上吃饭喝水。“所有的事都排在紧急救人之后,抢救生命是我们的天职。”西安交大二附院的急诊科医生郑少微说。

  4月23日7时30分,西安交大二附院的急诊科医生正为抢救室里的患者洗胃。

  “这名患者误服了高腐蚀性液体,必须要紧急处理,否则有生命危险。”郑少微说。

  一阵忙碌之后,患者终于缓缓睁开双眼。“谢谢医生,是您救了我的命!”清醒后的患者拉着郑少微的手,向“救命恩人”表示感谢。

  10时30分左右,医院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救护车鸣笛声。

  “大夫,大夫,快来看看我的朋友!”救护车门刚开,就有人冲出来喊道。

  只见用担架抬出来的人全身一直在抽搐,双手不停地摇摆。“这个人是不是精神性疾病发作了?”旁边的人小声议论。

  不一会儿,这名患者被推进了抢救室,由郑少微负责抢救。“病人早上在家还好好的,忽然给我打电话说不舒服,于是我就赶紧把她送来医院了。”患者的朋友王女士告诉医生。

  “当时第一眼看到病人还有呼吸,生命体征都在时,我反而松了一口气。”郑少微回忆说。

  郑少微迅速将病人推进抢救室,进行系列检查。“还好,患者是呼吸性碱中毒,并不严重,经过治疗后很快就能好。”检查结束后,郑少微告诉患者的朋友。

  当日整个上午,郑少微连口水都没喝,一直忙着接诊和抢救患者。

  郑少微只是急诊科医生的一个缩影。急诊科医生接触的病人病情复杂多样,像这样不停遇到突发状况对他们而言早已是常态。

  疫情之下,N95口罩也成了他们最亲密的“伙伴”。一天工作结束后,每名医护人员的脸上都会留下深深的口罩印记,但大家却无怨无悔,只因为救死扶伤是自己的天职。

(责编:白鸽、王晴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