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陕西省200余万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8.47%

本报讯 (记者 程伟)4月19日,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获悉:我省今年第一季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顺利完成迎接国家考评工作。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级部门通力协作,相关市、县积极跟进,圆满完成了国家考核评估各项工作。其中,西乡县“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太白县立足高山优势发展绿色产业促群众增收、汉阴县扶贫项目资产管护“四法四解”、镇巴县关爱外出务工暖心就业、山阳县创新建立“防贫救助保险”、紫阳县围绕修脚足浴产业开展技能培训等工作得到国家考核评估组高度认可。
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成效明显。为进一步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我省成立了由主管副省长任组长,48个省级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专班,建立了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协调解决防返贫难点堵点问题,推进重点工作。截至3月底,全省监测对象共有6.04万户18.4万人,较今年年初,新增2494户8105人。省乡村振兴局电话核查统计发现,渭南市、榆林市、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群众对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认可度高。
积极有效应对疫情不利影响。今年以来,我省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巩固脱贫成果,对因疫情滞留外地人员和回流人员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特别是安康市、宝鸡市、咸阳市,多渠道就近就业安置因疫情回流务工人员4000余人,工作成效显著。全省脱贫劳动力共外出务工207.0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8.47%。其中,铜川市、西安市、汉中市、安康市、咸阳市、韩城市完成目标任务100%以上。
同时,我省各地在应对疫情、抓稳岗就业方面涌现了一些好的做法,如商洛市出台纾解经营主体困难、开发防疫公益岗位、动员社会力量帮扶等8项措施,努力消除疫情影响;安康市以“新社区工厂”为载体,加快产业链“延链”“补链”,推动毛绒玩具、电子线束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社区工厂”生产的8.7万只“冰墩墩”“雪容融”从秦岭走向世界,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1陕西发布一批干部任职公示
- 2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和当前疫情防控形…
- 3慎终如始 从严从紧 巩固来之不易的…
- 4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18例…
- 5牢记国之大者把牢正确方向 推动高质…
- 6多部作品含宣扬淫秽色情内容 北京吊…
- 7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 10…
- 8赵一德主持召开陕西省政府党组(扩大…
- 9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66例…
- 10西安首批社区巴士开通 15分钟接驳…
- 11陕西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5起违反中央…
- 124月26日陕西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13西安首批社区巴士即将开通 你所关心…
- 144月25日陕西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154月27日陕西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
- 16西安中风险地区“清零”!全域均为低…
- 17陕西太白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 18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迎来倒计时10…
- 194月24日陕西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20全国首个数字文化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