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研究成果显示——
积极主动随访能给肺癌患者带来明显生存获益

本报北京电 (姚君强)第22届世界肺癌大会日前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会上,天津市胸科医院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孙大强教授面向全球肺癌学者,发表了有关肺癌患者生存获益的最新中国研究成果。
聚焦“对于NSCLC(即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积极主动的随访是否能带来潜在的生存获益”这一课题,该研究通过比较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不同随访方式5年生存率,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主动随访可以获得提高远期生存率的益处且病理分期越晚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主动随访的生存获益越明显。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主动参与随访能够使其5年生存率达到81.8%,显著高于被动随访达到的5年生存率74.2%,且对于ⅢA期患者的生存获益更为明显。
虽然研究表明积极主动的随访能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但真正实行起来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由于中国大多数医院没有自己的随访体系,医生难以开展患者的长期随访和管理,患者也很难与原来的医院、主治医生保持长期联系。另一方面,医疗机构主导的传统院外管理方式呈现出多方面的局限性,缺乏精准化、个体化的跟踪,导致后续随访效果未如所愿。
在癌症患者角度,对医生随访的抵触心理也同样横亘在癌症康复管理路上。从研究结果来看,本研究中的“主动随访组”取得了突破。对于消除患者对随访的抵触、顺利推进3825例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主动随访研究,其背后的大数据、互联网以及数字医疗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利用远程监测等数字医疗手段进行患者疾病管理,可提高患者参与度,进而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获益。数字疗法作为数字医疗的细分领域,在国外早已兴起。作为本次研究的深度参与方,零氪科技有关肿瘤康复管理的数字疗法实践在此次研究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和体现。
从医生向患者单向随访,到医患交互式随访模式,再到随访数据反馈和患者的现状、需求分析,零氪科技已经建立起一套覆盖院内诊疗、院外问诊咨询、线上复查、购药续方、线下药品输注配送、康复管理、患者教育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的数字化健康管理体系,而从“患者为中心”到“患者获益为中心”的数字疗法产品构想和探索,也正逐步成为现实。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10月19日 第 09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热门排行
- 1扩散!陕西大荔县洛河防汛抢险指挥部…
- 2退休只能做饭看娃?老教授合唱团《不…
- 3硕士起步,博士扎堆,教师岗位真的“…
- 4陕西发布9月法定传染病疫情 流感、…
- 5紧急转移避险122万人次!陕西全力…
- 6陕西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
- 7十个关键词!陕西这样巩固拓展脱贫攻…
- 8陕西6例本土确诊病例活动轨迹公布 …
- 9陕西省2021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
- 10陕西国资:让国企在党的旗帜下凝心铸…
- 11原中央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
- 12以法治保护秦岭生物多样性 聚力当好…
- 13陕西新增6例本土确诊病例 新增1例…
- 14护网为民 共筑“绿色”网安新屏障
- 15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金融网…
- 16聚焦数字时代下的网络安全风险 院士…
- 17网友投诉西安广汇汽车产业园违规销售…
- 1883.8吨!陕西甜柿首次出口
- 19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于16日凌晨发射
- 20陕西严抓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