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百年·续新章 “陕”闪红星耀中国】

延安黄陵:“小果苗”带来新盼头 绘就幸福乡村新画卷

白鸽

2021年06月26日16:48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6月25日,“追忆百年岁月 续写伟业新章”行进式调研采访团来到了延安市黄陵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享誉古今中外,气势恢宏的黄帝陵从五千年前走来,小石崖革命旧址记录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如今乡村振兴战略正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小小的苹果苗种下了致富希望,群众生活有了新盼头,美丽乡村建设奏响幸福安居新乐章。

“新果园”开创幸福乡村

经过一夜细雨的滋润,清晨的空气温润微凉,采访团驱车前往黄陵县阿党镇葡萄寨行政村,随着离城区的距离越远,两边的道路逐渐开阔起来,视野中开始出现了大片大片的苹果园,园内的果苗或高或矮,苍翠挺拔,整齐地排列在低垂的天空之下,一眼望不到边。

走进葡萄寨生态示范园,蝴蝶在枝叶间翻飞的景象让人印象深刻。“现在住在这里的村民都是移民搬迁过来的,全村共199户810人,示范园占地832亩,平均下来每人9分地,由村民自己照料园区内的果苗,专家统一进行全程技术指导。” 阿党镇经济综合服务站站长冯晓泉指着果树介绍道,“我们种的是有机苹果,2017年栽种,今年果树进入挂果初期,明年就有了收成,初步估计一亩地能够收5000个苹果,最后由合作社统一联系销售渠道,收入全部归果农所有,预计人均增收5000元。”

葡萄寨生态示范园。人民网 白鸽摄

据了解,除了生态示范园,葡萄寨行政村还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目前,村里已经有一家农家乐,负责接待所有前来旅游的游客。

“现在日子过得好,孩子都工作了,搬过来后家里分到了5亩果园,我们俩夫妻去年5月份开起了农家乐,别提多开心。” 李大爷是移民搬迁过来的村民之一,虽然已步入了花甲之年,但经过常年的劳作锻炼,如今依旧精神抖擞,声音洪亮。

李大爷(右)与妻子在自家门前的合影。人民网 白鸽摄

作为村里唯一一家农家乐的主人,李大爷夫妻2人的生活很忙碌,高峰期平均每天接待七八十人,还要兼顾照料果园。 “我们之前住在距离这里30多公里的川道里,出门都是上坡路,家里6口人住3孔窑洞,下雨的时候还漏雨,只靠种苞谷和果园为生,当时家里年收入还不到2万元。” 讲起如今生活的改变,李大爷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淳朴的笑容,“现在我们住的是200多平方的2层平房,宽敞又明亮,出门就是平坦的大马路,有了农家乐带来的收益,年收入能达到11-12万元,等明年果园收了果子,还能赚不少钱,没事的时候去广场上唱个歌跳个舞,安逸得很。”

为了给村民打造一个宜居环境,葡萄寨行政村实施了一系列举措,目前村里安装太阳能路灯98盏,栽植绿化树 300株和绿化带1000米,并建成了一个景观涝池。“我们的目标是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经过专家指导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苹果品牌。并持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吸引进城务工人员回村创业,全力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建。” 提及未来的发展规划,阿党镇经济综合服务站站长冯晓泉坚定地说。

“新技术”带动产业转型

2020年10月,黄陵县桥山街道办通过招商引进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优质苹果示范(黄陵)基地,总面积135亩,投资700余万元,主栽品种为秦脆、阿兹特克、巴克艾嘎啦,目前由2人专门负责。

“我们的项目致力于高品质苹果发展,旨在建设集数字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于一体的农业现代化苹果种植园区。”胡纪亮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现在投身于优质苹果示范(黄陵)基地,看着自己亲手栽种出来的成果,他很有成就感,“我们目前引进的新品种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马锋旺教授选育的秦脆为主,并搭配种植早、中、晚熟苹果品种。自根砧矮化脱毒大苗建园,次年挂果,四年丰产,丰产后平均产量为5吨/亩。”

桥山街道办优质苹果示范(黄陵)基地。人民网 白鸽摄

此外,基地还致力于推广新技术。果园大量施用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推广不套袋阳光苹果种植技术,并聘请经验丰富的栽培管理专家,为基地的不套袋阳光苹果种植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平时我们会请周边的村民过来帮忙打理,并支付每天100-150元的报酬,同时对他们进行培训,让村民了解我们的新技术、新品种。” 胡纪亮介绍道,“今后,通过‘黄陵县不套袋阳光苹果协会’,我们会逐渐带动果农采用‘不套袋’技术栽种苹果,由协会负责回收所有果子,慢慢将这一技术复制到其他果园。”

桥山街道办通过建设高标准示范基地,推进黄陵苹果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体现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主体、新装备”五新理念,助力黄陵县真正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

“新平台”提供后勤保障

黄陵县作为世界优质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也是全国绿色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和陕西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有了新技术和新品种,加强后勤保障也是必不可缺的一环。采访团一行来到黄陵气象局了解到,为了应对气象灾害对果业造成的影响,黄陵县实施了果业防灾减灾(气象)科技创新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建设。

黄陵县果业防灾减灾(气象)科技创新监测预警服务平台。人民网 白鸽摄

“黄陵县种植面积为20万亩,产值达到了14.5亿元,果业已经成为黄陵县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黄陵县果业防灾减灾(气象)科技创新监测预警服务平台项目负责人水永胜表示,“这一项目从今年的1月开始到4月上线,历时3个月,投入上百人进行研发,为的就是赶在霜冻天气到来之前,让监测预警平台发挥最大作用,降低损失,保障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这一项目利用陕西本地军工高精尖技术,结合气象模式、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与气象监测、预警以及人影工作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整合现有各类气象资源,搭建“端+点”的气象预警服务平台,能够根据苹果种植分布,实现500米尺度的气象变化精密监测、精准预警以及精细服务,科学指导人影作业,实现防灾减灾的目标。

“经过我们的统计,每年霜冻都会造成好几千万的损失,今年通过监控预警平台,成功避免了这一损失,也减轻了政府在防止霜冻冰雹上的投入。”水永胜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介绍道,“我们的后台不用24小时人工监控,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只要监测到霜冻天气,就会通过APP和短信自动提前将预警信息发送到果农手机上,还有果农反映有时候早上5点多就被预警信息吵醒,能够及时做好防护,目前平台只覆盖到黄陵县,后续还将为周边地区提供服务。”

发送到果农手机上的预警信息。受访者供图

“我们研发这个项目的目的就是帮助果农增收致富,通过本次项目建设,将形成覆盖黄陵县全域、详实、全面的气象信息资源,为黄陵果业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黄陵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水永胜说。

(责编:白鸽、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