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平利县老县镇卫生院考察时指出,要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把各项防控措施常态化。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医疗服务

记者 王姿颐

2021年04月22日07:10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医疗服务

4月9日,平利县老县镇卫生院临床检验科医生正在工作。 本报记者 戴吉坤摄

4月9日,平利县老县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队队长郑传文在木瓜沟村上门为病人服务。 本报记者 戴吉坤摄

4月9日一大早,在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木瓜沟村,50岁的张明琴坐在家门口迎着阳光,感受温暖。因为脑出血后遗症,张明琴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里经济状况受到影响,一度因病致贫。

上午10时,木瓜沟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队队长郑传文上门。按照贫困人口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郑传文为张明琴进行查体,询问了她近来的身体状况。除了脑出血后遗症,张明琴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郑传文将她的血压值、血糖值一一记录了下来……

让群众看病有保障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老县镇卫生院,了解基层卫生防疫、医疗保障工作,并向坚守在基层防疫抗疫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表示亲切慰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把各项防控措施常态化。

总书记的关心如和煦春风,将温暖送到了老县镇干部群众心里,也鼓励着他们将推进医疗保障工作的速度加快再加快。

为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去年针对患有长期慢性病的458名贫困患者,老县镇卫生院组建了5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提供上门服务,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健康体检、送医送药、用药指导等,努力使群众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老县镇卫生院院长李小东介绍:“去年以来,卫生院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增设门诊,充实骨干医生。同时,卫生院与上级医院紧密联系,加强远程会诊技术交流,达成双向转诊协议,促进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平台常态化运转,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上级医院专家的诊治。”此外,卫生院于去年对原来的科室进行升级,新建发热诊室,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哨点”作用。

让群众看病更舒心

在老县镇卫生院临床检验科,医生张世鹏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等常规住院检查,都在这里完成。去年以来,老县镇卫生院陆续更新的尿液分析仪、心电监护仪等检查治疗设备现已全部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卫生院医疗检查服务能力,这也让张世鹏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

秦地无闲草,自古多名医。陕西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的建设,也为老百姓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4月9日,在老县镇卫生院中医馆,今年78岁的张世详正接受针灸治疗。张世详患关节炎有10多年了,现在每当关节疼得受不了时,他就会到离家不远的镇卫生院进行针灸治疗。张世详说:“中医馆离得近,我可以自己过来让大夫给我针灸,不需要家里人再专门陪着,很方便。”

中医馆医生余贻德有40多年的从医经验,退休后又被返聘回中医馆工作。谈起这份中医工作,余贻德难掩激动:“总书记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关心,让我感受到了莫大的鼓励。中医药有自己的优势所在,我希望能用中医技术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为病人做好服务。”

据介绍,去年以来,老县镇卫生院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群众接受中医药治疗,中医门诊年接诊量达4500余人次。

让群众健康获得感更充足

2020年包括张明琴在内的全省因病致贫人口如期脱贫,陕西全面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全省96家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级标准,1540个乡镇卫生院、23747个村卫生室全部达到基本医疗有保障标准。各贫困县补充村医2000余人,历史性消除贫困地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我省因人因病、精准施策,以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4种慢性病为重点,累计签约服务贫困患者82.72万人,全面实现贫困患者应治尽治。

此外,我省还建立了防止因病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对县镇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动态监测,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中的患病人群落实健康扶贫帮扶措施,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十三五”以来,陕西卫生健康事业快速发展,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强基层、补短板收效明显,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多样性、有效性大大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显著增强。

陕西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已基本形成。“十四五”开局之年,陕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为主攻方向,把握健康陕西建设和应对人口老龄化两大战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来应对各类不确定性,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谷妍、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