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如何用、怎么省?

——省政协2021年首次月度协商聚焦“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见习记者 孙鹏 记者 刘居星

2021年04月20日07:41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黄河之水如何用、怎么省?

一说到黄河水,很多人会脱口而出“黄河之水天上来”。事实上,黄河水并非“滔滔不绝”“取之不尽”,而是还很短缺。

怎样在黄河水资源利用中实现节水和增效呢?4月15日,省政协今年首次月度协商会围绕“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议题,开展了讨论。

问题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不高

为了筹备好月度协商座谈会,从去年起,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就开展多次调研,并向全省各地和各党派征集材料,掌握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据了解,我省黄河流域人口3069万,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65%集中在汛期,71%集中在陕南,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需求不匹配。我省农业用水占比超过60%,但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77,略高于全国平均数0.559。沿黄流域是我省乃至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但能源就地转化率不高,高耗水行业节水积极性不高;生活用水大幅增长,再生水利用率不高,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技术落后,严重制约着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是我省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苟润祥在前期调研时发现,虽然我省出台了关于节水型社会发展、全民节水行动计划等政策法规,但多为倡导鼓励性政策,刚性约束不强,部分优惠政策落实还不到位,引导和激励作用尚未凸显,同时节水宣传不到位,公众节水意识和参与积极性不高。

建议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我省所在的黄河中游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肩负着维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任务,同时也承载着水资源短缺的巨大生态压力。

面对重化工业占绝对主导的能源产业格局,省政协委员、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燕林豹建议,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生态脆弱区、严重缺水区、地下水超采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严控新上或扩建高耗水项目,淘汰高耗水工艺和高耗水设备,推动传统能源化工朝着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师范大学黄河研究中心主任方兰认为,应在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层面,统筹考虑区域产业布局与当地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能源生产、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之间的均衡关系。由于农业用水占比较高,她建议,研发制定适宜陕西灌区应用的灌溉系统及节水方案,搞好基础农业、关键技术与重大产品等节水前沿研究,做好农业节水精量化、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水肥药一体化成套技术研发,激发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应用的主体,共同参与开发新产品、新技术。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用水大幅增长,出现了一些用水效率及效益较低的问题。”省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陕西高校新型智库生态水利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朱记伟说,加强城市生活节水,首先要强化典型用户群节水辐射作用,在机关、单位、学校、医院等用水量大的单位开展节水行动,制定节水计划,其次应该加快对城市供水管网的建设、改造与维护,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化设施,示范并推广中水回用系统与雨水收集系统,有效处理生活废污水、雨水,用以冲洗公共设施、景观水补充及绿化灌溉,实现开源节流。

回应

建立刚性约束制度,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

我省高度重视水资源特别是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去年以来,由省水利厅牵头,16个省级部门为成员单位,建立陕西省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修订发布《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农业节水增效作用和节水型城市建设作用明显。

座谈会上,有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互动交流,并对意见建议进行了回应。省水利厅副厅长丁纪民透露,下一步,我省将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强化生态流量管控,加快制定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实施地下水开采总量与水位双控,强化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开展节水评价,抓好重要领域、重点地区深度节水控水,鼓励再生水利用。

相关企业表示,将充分运用数字映射、仿真模拟等信息技术,建立覆盖全域的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系统,推进水资源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为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提供智慧化决策支持。

(责编:谷妍、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