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洛河国家湿地公园风景秀美怡人。
4月的秦东大地风景秀美,绿水映着青山,落霞伴着鸥鹭齐飞。据统计,渭南市拥有湿地面积8.12万公顷,占全省的26.3%,湿地总面积居全省第一,每年冬季有大量的迁徙鸟类来此觅食、栖息越冬,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0余种。
近年来,渭南市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原则,积极推进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加大退化湿地修复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描绘出一幅幅山水静好、飞鸟翔集的美丽生态画卷。
加强引导 全民“护湿”
流水淙淙,芦苇萋萋,杨柳依依。河道依黄土沟谷蜿蜒南行,水流时缓时急;洛河两侧,河流下切形成险峻沟谷,水浪之音辗转回响,黄土剖面层理清晰。两岸林草茂盛,沿河谷而行,眼前碧波荡漾,水鸟掠过,荡起阵阵涟漪……4月15日,走进蒲城洛河国家湿地公园,同行之人皆陶醉于眼前之景。
去年12月28日,渭南富平石川河国家湿地公园、蒲城洛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成功通过国家评估验收,至此渭南正式挂牌的国家湿地公园增至6个,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蒲城洛河国家湿地公园以保护洛河湿地资源、营造关中鸟类天堂为目标,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和造林绿化,定期对洛河水质、水文、气象、土壤进行科学监测,开展湿地野生动植物调查,同时还强化科普宣教,利用“世界湿地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活动。
事实上,为加强湿地宣传、推动全民保护,渭南在全市范围内都做着积极努力。渭南市按照干部引领、媒体引导、活动助推等方式,提高全市干部群众对湿地保护重要意义的认识,努力营造全民热爱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同时完善法规制度,率先在全省以立法形式对全市湿地进行保护;通过进校园开展科普宣讲、进社区发放通告、在湿地和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周边村镇悬挂横幅等形式开展立体多面宣传。
加强修复 做好“复湿”
4月12日,记者走进合阳县洽川湿地,芦苇摇曳、碧波微荡、鸥鹭成群……这片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温泉湖泊型湿地素有“小江南”之美称。经过多年保护和科学修复,洽川湿地生态得到极大改善,地热资源、植物群落多样性等更加丰富。每年初春,丹顶鹤、苍鹭、白天鹅等国家级保护鸟类来此栖息觅食。成千上万只展翅飞翔的鸟儿在宽广雄壮的黄河和秀美的湿地上翱翔,俨然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生态画卷。
“不到洽川,不知道在黄土高原上会有这样的秀丽水乡美景。”在一波碧水前,参加“追梦中华·爱我黄河”海外华文媒体渭南行活动的意大利欧华联合时报社社长吴敏感慨道,“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生态家园和文化财富。”
“近年来,合阳县深入保护和建设洽川湿地,坚守生态红线,严厉打击乱占湿地行为,控制鱼莲面积,禁止工业项目布局,切实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合阳县融媒体中心主任吉宏伟介绍。
不仅是在合阳,近年来渭南市加大退化湿地修复力度,依托林业重点生态项目建设,通过生态补水、退耕退养还湿、人工造林和自然恢复等一系列措施,在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多个国家湿地公园恢复湿地植被5000多亩,退耕还湿总面积达到4.7万亩,退化湿地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同时,渭南市成立了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对进一步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全市湿地保护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加强管护 湿地任鸟飞
“每周我们会对湿地公园实行全面巡护,重点关注是否发生违规占用湿地和违法捕鱼、捕鸟等。”卤阳湖现代产业开发区农林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发现有严重违规行为者将及时联系相关执法和职能部门。
通过一系列湿地恢复保护措施,如今的卤阳湖湿地吸引着更多种鸟类来此停留、越冬、栖息。
而在位于黄、渭、洛三河交汇处的潼关黄河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上同样不遗余力。
走进潼关黄河湿地,三河安澜、飞鸟翔集……近年来,潼关县扎实推进湿地保护恢复工作,组建了陕西潼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先后投资700余万元对现有湿地资源进行封育保护,设立机械围栏,修筑巡护步道,建设鸟类隐蔽地。“我们将继续加大保护管理力度,坚决打击非法破坏湿地资源违法行为,努力把潼关湿地打造成为陕西东大门生态建设的亮丽名片。”潼关县林业局湿地办主任张欢说。
据了解,近年来,渭南市持续开展森林执法和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并结合中央和省上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多次开展湿地保护区全域排查和集中整治,确保湿地生态环境逐年好转。每年来渭南越冬的灰鹤种群数量现在已经达到3000多只,大鸨最大种群数量也由2010年左右的40多只增加到现在的300多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