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对话地方领导”系列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薛占海:把弘扬延安精神有机融入党史学习教育 真正把实事办实

邓楠

2021年03月10日08:53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全国人大代表、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接受本网专访。采访对象供图

中国革命圣地延安,曾经是一个生态极端脆弱,贫困面较大、程度较深的地区。如今,这片世代相传红色基因的土地上,天更蓝、水更清,困扰其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处于重要历史交汇点,以围绕“建设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内一流苹果研发生产营销基地”为定位的延安,高质量发展如何破题?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人民网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民生福祉、营商环境等话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

人民网: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拥有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延安,如何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薛占海: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作为革命老区延安,我们更应该把这项工作做好,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将立足延安实际,坚持守正创新,把弘扬延安精神有机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利用延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策划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与参与的学习教育活动。我们将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健康延安行动、稳就业精准帮扶行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等工作有机结合,精心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进村入户、调研走访、需求对接等多种途径,深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实事办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延安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薛占海:作为革命老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延安,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着重从五个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把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着眼打造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产业体系提升工程,在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促进苹果产业大提升、畜牧产业扩规模、设施农业增效益、特色产业强优势,扎实补齐分级分选、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产业链短板,推进现代种养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增长。

二是把人才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落实好国家乡村人才振兴行动方案,不断完善人才政策措施,根据当前延安产业发展特点,常态化开展“百万农民线上培训”“专家服务团下基层”和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活动,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程、能人工程,扩充基层一线人才队伍,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加快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着力培育一批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三是把文化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历史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开展面向老年人、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农民文化需求,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提振农民群众的精气神。

四是把生态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赢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持续推进农村改厕、污水垃圾治理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促进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是把组织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保障,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序推进村“两委”换届,常态化开展农业农村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百村培强、千村扶优、万村提升”工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挥好党支部的核心作用、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组织的纽带作用、其他社会组织的补充作用,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民网:“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在主要指标设置上,民生福祉类指标数量最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新举措也令人关注。延安在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薛占海: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聚焦共同富裕,促进民生改善,推动高品质生活更具成色。

一是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稳就业就是保就业,我们将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着力抓好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实施重大产业就业影响评估,以产业投资带动高质量就业。

二是加快教育创新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针对当前延安学位供给不足问题,加大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力度,布局建设一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示范基地,支持延安大学建设成为更有特色、更有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推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双高”院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是加快优质高效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健康延安行动,加快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县域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能力。

四是深入推进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我们将全面开展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升石窟寺遗址保护水平和数字化展示水平,加强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

五是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延安的养老主要还是以居家为主,我们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普惠养老和互助性养老,强化公办养老机构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作用,完善以农村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互助幸福院等为网点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推动50%的乡镇建有1所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推进健康养老向高品质、多元化发展。

六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紧紧依托延安红色体育内涵和优势,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生活需求。

人民网: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投资兴业的重要条件,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延安如何优化营商环境,在推进招商引资及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薛占海: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们坚持以政府的有为推动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社会有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实施容错机制,探索实行“包容期”管理,实现行政指导、柔性监管,引导和督促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守法合规经营。同时,我们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引领,探索建立了集中事权、集聚资源、集成设计、优化服务的“三集一优”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新模式,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业务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直以来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堵点和痛点,为此我们构建了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一个部门的“六个一”审批管理体系,这个创新做法全国推广。

在构建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和制度方面,我们通过清理不符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规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抓好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等工作,不断强化法制保障。在创造人文氛围,提升营商“软”环境方面,我们鼓励创新创业,着力打造诚信文化、创新创业文化,以延安人民特有的质朴和热情,开放包容各类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吸引各类人才及创业者在延安工作创业,支持经济新动能发展壮大,培育圣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强力推进重点项目方面,延安通过“抓策划”“促前期”“比进度”“ 保质量”“ 提效率”“ 强保障”“ 重考核”落地落实当前重点工作。项目策划工作重点围绕创新驱动、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积极开展;通过夯实审批部门和项目单位责任,明确各项目手续办理时限,促进续建项目全部复工、新建项目及时开工;通过召开季度项目观摩、集中开工仪式,激发比拼赶超干劲;通过由市级领导一对一包联重点产业和民生保障项目,在手续办理、要素保障、建设推进等方面集中倾斜,带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整体提升水平;通过启动重点建设项目综合管理平台优化工作,逐步实现前期手续办理全程跟踪和项目数据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通过深化重点项目融资对接机制,探索建立社会资本投资重点项目建设机制,盘活社会资本,缓解财政压力;通过制定出台《延安市重点项目考核办法》,推行“月督查、月通报、季考核”制度,充分发挥考核奖优罚劣导向作用,调动各级各部门谋划、建设项目的积极性。

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摆脱前甩后追窘境的当务之急,是增强发展后劲的长远之策,是关系地方经济发展的硬核支撑。为此,我们将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相结合,瞄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未来产业领域,谋划一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和新经济新动能培育的高质量、大牵引、上档次优质项目,按照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制定产业招商地图。瞄准大型央企、国企、民企,定向招商、创新链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着力招引一批创新能力强、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潜力足的旗舰型产业项目,引进“链主”企业,导入上下游产业,形成项目招引的“葡萄串”效应。

(责编:邓楠、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