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古寨:是废墟,更是风景

记者 卢萌 文/图

2021年02月26日11:30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王峰古寨:是废墟,更是风景

王峰古寨新修的城门楼子。

一个灯笼,让荒凉不再荒凉。

略加修复的古寨。

就这样坍塌着,也是风景。

过去,生活在王峰古寨里的人每天都从这长长的门洞里进进出出。

粗粗算了一下,3年时间里,我至少带过10批客人去逛冶户川的王峰古寨。我是把它当成韩城最好的景点,推荐给大家的。因为在我的心里,它比司马庙、比党家村还要珍贵。因为它身上具有难得的“唯一性”。就如古籍里的“善本”一样,只此一本,没有其二。

我认为,走遍全国所有的景区,我们很难再找到像王峰古寨这等模样的景致了。

韩城的古寨文化是一种很独特的历史存在。这里因为地处山区,又山河阻隔,人烟稀少,所以在漫长的岁月里,匪患一直是令当地老百姓非常头疼的大问题。为了防止和躲避土匪的侵扰,韩城山区的村民大都自发建造具有城堡功能的寨子。可以说,在韩城这个地方,有多少个村子,就有多少个寨子。村子里有多少户人家,寨子里也就有多少个院子。这样,当土匪前来抢掠时,村里的人就举村迁逃,躲在寨子里过日子。一般来讲,寨子不会离村庄太远,但一定会选址在一处易守难攻的地界上,要么是山顶,要么是崖头。地势不但险要,建筑也颇讲究。有城墙,有城门,有暗道机关,而且多是砖石砌就,便于防火防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匪患的消失,寨子存在的意义也日渐式微。很多地方的寨子,渐渐地就被废弃了。

王峰古寨,坐落在冶户川深处的一个山顶上,两河相夹,三面悬空,远远看去,恍如一座空中城堡。可以想象,有这样一个易守难攻的寨子,王峰村世世代代的村民,一定是躲过了无数次的烧杀抢掠。随着和平日子的到来,它和韩城大多数寨子一样,渐渐地丧失了防匪躲患的功能。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它从一个临时的避难之所,演变成了人口常住的村庄。这样一个高地上的村庄,人们的出行、汲水、运输、劳作等,都很不方便。所以,到了改革开放后,居住在王峰古寨里的村民们,一家一家都搬到了山下生活,把一座闲置了的古寨,空落落地留在了山顶上。

3年前,当我第一次误打误撞地站在王峰古寨的村口时,眼前的景象让我目瞪口呆:天下还有如此摄人心魄的风景!说它是个村子吧,空荡荡没有人影;说它是一处废墟吧,房在门在,仿佛主人有事刚刚外出,院子里还有烟火的味道。

人走了,石砌的城门还在,城门洞子还在。洞子幽暗而深长,一直向上伸着,伸不到头。站在城门口仰望,对面的洞口,仿佛就在另一个世界。我踩着棱角早已磨光的石板,弯着腰,一点一点地向前,向上。我怕稍不留神,就会把头碰在洞顶的石头上。寨子最初的设计者,一定是个思维缜密的老者吧?我想他是有意把进门的甬道砌得如此仄迫,从而防止攻城的土匪大摇大摆顺利地进来。这样的设计,大大降低了城门洞子的穿行能力,让寨子里的人进进出出都很艰难。当然,正因为这样,它才成了一种难得的风景。走在洞子里,有一种穿行于岁月里的味道。

村子的主街正对着城门洞子。说是主街,其实就是一条窄窄的胡同,弯弯地从西弯到东。如果村口能有一塘水,屋檐上也刚好落着雨滴,它就和江南的小镇完全一个模样了。胡同这么窄是有原因的。因为寨子建在河边的山头上。山不大,容不得阔绰地使用。所以只能将就着,把巷道和院子都规划到最小,腾出地来,好在村子的一圈修上城墙。对一个寨子来说,城门和城墙非常重要。没有它们,贼和土匪来,就没了阻挡。曾经挡住了土匪的城墙和城门倒成了今天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

可惜的是,王峰以外的很多寨子,在废弃和搬迁的过程中,原有的砖石木料大多被拆移一空,只留下残垣断壁和一地废墟,旧时的模样已难复原。韩城当地一个叫郭宗文的文人,对韩城古寨的日渐消亡深感忧患。这些年来,他通过一己之力,做了很多挽救工作。他选了180多处古寨遗存,拍摄之后,出版了一套画册,算是为韩城古寨文化保留了一份难得的档案资料。

和那些消亡了的古寨比,王峰古寨显然幸运了很多。虽然也是废弃,也是人去寨空,但毕竟算是完整地保留了古寨原始的风貌。因为王峰古寨原有的房屋大多为土木和砖木结构,砖是老砖,木已老朽,所以值钱的东西不多。人们在搬离的时候,也就懒得挖门拆砖,就把老村老屋原封不动地留在了山上。

人去屋烂,这是规律。自然坍塌的院墙和屋子,留下了一幅自然的风景。虽然处处都是废墟,但石头砌就的后墙和巷道还在,村子的模样和庭院的轮廓还在。它们还如过去一样,东家是东家,西家是西家。一家挨着一家,一点都没变。搬走的时候,门半掩着,现在还是半掩着,门上挂着锁,现在还挂着锁,仿佛村人刚刚离去不久,仿佛他们还会随时回来,随时扫尘又住。游览遗址类的景点,绝对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

村子中央,一户人家的房门大敞着,虽然门庭的屋顶早已坍塌,黑黑的椽子东斜西倒,凌乱不堪。但猫着腰,人还是能进去的。院里其他的房子保存完好,灶台和土炕还是旧时的模样,把上面的尘土扫一扫,架一口锅,铺一张席子,照样能做饭,照样能睡觉。青砖的窗台上,还放着一盆花,枝叶干枯了,但我认得出它。能把山上的牵牛花挖回来栽进花盆,这家的女主人一定是个讲究人。

这怕就是旅游理论家所说的体验式旅游吧?

当我时隔半年再去造访王峰古寨时,原先破损的寨门,已被用新的石头砌出了规规矩矩的门楼。村口的几间破房子,还被加以改造,做了一个民俗院,摆了一些旧家具和农具。

当地人在河上架了一个索桥,在河里拦坝围了一个湖,湖边还搭了一个网红桥,加上湖里花花绿绿的游船,倒也有了几分景区的意思。不光城里的人周末来玩,黄河对面的山西人周末了也来逛。来的人在下面玩腻了,偶尔也会爬到寨子上转一转。村里有人看到商机,就在寨子外面开了农家乐,吃饭的人挺多,生意蛮好。

最近一次,我又去看王峰古寨时,没有从城门洞子往进钻,而是绕到村子的后山顶上,从城墙的豁口悄悄地进去。这次我是一个人去的,拿了我新买的相机和长长的镜头,给每个院子都留下了一张画面。有的是一扇门,有的是一棵树,有的干脆就是坍塌的一座废墟。

寨子上朝阳的城墙,经过岁月的磨蚀,早已低矮得没有了城墙的长相,倒像一截渭北高原上随处可见的土崖。它上面长满了野草和枣刺,经雨一洗,绿旺绿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责编:谷妍、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