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凤翔木版年画

祈祥纳福 传承发展(文化脉动)

记者 郑海鸥

2021年02月14日08: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祈祥纳福 传承发展(文化脉动)

邰氏家族世代居住于陕西宝鸡凤翔县南肖里,以刻印年画为生,到现在已经500多年。

“凤翔木版年画传到我这是第二十代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凤翔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邰立平生于1952年,他从6岁开始学习年画填色,9岁就系统学习家传的年画工艺,“一辈子没再离开年画。”

据记载,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明正德二年(1507年)前后,邰氏家族已经有8户从事年画刻印、贩卖。凤翔年画全以手工雕版印制,其造型饱满夸张,构图古朴粗犷,色彩大红大绿,保留了古版年画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民众的喜怒哀乐,表达惩恶扬善、祈祥纳福的美好追求。

凤翔木版年画的工艺水平和艺术价值都很高,2006年,凤翔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一幅年画从开始到完成有十几道复杂规范的工序,考验着手艺人的绘画、设计、雕刻等多方面的能力,其中以刻木版要求最高,耗时也最长,邰立平说,“通常至少耗费半个月到几个月时间,眼睛、眉毛、发髻,都要刻画得活灵活现”。20世纪70年代,凤翔年画的古版被大量破坏,为抢救恢复,邰立平尽心竭力、废寝忘食地刻版,“5年时间刻了170套版。”

凤翔年画最盛时,有百余家作坊,年产量高达600万张。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胶印年画大规模兴起,木版年画迅速衰落。“1980年县里约有上百家作坊,后来形势急转直下,到了1989年前后,来县里的年画批发商已经基本上没有了,市场急剧萎缩。目前,整个西北地区以传统手工印年画的只有我们家了。”邰立平对此很有紧迫感。

技术要求高、成材率低且缺少经济效益,导致凤翔年画收徒困难。邰立平说,曾招过6名徒弟,不出半年就走了3人,最终只有两名坚持到现在。让邰立平稍感欣慰的是,他的3个子女都以不同身份加入到传承发展的队伍中,一家人坚强地进行着“学术研究、技艺传承、创新发展”,推动着古老的凤翔年画在新时代的保护和发展。

“我们为多款很流行的游戏设计刻制了游戏图标和游戏人物,受到热烈欢迎;与文创企业合作,连续多年独家推出手工雕版印刷的年画日历;通过对年节礼品市场的研究,将原本大尺寸的年画缩小版幅,做出凤翔年画的礼品套装,凭借精致的包装、绚丽的色彩、手工制作的匠心,成为热销礼品。”小女儿邰高娣说,古老的凤翔年画在努力跟上年轻人的脚步。

无论走到哪里,邰立平一家子都会带着年画。这些年,凤翔年画去到了美国、日本、土耳其、德国等国家。

在国内,凤翔年画传习中心已成为中央财经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及小学的非遗写生及体验基地;传承人们也积极走进学校,为学生讲解凤翔年画的历史、演示年画制作过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年画的忠实粉丝。”这让邰立平十分欣慰。

他相信,凤翔木版年画的未来,在排队等待其签名的队伍中,也在学校孩子们喜爱的微笑中……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14日 第 05 版)

(责编:谷妍、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