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正式启动,涉及45个品种。有评论称,国家层面的药品集中采购常态化机制正在逐渐形成。
2019年3月25日,西安市参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4+7”城市试点,拉开了陕西省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的序幕。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省已执行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涉及112个药品品种,医疗机构节约药品采购费用10.9亿元。
很多人的直观感受是,越来越多的药品降价了,但对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内容、程序等可能并不了解。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周玉能。
什么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是按照“国家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总体思路,以联盟地区公立医院为集中采购主体,采取带量采购、量价挂钩、以量换价的方式,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谈判,达到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的目的。
通俗一点说,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可以理解为大型“团购”。政府明确采购量,带量采购、以量换价;药品企业进行竞价,以价换量。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目的就是挤出水分,降低采购价格,从而让群众以比较低廉的价格用上质量更高的药品,同时节约医保基金支出,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一般涉及哪些药品?
从药品品种来看,国家组织集中采购的药品多为常用治疗性药物,临床用量较大,涉及人群较广。以我省执行的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的55个中选品种来说,就包括治疗糖尿病的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托法替部片、缓解疼痛的布洛芬缓释胶囊等。
以量换价促使药品价格降了多少?
我省执行的国家集中采购三批中选药品中,第一批25个中选品种,价格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第二批32个中选品种,价格平均降幅53%,最高降幅93%;第三批55个中选品种,价格平均降幅53%,最高降幅95%。以第三批部分药品品种为例,甲钴胺片(0.5mg×100片)从141.05元降至15.04元,注射用阿扎胞苷(100mg)从870元降至346元,依托考昔片(60mg×5片)从30元降至8.98元……
如何确保中选药品的供应?
在陕西,群众可以在全省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和部分自愿参与药品集中采购的社会办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买到集中采购中选药品。
省医保局明确规定,严禁各有关部门和医疗机构以费用控制、药占比、医疗机构用药品种规格数量要求等为由影响中选药品的合理使用与供应保障。
药品价格降了,质量能保证吗?
记者了解到,集中采购药品的质量入围资格以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为质量托底要求,在药品的原辅料、生产工艺、质量检测和疗效等方面均有严格标准。所谓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就是要求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与原研药能够一致,在临床上与原研药可以相互替代。
此外,药品经过集中采购谈判中选后,药品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加强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并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追责,确保药品降价不降质,让群众用上质量和疗效放心的药品。
集中采购中,企业中选就能占有一定规模的市场,不中选则意味着出局。但是,以价换量,也意味着利润空间的压缩。对此,企业怎么看?
华东医药(西安)博华制药有限公司是第三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的唯一陕西药品生产企业。中选药品为多潘立酮片,中选价格每盒4.77元/盒,降价幅度达到64.83%,供应陕西、北京、河南、安徽等11个省区市。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韩涛告诉记者,参与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是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给患者提供优质低价的产品,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最终实现企业与患者共赢。
有业内人士表示,集中采购的常态化,将带来药品竞争格局的重构,有望加速进口药企占主导品种的国产替代,给国内药品企业带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