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积极构建“1+4”城市基层治理新体系

2021年01月11日11:00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汉中市坚持民生无小事,将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基层党建重要任务,积极推广党建引领下的一个平台承载、一张网络连接、一支队伍落实、一套机制保障的“1+4”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有序、有力、有效。

“1+4”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

针对加强城市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实需要,汉中市委高度重视、提早调研,先后召开党建领导小组会议常委(扩大)会、市委工作会、组织部长会、城市基层党建推进会,认真研究部署,相继出台《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指导意见》等,不断完善“1+X”制度政策体系,着力推进系统建设整体建设,为加强城市党建提供思路指引和制度支撑。

据了解,在落实过程中,汉中始终把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通过蹲点座谈、深入走访、开门纳谏,全面推行兼职委员制、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双报到”制度,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互联互动。先后制定《镇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方案》《推进街道社区党建与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为基层治理保驾护航,确保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汉中市城固县积极推动街道社区党建与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

着眼破难题、创新路、强示范,抓实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县区,汉中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初步形成汉台区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南郑区“庭院问政”政民互动、城固县“四同四共”工作法、勉县创设党群服务中心等一批特色做法,特别是城固县依托“1+X”协调联动机制,强力推进行业系统党建融入属地,对外开放县直机关单位停车位398个、公厕67座、6所城区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典型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显现,初步形成了独具汉中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体系。

一个平台载民意,汉中市立足承载一般审批服务和社会矛盾化解事项,推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理”,推动行政审批事项下沉街道150余项,下沉城区社区100余项。做优做强党群服务中心,积极构建城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镇办社区“30分钟便民服务圈”。标准化、实体化组建运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推动为民解难事常态化、制度化。

一张网络接民心,汉中当地以300户或1000人左右为单元组建党组织,打造“红色网格”,配备网格员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充分融合数据资源,优化县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和为民服务网络,健全智慧指挥调度机制,实现社会治理无缝对接、无阻服务。做实“互联网+网格”,以“红色网格“引领“多网合一”,推行“一网统管”,通过清单、定位和绩效管理,让“微治理”释放“大能量”。

一支队伍顺民情,汉中市借鉴“镇办吹哨,部门报到”模式,整合部门执法力量组建镇办统一调度的综合执法队伍,探索“紧密型”“松散型”“流动型”执法服务联动机制,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多方融合党员干部、网格员、市场协管员、护林员、巡河员、社区专职工作者等服务力量,打造一岗多责、一专多能的柔性基层服务队伍。同时,大力拓展社会志愿服务,提高社会组织参与度,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一套机制安民本,汉中市积极落实基层减负措施,优化镇办职责事项清单,推动职能部门向镇办下放职权。充分运用“三项机制”,探索推行“编制身份不变、人员按岗管理”和“工资走身份、奖补按业绩”的管理新机制,全面激发基层改革创新和干事创业动力。健全基层服务人员工资报酬、办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正常增长机制,保障有钱办事、有人干事。

汉中市把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方向,围绕明责赋权扩能、优化街道机构设置、强化人员编制管理、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建立与街道功能定位、主要职责相适宜的考评体系等方面,印发《关于深化街道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街道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11月底,全市25个街道全部完成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在洋县、西乡、镇巴、留坝4个试点县,明确每个街道内设3个事业单位的副科级建制,全面鼓励推进改革。

据了解,为了坚持和加强党在小区的领导,汉中市对全市200户以上、入住率50%以上的483个居民小区党建工作情况细致摸底,并积极打造小区党建示范点,着力构建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各类社会组织和全体业主共同参与的小区治理模式,受到了居民群众的欢迎,也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肯定。截止目前,全市开展小区党建小区188个,成立建制型党支部30个、功能型党组织158个,覆盖群众8.6万余户。

汉中市聚焦联动融合,全面推行兼职委员制、党建联席会议、社区“双报到”等制度,积极构建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全区域统筹、多方面联动、各领域融合的聚合新格局。全市293个社区吸收兼职委员1132人,1707个驻区单位党组织和26854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共建共治。创新开展“6+1惠民微实事”活动,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切实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3.4万余件。特别在疫情防控中,各镇办(社区)党组织闻令而动、靠前指挥,设置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突击队,推行留观人员“六包六送”,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当地供稿 卿亮)

(责编:孙挺、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