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天路”入云端

——阿里联网工程霍尔220千伏变电站带电成功

2020年11月21日11:57  
 

11月21日,由陕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霍尔220千伏变电站成功投运。霍尔220千伏变电站是阿里联网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阿里联网工程的建成,将根本上解决阿里地区“用电难”问题,结束依靠柴油发电机才能照亮漆黑夜晚的历史,助力西藏脱贫攻坚。

“通了电,当然好啊,肉就能放冰箱啦。”质朴的旺堆停下手中的活儿激动地说着。这是霍尔220千伏变电站建设施工的现场,旺堆是普兰县霍尔乡当地的一名藏民,在工地上干活一年了。说到霍尔变电站的建设,他内心的幸福和满足全写在脸上。“……在工地干活,学了手艺,还增加了收入……”坚强电网的延伸,不但为他们带来了物质生活的必须,也把美好生活的丰富想象播撒在这云端之上的雪域高原。

霍尔乡是阿里的门户,翻过海拔5211米的马攸木拉山口后,进入阿里地区第一个乡镇就是霍尔乡。作为阿里联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陕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霍尔220千伏变电站就建于此。

阿里联网工程的建成,将从根本上解决阿里地区 “用电难”问题,改变当地藏族农牧民烧柴、烧牛粪等传统用能方式,结束依靠柴油发电机才能照亮漆黑夜晚的历史。实现从“有电用”到“用好电”的大跨越。为国家整体战略和边防安全提供电力保障,助力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霍尔220千伏变电站所属高海拔地区,高寒缺氧,常年风沙,有利施工时间短缺。为了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在建设中,陕西送变电上下齐心,克服高海拔生存困难,将施工工期进行周密编排,共同克服层层困难,保证质量按期将本工程顺利投运。

打通电力动脉 助力跨越发展

3万余名建设者!平均海拔4700米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电网公司官方专题报道https://mp.weixin.qq.com/s/TmMl5FtitQjOVxVMsB2zBA)阿里联网工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该工程沿线均处于高海拔、低气压、缺氧、严寒、大风、强紫外线辐射等区域,存在自然疫源性疾病,昼夜温差大,参建人员随时有潜在引发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疾病的风险;工程沿线县、乡镇医疗后勤资源异常匮乏、条件较差,保障不足,施工高峰期全线参建人员众多,且大部分人员高海拔工作生活经验不足,急性高原病等危重病人转诊路途时间长,对医疗后勤保障提出了严峻考验。

“支援藏区电力建设,是我们电力工人的责任与义务,施工环境再艰苦,气候因素再恶劣,生活条件再艰辛,我们都要安下心,扎下根,做到缺氧不缺斗志,海拔高斗志更高,为藏区电力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霍尔220千伏变电站项目经理丁志军坚定地说道。

“山有千盘之显,路无百步之平。乱石纵横,人马路绝……”这是《西藏始末纪要》中的描述。当该公司施工人员实实在在感受到地形地貌带来的艰辛的同时,更令人生畏的高原缺氧、强辐射极地等影响因素接踵来袭。该工程开工伊始,面对生疏的人文环境和低气压高原缺氧的严峻考验,项目部人员主动出击与地方政府接洽融通,集全力应对复测定位、石坑开挖带来的困难。为了适应高海拔地区缺氧的情况,施工人员在内地体检筛查,到达日喀则后适应7-10天后到达施工现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物资匮乏,项目部提前筹划材料供应计划,从拉萨和内地采购租赁。

说到藏区施工的艰辛程度,项目总工李强深有感触地介绍说:“在阿里高原施工,天气变化多端,我们都要提前做好天气的预控,针对现场施工的节点,见缝插针,做好现场工程的施工和质量。”

克服自然之险 创造世界奇迹

“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仰望湛蓝的天空,飘逸的白云,项目总工李强说,“我干了这么多年变电工程,多难的都干过,但像这样艰苦的,我还是头一次遇到!”当时,他和弟兄们从西安来到霍尔,一见到眼前的环境,立马傻了眼——冈底斯山脉、植被匮乏、空气稀薄,每天人都是昏昏沉沉的。“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想跑,这工程没法干……”李强嘴上虽然这样说,可还是咬牙留了下来。

在藏区施工,遇见的难题数不胜数。2019年7月,阿里联网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后,8月,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上百家参建单位、3万余名参建人员从全国各地开赴雪域高原。工程3次跨越雅鲁藏布江,翻越孔唐拉姆山、马攸木拉山等,部分区段为长距离无人少人区,人迹罕至;工程塔位平均海拔4572米,平均海拔超过青藏、川藏、藏中工程200至700米,是世界屋脊的屋脊上的电网工程,塔位海拔最高5357米、最低3843米,变电站海拔最高4688米、最低4003米;气候条件恶劣,含氧量仅为内地50~60%,平均气温0~5℃,最低气温达零下45℃,昼夜温差达25℃以上,人员、机械降效严重;年有效工期仅有6个月,特别是海拔4500米以上区域,有效工期不足5个月。

困难不仅仅存在于高原生理健康所带来的痛苦,物资运输也处处“危机四伏”。工程所需主要物资设备最远运距达5400公里,平均跨越5个省区,途经青藏线等高海拔公路,路途最高海拔5300米;工程物资运输量逾40万吨,超长超重物资件数多,设备单体重量大,最大单体运输重量达120吨;工程沿线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无铁路、高速公路可利用,完全依靠国道、省道和县乡道路等二级公路和土路,部分道路转弯半径、路宽、桥涵承重不足,需要拓宽加固,大件运输极其困难;冬季雨雪冰冻期长,道路结冰现象和暴风雪天气时有发生,道路保通性极差,物资设备供应保障压力大。

“稍微偏上个一脚宽,就会连人带车掉下万丈深渊!”项目部电气安装经理吴涛回想起大件运输车辆翻山越岭时的情景,仍然后怕。国道、省道和县乡道路等二级公路和土路路途难行是出了名的。“大车装着变压器翻越5211米的马攸木拉山,道路太陡了,路边就是悬崖,车轮都是贴着悬崖边慢慢挪动。”此外,变压器、二次设备、套管等设备十分“娇气”,冲撞指标不能超标,除了要经受恶劣道路条件的考验,所有物资还需要按时、“轻拿轻放”地运抵目的地。

温暖送到身边 能源输向外面

把电通向高原,就是把温暖送到各族人民身边。霍尔220千伏变电工程,是阿里联网的一座重要枢纽变电站,也是阿里地区首座220千伏变电站。站址位于普兰县城东北约70公里处,与霍尔乡相距约3公里,站址西南侧有国道G219,南侧2公里处为玛旁雍错湖景区入口。这个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阿里联网工程,建设在“世界屋脊”的“屋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变电站,海拔4700米。目前工程施工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一个个奋战在施工一线的陕西送变电的“铁军”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为建设西藏统一电网、造福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筑梦世界屋脊。

该工程是“十三五”时期加快西藏电力发展和建设西藏统一电网“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性工程。复工复产走上快车道的阿里联网工程途经西藏日喀则、阿里两地市十区县,共建6座变电站,其中500千伏变电站2座,200千伏变电站4座。该工程是继青藏联网、川藏联网、藏中联网3条“电力天路”之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建设的又一项突破生命禁区、挑战生存极限的世界超高海拔、超大难度的输变电工程。

据悉,该工程建成投运后,将彻底结束阿里电网孤网运行历史,让仲巴、萨嘎、吉隆、聂拉木、普兰、改则和措勤等7个县用上大网电,解决和改善沿线近33万农牧民“虽已通电但经常停电”的安全可靠用电问题,助力西藏边境地区建设和决胜脱贫攻坚,适应边境铁路建设发展要求。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为了全力助推藏区脱贫攻坚,项目部积极担起社会责任,在距离变电站3公里的普兰县,地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位于著名的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错之间。项目部聘请当地藏族工人,培养钢筋工、模板工人,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增收带来积极效应。旺堆是其中之一,来项目部务工前,在家放羊收入微薄,家里还有2位老人、4个孩子需要照顾,生活压力很大。最初来工地时,只能干一些杂活。在陕西师傅的带领下,现在已经学了不少手艺。

“以前在家里每年收入差不多一万块,现在在工地上干活,每天能挣300块钱,现在跟着师傅边干活边学习看图纸,等我掌握了这些技术,还能挣的更多,年底就有钱把家里的房子修一下!”说着话,他的眼里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随着阿里联网工程的建成投运,四条“电力天路”搭建起一张覆盖西藏全域、更加坚强有力的电力保障网时,此时的西藏,必定让经济社会发展“电力十足”。 (当地供稿 职茵)

(责编:孙挺、王晴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