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雨后,天色晚来秋。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仰天坪村,国网汉中供电公司的查静波仍奋战在驻村帮扶的一线。秋日清晨,他像往常一样,和村里的老百姓互拉家常。看到往日的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今天的脱贫户,查静波心里格外高兴。
这位关中来的农村小伙,从农村走到农村,凭借着身上的一股拼劲和对农村的那份特殊情感,他在深山里与乡亲们一同战贫斗贫,共同托起“小康梦”。
查静波自2018年主动请缨到仰天坪村驻村帮扶,至今已经第三个年头了。截止到目前,仰天坪村已经实现了脱贫。面对村里的变化,查静波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来到村上之后,切切实实跟群众在一起打交道,把党的政策在基层落实落地。在村里有一个贫困户叫“老黑”,他是一名有智力障碍的老人,有一次他架着大拇指对我们说‘共产党好哟!’当听到这样质朴的话语时,我感受到了我们党的伟大!疫情期间,我们驻村工作队及时转为抗疫队,参与到村上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党组织的凝聚力。”
“驻村这两年虽然吃了很多的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很多老百姓对我信任和荣誉,这些评价的背后不仅有我个人的付出,也有组织的帮助。我和老百姓之间用真心换真心,这是我人生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查静波这样感悟道。
在村里,查静波还有个外号叫“小扶哥”,这个名字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查静波讲述,这个村子山大沟深,村里边主要是年龄大的人,主要的产业就是种养殖,然而这里距汉中有六十多公里,如何把老百姓种的农产品卖到城里去,是我们来了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于是我们利用互联网平台注册了“仰天坪村帮扶记”微信公众号来销售村里的农产品。那个时候我和贫困户一道去山上采摘猕猴桃,但是他们都觉得我体能不行、爬不了陡峭的山坡,结果我去了之后,他们都说“这个小伙子爬坡行!”去山上的那条路只有一人窄,刚开始就自称为“帮扶小哥”。后来慢慢地我们把村上的1000余只土鸡都卖出去了,村里的土鸡不够卖了,还是去隔壁村借了几百只鸡,从那之后,“小扶哥”的名字就传开了。
而对于查静波来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2019年快到春节的时候,经过几番周折,他们跟好几家单位签订了消费扶贫协议,主要提供农家生猪肉。但当时却发现村上的生猪不够,只得去别的村收猪,为了把控质量,他们走家串户,摁猪抬秤。那段时间,为了省下一百多元住宿费,查静波就住到屠宰厂里。屠宰厂给的是一条不知多少人用过的旧被子,即便如此,查静波为了省钱只能屈就,不过一个礼拜下来就省了千把块钱,他说“只要一想到省下来的是大家的收入,那几天也就扛下来了。”
在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查静波对驻村帮扶工作有着这些展望:脱贫摘帽之后,紧接着就要面临乡村振兴,这对我们的工作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再到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对于我们来说,要严格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在产业上做文章,切切实实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
最后,查静波用一句话总结了驻村帮扶工作的经历,那就是“有苦也有甜”,但是一声“小扶哥”就是对我最好的褒奖,最好的信任!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像查静波这样的驻村帮扶队员还有很多,他们将继续保持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战贫斗困,不胜不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的路上,“小扶哥”们,迎难而上!(当地供稿 曹文哲 杨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