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扶贫在行动:陕西篇】

陕西渭南:力推非遗传承发展 让群众物质富足精神富有

2020年10月27日15:45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人民网渭南10月27日电(麦文雄)10月26日下午,走进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雨露社区的巧娘草编合作社工作车间,里面是一片紧张忙碌地景象,十多位“巧娘”全神贯注、双手上下翻飞熟练得“掐辫子”、编花篮、纳桌垫,在双双巧手的灵活运作下,草编这项非遗变成了当地人致富增收的好营生。

59岁的桥南镇“巧娘”孙娥花告诉记者:“在咱们合作社,留守妇女们不光给家里带孩子、洗衣服。还有一份自己喜欢干的工作,也能获得一份收入,这个事对我们来说很好。”

在巧娘草编合作社的产品展示区记者看到,整齐排列的展示柜摆放着琳琅满目草编工艺品。以玉米果穗、小麦秸秆为原材料制成的工艺品不仅种类繁多、还有几十种不同的颜色。展示留影墙上,“巧娘们”手捧草编工艺品,每位都露出满足的笑容。

据了解,巧娘草编合作社是集草编非遗文化传承、设计、培训、加工及销售等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合作社扎根农村,发展草编产业,带动周边群众加入草编行业,致力当地脱贫。以草编传承基地为平台,定期上门进户义务为贫困户、残疾人和草编爱好者做技能培训,使握一门能够增加收入的技能,让贫困户不再“等、靠、要”,而是以技为生。

“开展草编培训、成立合作社一方面是不想让家传的草编手艺丢失,也是为了让留守妇女们在家出不去,照顾好孩子、老人的基础上,有一份自己的事业,把自己的生活也过充实幸福,这样男的在外打工心也能放下了,家庭就和睦了。”谈及成立巧娘草编合作社的初心,巧娘草编合作社理事长陈春苗说。“以前我还和丈夫一起从事室内装修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公公聊天,才知道公公是个心灵手巧的手艺人、有一手熟练的编灯笼、打草娃娃的手艺,逢年过节都用得上。我觉得这既是一个广大妇女群众比较感兴趣的事情,也是个能挣钱的伙计,便开始了创业历程。”

孙娥花一家有六口人,其中两个小孙子一个已经上到了初中。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在合作社成立以前,孙娥花和老伴只能在家里一边带孩子一边找零工打。雨露社区成立合作社以后,孙娥花便选择进入合作社工作。“我也是草编爱好者,以前没有玩具就会用麦杆儿给孩子编点小东西玩,现在合作社对草编技艺进行了一些改良,更多的用到了玉米果皮,跟着老师学习草编手艺后能编的物件也更多了,打发了时间一个月还有一千多元收入可以给两个孙子花,日子过的比以前更好了。”孙娥花欣喜地说。

据了解,巧娘草编合作社通过“以非遗传承带动技能技能”的工作模式,不仅带动了非遗传承,在助力脱贫上也起到了巨大的示范作用。通过“支部牵头、企业承办、贫困户参与、保底分红”四种帮扶举措,提供了就业岗位和技术入股分红,实现了贫农有尊严,居家可致富。自成立以来,合作社累计培训了50多次扶贫项目,帮助贫困户300多户,带动相关产业扶贫400多人。

(责编:邹星、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