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九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批批校友返回母校,再叙友情,重温师恩。在校史馆二楼徐德龙院士生平事迹陈列厅里,前来参观的校友们在一幅水泥画前驻足。画面上的老校长徐德龙院士目光深邃、神态安详,深情地注视着每一个人。这幅质朴素雅的水泥画,是2004届校友赵海波送给母校的珍贵礼物,寄托着广大校友对老校长的崇敬之情,也再次引发建大人对老校长的深切思念。
在西安建大师生、校友心目中,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水泥领域研究的科学家,他既有不甘平庸的灵魂和为国争光的抱负,也有着科学求真的治学品质和高尚执着的文化情怀。在开拓创新的路上,他自觉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作为曾治校十余年的大学校长,徐德龙院士不仅善于驾驭全局,开拓创新,为学校的发展描绘新蓝图,也习惯于在深夜安静的校园里多走一走,随手捡起零星散落路边的碎纸片。他对这所大学爱得深沉。
徐德龙,一个从黄河岸边走来的农家子弟,在西北这片相对贫瘠的土地上,以其沧海般的襟怀、闪光的才智、无畏的精神,书写出了一篇篇绚烂美丽的精彩华章。
赤子心科技报国
2004年1月5日,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这一天对于西安建大以及徐德龙而言,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天,徐德龙教授因其卓越成就和突出贡献,光荣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建大人梦寐以求的“院士工程”取得了零的突破。
几十年来,徐德龙教授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上百项科研课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科技奖3项,省部级一、二等奖12项,其发明创造的系列高新技术被大面积推广。
作为一个科学家,徐德龙给业内外人士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其勇于第一个“吃螃蟹”并且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他紧盯国内外水泥生产一线的技术难题,通过理论性、前瞻性、原创性科研成果,推动了我国水泥生产技术革命性变革。他坦言,“第一口螃蟹不好吃,但是必须吃”,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科研之路的艰辛只有踏踏实实的探路者才能深知。1990年前后,徐德龙研发的“X·L型水泥悬浮预热系列技术”终于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必须找厂家进行应用试验。徐德龙找了好几个厂家,不是摇头就是搪塞。他听说临潼县阎良水泥厂投资1000万元,要上一条水泥生产线,就把对方请到学校说:“我可以帮助你们搞设计,但必须上全新技术。”水泥厂厂长犹豫地说:“不是我们不愿采用,是心里没底,万一花那么多钱失败了,这损失谁赔?”
“我赔!”徐德龙立下军令状:如果改造后达不到设计指标要求,愿赔偿一切经济损失。厂长被他感动了。
艰辛数月,调试终于完成。结果产量提高了四成,能耗降低了二成,企业效益迅速好转。
科学研究,一旦形成了可推广的技术,它的力量抵得过千军万马。1991年,国家建材局组织专家进行鉴定,认为该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具有独创性。1996年10月,“X·L型水泥悬浮预热系列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该系列技术先后在近百家企业推广,累计新增产值80亿元。
徐德龙的科研成果将日本人的跃跃欲试挡在了国门之外,这使他亲身感受到,科学技术为国家、民族赢得的尊严与骄傲是多么的崇高。
徐德龙在科研工作中发现,工业废弃物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处理后,可以取代部分硅酸盐水泥熟料来生产水泥,他决心将这些工业垃圾变废为宝。
他带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经过多年研究,成功掌握了高炉矿渣超细粉大比例替代水泥熟料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和方法,开发出了高炉矿渣水泥的加工工艺,将昔日那些一文不值、祸害不小的废弃物变成了如今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新资源,研究水平居国际领先。
水泥是重要的建材产品,但每生产1吨水泥熟料的同时会排放约1吨的二氧化碳。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一个极高的减排目标,需要中国的科学家为企业实现宏伟的减排目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2010年11月,在全国建材工业发展战略与展望座谈会上,徐德龙底气十足地为中国水泥及建材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新定位:“世界水泥产量有一半以上在中国,中国理应引领世界潮流,而且中国也有条件、有能力做成这件事情。”
实际上,在此之前,他已经为这场将从中国率先开始的水泥工艺的“革命性”变革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准备。
早在1983年,徐德龙经过反复的热力学理论研究,首次从数学和物理学的角度揭示了固气比对热效率的影响后,进而创立了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理论。这个理论大大超越了当时窑外预分解技术的框架,揭示了许多前人尚未认识和无法解释的规律,在国际学术界内获得高度评价。但在此后的多年里,这个新理论在国内水泥界却并未得到足够的认识。
为了将这项理论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徐德龙和同事们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十余年的开发研究,在山西太原钢铁公司、山东宝山生态建材集团等企业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全系统的工业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出来后,徐德龙一直苦苦寻找放大试验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2008年年底,采用高固气比预热分解新技术日产2500吨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在地处韩城市的陕西阳山庄水泥有限公司开始建设。
2010年9月,阳山庄水泥有限公司的高固气比预热分解新技术生产线进入生产调试。按照国际惯例,生产测试连续进行了72小时。该窑型的标准设计产量为每天2500吨,熟料平均产量达到日产3576吨,使用效果表明,实际增产43%,吨投资降低30%以上,综合热耗降低了21%,电耗降低15%以上。特别值得称赞的是二氧化硫减排了约80%,氮氧化物减排了50%以上。测试数据显示,各项指标均居国际领先水平。
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任命徐德龙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在其迈过花甲之年后又担负起了新的使命。
同时,身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他,不遗余力地为提升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秦巴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疾声呼吁、努力奔走着。主持“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期间,他多次率队实地调研,亲自与政府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协调沟通有关政策建议,还主笔将研究成果以院士建议和两会提案上交。
2016年10月,徐德龙生病住院后,他还经常召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团队成员到病房研究工作;病情加重后,他仍然关心的专业领域研究工作,偶尔清醒的时候,提到的必定是那些专业词汇。2018年元月,徐德龙院士团队完成的技术成果“冶金渣大规模替代水泥熟料制备高性能生态胶凝材料技术研发与推广”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担大任不负众望
1998年,从这所学校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徐德龙被任命为校长时,学校正面临重重困难——与“211”擦肩而过,原隶属冶金部的重点大学被划转地方,收入水平低、住房条件差,全校上下人心浮动,教学、科研骨干流失严重……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徐德龙与校领导班子成员一道,组织带领师生员工开展了一场“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讨论。通过深入讨论,大家逐步认识到,学校的根本出路,不在于隶属关系,而在于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地加强自身建设。
1998年底,学校提出了改革发展的新思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狠抓学科建设上水平,适度扩大规模求效益,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发展。
作为一校之长,徐德龙在办学思路上不断迸发的智慧火花常令同行刮目相看。“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不急于摘果子,不自私浮躁,而要甘心为学校的发展当好奠基石。”这是徐德龙反复讲的一句话。他说,我们既要像中医一样对学校逐步进行调理,又要像西医一样对一些棘手的问题快刀斩乱麻。
按照上述思路,“跨世纪校园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工程及创新工程”四大奠基工程相继启动,与同时展开的校园管理体制改革,西安建大这艘巨轮在市场经济的波涛中开启了艰难且富有诗意的二次创业历程。
时至今日,那场世纪之交的筒子楼及危房改造工程,依然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建大人不畏艰难、拼搏前行的时代脉动。
由于长期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到1998年时,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危房如同一把利剑时刻高悬在全校师生的头上,时刻危及着教职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1998年下半年,国务院全面启动了高校筒子楼及危房改造工程,徐德龙率领领导班子大胆决策,决心抓住这一机遇。
钱从何处来?职工向哪儿临时安置?教学科研工作会不会受到影响?在一系列难题面前,徐德龙与其他领导没有被困难所吓倒,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1998年8月,校园建设工程终于启动。身临现场的徐德龙,看着600余户教职工冒雨从旧楼中搬出,自行到校外过渡时,徐德龙的眼睛湿润了,“一定不能辜负广大教职工的期望。”
近一年多,徐德龙只要在家,几乎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到现场视察,看进度,看质量。2000年元月22日,1000余户教职工喜气洋洋地拿到了期盼已久的新居钥匙,这项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筒子楼及危房改造工程的胜利收官,学校全面告别了筒子楼。
随着高校扩招,办学空间不足成为当时学校发展的又一瓶颈。徐德龙和学校党政一班人审时度势、抢抓机遇,2002年10月,在一锤定音中,西安建大依法以2.3亿元成功竞购了全国第二大破产企业——陕西钢厂资产。学校对这块930亩的土地精心规划,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和资源优势,兴办科教园区。时至今日,这里已成为了西安东郊的繁荣之地,成为了学校改善办学经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在步入新世纪的头几年,建大校园里,新图书馆、粉体楼、南阶教室、逸夫楼、土木实验中心、工科大楼纷纷拔地而起,校园管网、道路等设施全面改造,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校生规模、博士点数量、校园面积、校园建筑面积等衡量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实现了翻一番。院士、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教授资格审批权相继取得零的突破。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建大在阔步前行。
2006年9月下旬,前来参加学校办学110年并校50周年校庆的领导嘉宾、广大校友们从古朴厚重的新西大门走进学校,听着徐德龙对学校办学现状的介绍,看着学校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称赞不已,感动不已。
“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春风唤不回。”徐德龙将这句诗作为在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意见反馈会上发言的题目,其饱含深情的言语,是建大人在过去几年里以评促建,努力提升办学质量的真实写照,也是我校获得评估“优秀”等级的生动注脚。
徐德龙认为,大学,是社会的大学,也是历史的大学。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立足行业,服务地方,与多个省市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与多家大型企业联合技术攻关、培养研究生,设立中冶人才学院,承办国家机关青年干部赴美培训班,在瑞典开办了孔子学院,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也让社会看见了西安建大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
大学有责任,学者有担当。2008年的汶川地震后,学校立即组织强大的专业力量赴灾区抗震救灾,徐德龙带领由师生组成的专业队伍来到受灾的汉中地区,冒着余震的危险,带头走进受损房屋进行技术评定,真正把专业学科优势用在灾区需要的地方。
大成之道,人文化成。徐德龙大力倡导人文教育,全面提升学校文化氛围。他主持创办了人文学院,邀请著名作家贾平凹担任首任院长;倡导建设的校史馆、建筑博物馆、贾平凹文学艺术馆、艺术馆等多个文化场馆交相辉映,衍化出文化育人的“场效应”; 倡议开展的“图书捐赠”活动形成了建大师生爱校建家的光荣传统;发起的“春天,我与诗相约”诗歌会活动成为了一张具有建大特色的文化名片;创新探索的现代书院制办学模式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实践。
每年的毕业典礼时,徐德龙常会勉励广大毕业生,人生不能忘记母亲、母校和祖国。人生也永远不要说我不会、我不行、我不能。
2013年7月,担任校长15年的徐德龙,完成使命,将接力棒交到了新任校长手中。至今,由徐德龙亲自作词、著名音乐家赵季平谱曲的校歌《高举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旗帜》,每天伴着初升的太阳传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陪伴着建大师生开始一天的学习工作。
徐德龙生前常以胡杨自喻,“我本一胡杨,长在沙石台。雨露也滋润,阳光满胸怀”。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句空话,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徐德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一生为全校师生、广大校友树立了爱国奋斗的精神坐标,作出了大写人生的光辉榜样。(当地供稿 高瑞龙 赵阿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