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平诞辰110周年 他的“三毛”漫画形象如何诞生?

2020年08月20日16: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张乐平诞辰110周年 他的“三毛”漫画形象如何诞生?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0日电(记者 上官云)蒜头鼻子,细细的脖子,头顶三根孤独的头发……《三毛流浪记》曾经是几代人的记忆。创作出三毛经典形象的,就是漫画家张乐平。

今年是张乐平诞辰110周年,日前,《三毛流浪记》也推出了电影绘本版。张乐平之子张慰军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分享了“三毛”漫画形象诞生的过程,也谈到了父亲生活、创作中的许多趣事。

“三毛”诞生记

张乐平是浙江海盐人,毕生从事漫画创作。他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妇孺皆知,本人也被誉为“三毛之父”,是中国当代著名漫画家之一。

他很早就开始画漫画了。1929年,张乐平开始向上海各报纸投稿,后来也经常发表漫画作品,逐渐在上海漫画界有了名气。

在其塑造的众多漫画人物中,“三毛”的形象最为经典。张慰军说,父亲最早是在1935年开始创作“三毛”这一形象。漫画发表后,与众不同的造型立即引起广大读者关注。

“父亲曾看到有两个流浪的孩子冻饿而死,瘦骨伶仃,心里特别难过。就画了系列漫画,希望唤起人们对流浪儿童的关注。”张慰军解释。

在“三毛”系列漫画里,张乐平着意刻画了许多小细节。比如三毛头上的三根头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快乐的时候,会变得很飘逸;气愤的时候,这三根头发就会竖起来……仿佛也拥有了表情。

张慰军表示,最开始的三毛漫画是四格连环漫画,看起来是一个个小故事。真正的长篇连载漫画是1946年创作的《三毛从军记》。

爆红堪比如今畅销书

在张乐平笔下,三毛是一个有缺点但不乏正义感的孩子,天性乐观善良,即便在过得最苦的时候也仍然积极向上。

三毛漫画当时的火爆程度,堪比如今的畅销书。据说,《三毛流浪记》第一幅是《孤苦伶仃》,一出来就反响很大,发表该漫画的报纸销量也跟着上升。

“那时候报社会在几个卖报纸的点,用铁丝夹子把报纸展示给市民读者看。结果一挂出去,就有人把‘三毛漫画’那一块挖走。”张慰军笑着说。

他说,后来父亲在画《三毛从军记》等其他三毛系列漫画,还没想到要出版,已经有人来约稿了,“在宋庆龄先生的支持下,父亲还举办了三毛原作画展,并举行义卖,筹款创办‘三毛乐园’,收留流浪儿童。”

“严苛”的漫画家

包括三毛系列漫画在内,张乐平的一些漫画构图不算特别复杂,往往看上去只有简单几笔,但背后却要花费不少心思。

自张慰军记事以来,经常能看到父亲在书房作画,案头永远摆着两本书:一本是《艺用人体解剖图》、另一本则是《八十七神仙图卷》。

“父亲作画讲究解剖学,一得闲就要翻翻这两本书。他画古装人物,线条简单但非常到位。他的造型能力也强,画人物是可以从脚画起的,人物线条依然很流畅。”张慰军说。

除了这两本书外,书桌上也总是搁着一面镜子,便于张乐平比着镜子来画自己的手,或者观摩其他动作,长年累月如此。

包括张慰军在内,张家有7个孩子,兄弟姐妹们时常给张乐平当模特,“比如要求我们做个动作,然后速写画下来。为了画好衣服上的一个褶子,他会拿块毛巾或者布做一个造型来观摩。”

在他看来,父亲始终对画的质量很讲究,觉得有一点画得不好就丢掉重画,“他一直说,别等着人家来说不好。自己都觉着不满意的作品,为什么要拿出来呢?”

最喜欢“儿童漫画家”的称呼

到了晚年,张乐平的作品数量有所减少。但总体上仍然算是一位多产画家。

“父亲曾说过,自己最喜欢儿童漫画家的称呼。其实严格来说,他还创作了不少其他类型的作品。比如讽刺漫画什么的,年画也不错。”张慰军称。

生活中,张乐平很和善,周围邻居、孩子的同学……常常乐意来串门,跟电力公司的抄表员、邮递员,也聊得来;家门口菜市场的员工,老远看见他就喊“老张”、“张同志”。

“父亲就是一直爱喝酒,我母亲会劝他或者跟他争吵。有时在饭桌上也劝,他就说‘来,为我的戒酒干杯’,这都快成了他的‘名言’,因为谁都知道他戒不了。”张慰军有些无奈地说。

1992年,张乐平去世了。父亲去世后,张慰军着手整理他的画作和相关资料,并和兄弟姐妹一起寻找父亲早前散落的作品。

“《三毛流浪记》曾拍成电影,今年出了一本《三毛流浪记》的电影绘本版,里面有那部电影的经典镜头,也有原作漫画。”张慰军和家里人筹划,在今年出一本父亲的画集,再办一个画展,把他们找到的父亲的作品,都展示出来,让读者、观众看一看。(完)

(责编:任志慧、谷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