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青春 不朽的三线精神

2020年08月19日08:43  
 

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樊,西经陕西南部秦巴山区,南达四川重庆。襄渝铁路沟通了我国西南和中南的铁路网,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在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为应对战争的威胁,毛泽东主席亲手划出红线,要修建一条横跨川陕鄂三省的战备铁路。陕西省动员25000名初中毕业生,到秦巴山区修建襄渝铁路。

2020年8月是三线学兵修建襄渝铁路五十周年。

1970年8月,西安市莲湖区15所中学的637名同学,组成了铁道兵584部队学兵四个连队,汇入了三线学兵连的滚滚铁流,在襄渝铁路陕西境内265公里的战场上,他们与铁道兵、民工鼎足而立,共同谱写了三线铁路建设前所未有的篇章。

在两年八个月的筑路生涯中,48团的学兵和铁道兵、民兵并肩战斗,圆满完成营建、修便道、架设高压电线、刷边坡、打隧道、架桥梁、开挖路堑、修建车站等各项施工任务,成为襄渝铁路上的一支生力军。由于“学生民兵”文化程度高,头脑灵活,学习快,肯吃苦,很快成了桥隧施工的主力军,铁道兵和政府都很满意。他们不畏艰险,与饥饿和危险为伴,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建设祖国的重担,用顽强的意志征服了艰险的山川。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五十年仿佛弹指一挥间。旬阳的青山绿水,见证了学兵们曾经的芳华岁月,当初的青葱少年如今已年近古稀。虽然他们不再年轻,但几十年来,无论学兵们身在何处,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一起拼搏奋斗的岁月,不会忘记那浸染着青春的血汗的铁路,更不会忘记伟大的三线学兵精神。

为了弘扬三线精神,纪念这重要的时刻,原铁道兵48团学兵精心制作了《旬阳·青春记忆画册》和《旬阳岸边的青春之歌》专题片,真实记录了那段峥嵘岁月,也让三线精神得以铭记和代代相传。(党若彤)

(责编:孙挺、王晴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