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群众领略戏曲艺术的魅力,让承载着陕西文化底蕴的秦腔走进千家万户,引领新一代青年人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传承发扬地方戏曲艺术,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8月13日,由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主办的“三秦之音”秦腔专场戏曲演出在科技创新大厦报告厅精彩上演,近300名学校师生及社区群众,共享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秦腔表演。
秦腔作为三秦地区的代表性剧种,以其慷慨激昂的特性,展示了西北人豪放直爽的性格特点和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活,也彰显着浓厚的西北地域文化背景。活动现场,来自阎良戏曲协会秦腔票友会的演员们先后表演了《二进宫》《屠夫状元》《清风亭》《赶坡》《洪湖赤卫队》等多个脍炙人口的经典秦腔传统及现代剧目片段,历史性、教育性相互交融,演员们扮相精细、表演动情,极具舞台感染力,生动传递了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平的崇高价值追求,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
活动当天,西安航空基地还以“抚育新苗”为主题开展戏曲小讲堂,邀请秦腔演员们与航空基地第一小学的戏曲社团学生们展开互动,为大家普及秦腔的相关知识、介绍各种戏曲使用乐器、戏曲中的角色以及装扮,让大家近距离体验戏曲装束、服饰、道具等实物,深入了解秦腔文化所承载的深刻内涵。学生们积极踊跃上台,亲身体验,现场边学边演,感受秦腔的唱腔之美、表演之美。
西安航空基地第一小学学生王可欣说,“今天的演出使我领会到了秦腔的魅力,也让我学习到了许多关于戏曲的知识,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会多多去关注传统文化,努力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阎良戏曲协会秦腔票友会演员周焕章表示,尽管秦腔在陕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伴随着新媒体和流行艺术的发展, 关注、喜爱秦腔的人群越来越呈现面临断层的问题,秦腔进校园、进社区的活动则能够加深年轻人对戏曲的了解和喜爱程度,吸引更多年轻人成为传承力量。
近年来,西安航空基地通过开展戏曲进校园、文化进万家等系列活动,着力提升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把学校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切入点,激活校园文化的活力点,丰富辖区学生文化素养。同时为地区群众提供展示舞台和交流平台,有效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接下来,西安航空基地还将持续举办航空城音乐季、公益电影进社区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让文化惠民、惠人心。(当地供稿 张芷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