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托举

——陕煤集团陕钢职工马涛见义勇为事迹纪实

2020年08月12日16:11  
 

2020年7月16日下午,陕钢集团职工马涛偶遇女子落水,他义无反顾施救,用一臂之力托起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之歌。

故事发生在美丽的汉江

夏日大雨绵延的午后,静静的汉江河谷没有一丝涟漪,放眼望去,水天一色,宁静而又祥和。远处的定军山,清新如洗,山下,有一座十里钢城,那是陕钢集团汉钢公司。

凉风习习,清爽适宜,在夕阳温馨的余晖里,勤劳质朴的人们卸下一日辛劳,在江边或散步,或跳舞,没有车水马龙,没有灯火辉煌,但是一切井然有序,舒适且安逸,这是生活本该的样子。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就是这静静的汉江河,哺育了一代代勤勉朴实的汉上人家,千百年来,这条河流哺育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万千生灵,为巍巍秦岭生命的繁衍和世间的繁华奉献着一切。但是每年都会由于不同原因有鲜活的生命“投入”它的怀抱,有的生命戛然而止,有的生命获得重生。

2020年的这个夏天,汉江再次被掀起了波澜,于是,有一个名字被家喻户晓、享誉央视。

他就是马涛,陕钢集团汉钢公司的一名钢铁工人。

最是那纵身一跃的“本能”

时光回到7月16日下午,对于众多人来说一如往日,然而,对于当事者而言,是一场生死博弈,有一个年轻的生命获得重生,也终将成为一个纪念日。

事发当天,正是马涛从汉中考完特种作业人员从业资格证回家的路上,途经勉县武侯大桥,见闻有人轻生跳江,他立刻停下步伐,向着溺水者冲去……

此时正值陕南雨季之后,江面水位迅速上涨,加之轻生者是从桥上中间最高位置跳下,落入位置恰为江心最深处,围观人群众多但都望而却步。

他从桥上飞奔到江边,300多米的河提坎坷路段他冲刺过去,飞奔到江边后他迅速判断环境、选择最佳施救点,纵身跃入三米多深的汉江河。从江边到江心100多米湍流河水,他迅速游到了溺水者身边,宛如有一股神明的力量充斥着他向着鲜活的生命出发。

由于奔波于考试途中一天未吃饭的马涛,此时体力已基本耗尽。游到溺水女子身边,他用尽全身心力和体力,一手托起溺水女子后背,立即将其身体撑起,举浮出水面,该女子终于换上了一口气。

马涛知道自己体力已经很有限了,他试图用脚尖试试水深,想能够站着缓一缓。结果一试,他慌了,完全够不着。同时,落水女子在被托起的一瞬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本能的挣扎求救,这使马涛更慌了。

回忆中,他说“就怕她惊慌抓住我挣扎,那我们俩就都完了”。

于是马涛一边安抚溺水者情绪,让她不要惊慌,一边指导她如何呼吸换气,如何放松身体才能有更大浮力。马涛的体力在不断透支着……

从未觉得一分钟有多么的漫长,然而,在消防救援队赶到的短暂时间里,每一秒,他们都在靠着非凡的意志和求生的意念,坚持着,盘旋在生死线上,等待奇迹的出现。

终于,勉县消防救援队赶到,但由于冲锋舟无法同时容纳马涛和落水者,“赶紧走!”,将女子托扶上船后马涛斩钉截铁的说道。而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在江中微微调整后,独自游回了岸边。

不久之后的汉江又恢复了平静,河水若无其事地流淌着,一个年轻的生命获得了重生。

如果说,在如此危难险重的关头,跳入江中救人需要极大的勇气的话,那么,马涛的救人不是勇气,而是“本能”。

因为,勇气需要心理斗争和权衡,而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和行为倾向。

他生而平凡 却愿危险而战

他从小生在汉江畔、长在汉江边,汉江是他整个童年时光最美好的记忆。

小时候的马涛和村里众多小男孩一样,率真、淘气,夏天喜欢在汉江边玩水,一泡就是一天,和小伙伴们修水渠、打水仗,阳光下溅起的水花晶莹剔透,水花下是一张张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少年的欢笑,美好的童年简单而快乐。

就是这样,他自学会了游泳,而且水性不错。

正是这次英勇救人事迹不胫而走,他被家乡的民众视为英雄、传为佳话,被众多媒体关注到,经采访才得知,他与汉江的不解之缘由来已久。

他曾在2019年和2012年先后两次救人,都在汉江上。

2019年9月1日马涛生日当天,在路过沔水湾大桥时,有一名小学三年级想要轻生跳江,孩子身体已经翻过大桥护栏,众人不敢向前,机智勇敢的他悄悄转到侧面慢慢靠近、飞步上前一把抓住孩子胳膊,把孩子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家长想要感谢,他已默默离开。普通的生日有了生命的意义。

还有一次早在2012年7月,马涛在家,只是在家门口听闻马营桥大坝有一名小学生不慎落水,周围人还没反应上了,他就快马加鞭冲去救援,赶到时孩子已平安获救,气喘吁吁的他帮助消防员把孩子抬上救护车,欣慰地离开。

救一次人可能是偶尔,救三次人的背后,一定是对每个生命发自内心深处无限的敬畏。

我们都生而平凡,有父母、有家庭,然而,却只有他,每次愿为险而战,救赎生命。

一位母亲最简单的牵挂

曾有人说,我们要爱惜我们的生命和身体,因为那是父母给的。

对于马涛而言,他能够理解所有天下父母心,所以,他大爱无疆,他的每次见义勇为都只能建立在让自己父母担心之上,而他,从没让他们失望。

当笔者走进马涛家里,问及其母亲马涛救人经过时,他的母亲忍不住潸然泪下...

“我就不知道,也不会看手机,过去几天了,还是听村里人说的,说‘你儿救人啦’,人家给我看视频,我才知道”。

“回来问他,他也不说,说没啥说的,就是不肯跟我讲…”母亲流着泪、委屈地说道。

“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他上有老下有小,那么危险别人都不敢下去,他就往进跳,万一人没救上来,把他也搭进去了,我们这个家怎么办…”母亲泣不成声。

马涛坐在一旁,看着年迈的母亲那么伤心,满满的对自己的担心和牵挂,身为人父的他完全能够体谅,他沉默不语。

母亲回忆道,“记得那天他回到家衣服湿透了,脸煞白煞白的,进门不吭声就回自己房间去了,我只是以为他考试没考好去水里游泳了,就没多想”,母亲越想越心疼儿子、埋怨自己。

还好,他平安回来了。

无论何时,一切安好,便是父母幸福的晴天。

他是家里的顶梁柱

马涛,男,1986年生,陕西勉县人。高中毕业后曾外出打工,2011年陕钢集团汉钢公司招聘,他回到家乡,从此踏实工作、成家立业,一家人的日子简单快乐且越来越好。

为人子,他担当孝顺。他是家里的独生子但不娇惯,母亲回忆说,马涛从小就很懂事,父母要去田里干活,马涛放学就在家做饭,小男孩能把生饭煮熟都很不错了,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后来外出打工家里很是牵挂,正好陕钢集团汉钢公司招工,就让他回来了。这几年公司效益好、工资高了,但是省吃俭用、贴补家里,把房子垒起了“二层楼”,装修布置的井井有条。他们腰疼腿疼马涛都会给他们捶捶捏捏,一到休假,就会买些肉回来给他们烧菜,习惯没有改变。

为人父,他慈爱尽责。“我们老师在班里说我爸爸是大英雄…”儿子高兴地说。作为父亲,八年来孩子的事情他亲力亲为,一来可以减轻父母的辛劳,二来可以给孩子多些陪伴,休假他会带儿子去游乐场、上早教课、户外锻炼,尽力为儿子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家。

九年的时间,他从不知生活愁滋味的青年变得了成熟稳重、担当持家的顶梁柱。

“当年义无反顾回来是对的,能够在这么大的国企上班,让我能够成家立业,给家人好的生活,我很感激也很知足”马涛说。

果然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尽管曾经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但他始终默默奋斗,点滴之间改变着生活的境况,平凡的日子充满着简单的幸福,他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

他是一名钢铁工人,如果说小家庭给了马涛生命和爱,那么陕钢集团汉钢公司这个大家庭则给了他担当勇为的气概和底气。

人一旦有了底气就无畏。

马涛2011年进入陕钢集团汉钢公司,他是第一批轧钢工,九年的轧工经历见证了他的成长,同时也见证了公司的建设和发展。

工作中的马涛积极上进、守岗尽责,对于技术难题他会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向人请教,会打破砂锅钻研到底。曾在马涛当质量管理员期间,所在甲班首次实现了全月无质量异议。目前他在2#高线新产品研发线上也是负责成品精度控制的重要关卡,因为领导放心他。

“成熟了,很多工作交给他比较放心,他很尽责”“他精气神很足,下了夜班看见他永远都是神采飞扬的”“在单位他也一样爱乐于助人…”班长、同事评价道。

九年的时间,他从一名年轻气盛的少年变成了血气方刚的钢铁工人。

“是公司成就了我,给了我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树立了我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导我要感恩、知责、担当、有为,我的第二次成长都在汉钢,这里就是我的家”马涛由衷地说。

在慰问声和赞扬声的包围中,在摄像机和照相机的照耀下,一向开朗的马涛显得拘谨甚至手足无措。他认为自己没有值得被赞许的,只是做了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情而已。

据了解,陕钢集团多年来始终重视对职工的安全教育、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企业价值理念里,彰显在公司规章制度中,体现在员工言行举止上。

陕钢集团公司定期开展的“陕钢好人”“最美员工”“十佳青年”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就是要践行新时代文明新风,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届此也培育了一批批忠诚担当、爱岗敬业、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陕钢职工,无论他们身处何地,都会在人们需要的时候站出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并诠释“陕钢职工”的定义。

后记

被成功救助的16岁花季少女事后悔恨不已,对马涛的救助以及给予她第二次生命深深感激,表示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会珍爱生命,并学习马涛带给她的正能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一次辉煌而壮丽的生命托举,只是马涛人生历程里的一个定格。生活还将继续,而他的见义勇为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也传递并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当地供稿 梅方义 李长庆  薛若兰)

(责编:孙挺、王晴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