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吉林8月7日电 (石洪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了留学生返校,也打断了陈玉秋的排课。按照她原来的计划,近期本将重点为外国留学生讲授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展示中国服饰文化魅力。
52岁的陈玉秋缝制满族旗袍已经30多年,是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旗袍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她所居住的吉林市是满族发祥地之一,满族的饮食、服饰、习俗一直影响至今。
陈玉秋和“师父”刘淑芬曾共同为上海世博会制作展品,两人至今延续着清朝宫廷旗袍的手工缝制手艺,陈玉秋的作品还用于吉林省与国外进行的文化、经济交流活动。眼下,这个考验耐力、认真和执着精神的满族旗袍制作手艺,也吸引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
一件凝聚传统技艺、布料考究、配色雅致的满族旗袍,重量可达3.5公斤。陈玉秋制作一件大约会用去12米绸缎,耗时长达1个月。“满族旗袍从选料到制作,每一道工序都很有讲究,领口、衣襟、袖边等处可能要镶嵌花条,有的还要镶上18道衣边,针线需不停地在布料上穿梭往复。”
旗袍作为中国女装的经典之作,“海派”与“京派”是两张特色鲜明的名片。陈玉秋将“京派”统称为传统旗袍,作为清代旗袍经过改良后兴起的一种款式,是延续传统。而“海派”旗袍改变原有官派正宗的风格,完全贴合人体,凸显女性的曲线美,是潮流的新向标。
陈玉秋认为,满族旗袍含蓄、内敛,又彰显雍容华贵的气质非常迷人。不过研习这门技艺耗时耗力:锁边走线的繁杂依赖技巧,但更考验眼力。“我们了解到的历史是,清宫里制作一件旗袍会动用数十人,工匠毕其一生从事裁剪。”
30年当中,陈玉秋总共完成了100多件作品。和所有传统门类的技艺一样,满族旗袍也要与时间和潮流对抗,比如“布料越来越难找,成品也不热销”。然而,年轻人的热情却着实有些出乎陈玉秋的意料。
陈玉秋曾到北华大学历史学院授课,大学生们对满族旗袍非常着迷。课堂上,18名学生拿起针线,对照历史资料缝制起来。“很多都是‘00后’的孩子,因为疫情没返校时,他们就通过微信探讨技术。”陈玉秋说。
21岁的女大学生白如雪是满族旗袍发烧友,从选材、技法到史料,学得很是认真。由于制作成品太困难,她就从制作小件开始。“每次制作完成后,还都和我探讨改进的方向。”陈玉秋说。
学校一位33岁的美术教师则迫切想成为陈玉秋的徒弟,他曾多次自带材料上门向其讨教。陈玉秋也正在考察合适的徒弟人选,她希望他们对满族旗袍有足够的热爱。
当前,随着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展开,制作满族旗袍这门传统技艺也有了传承和发展的土壤。“历史和文化是生生不息的。”陈玉秋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