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村干部工作现状观察:发展有“舞台” 权力有“清单”

 本报记者 周明

2020年07月30日06:59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发展有“舞台” 权力有“清单”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如何凝聚基层干部力量完成既定目标任务,是当下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行“一肩挑”,打通上升空间,提升村干部待遇,无疑是重要制度设计和长效安排。

记者近期在基层采访发现,随着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广大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活力明显增强,也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储蓄了干部力量。

待遇有保障,创业动力足

作为偏远山区贫困村,略阳县郭镇坪沟村前几年一直面临班子缺配、后备力量难以为继的问题。

当时,村“两委”干部辞职、缺配的现象在略阳还有不少。村干部的不断流失,引起了略阳县委的高度重视,一系列提高村干部生活补贴、强化村干部待遇保障的举措随即出台。

“县上不遗余力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各项配套措施,目的就是要让村干部一心一意扑在乡村工作上。”略阳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胡敏说。待遇提高了,队伍稳定了,更重要的是调动起了广大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同样是为了激发村干部的干事创业活力,汉阴县今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提高村干部待遇的政策。在村干部岗位上已经工作近30年的粟泽兴看到政策心里美滋滋的。作为汉阴县铁佛寺镇四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粟泽兴说,“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不仅让我们村干部的生活有了保障,大家干事创业的动力也足了。”

待遇代表的不仅仅是物质。近两年,我省全力推动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工作,委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全省村干部大专层次学历教育已初显成效。“时代不同了,现在不是以前喊几嗓子,群众就能听你的,关键要带领大家致富。”杨凌示范区杨陵区曹新庄村干部崔琳说,学历提升确实让自己自信不少,也提升了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能力。

上升有空间,干好干差不一样

长期以来,身份认同问题一直困扰着一些村干部:能不能有上升的空间?干好干坏有啥区别?

接受采访的多名村干部表示,在村上成长、工作,对于家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当上村干部就是想给家乡干点事儿,带着乡亲们致富。但他们也坦言,以往在农村基层,村干部是个不折不扣的“苦差事”——活多钱少、操心不讨好、干好干差一个样。

如今,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已全面推行,这既是加强党对农村工作全面领导的需要,也是实现乡村快速发展的需要。既定政策下,“一肩挑”的村干部职责使命已经形成。

有村干部向记者梳理了其身上的职责,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到为村民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从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到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再到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好几副担子同时压着“一肩挑”的村干部,显然,“角色定位”让他们负重前行。

如此环境下,要干好这份工作,支撑村干部的决不能仅仅是一腔热血。为此,今年3月,省委组织部印发《陕西省村党组织书记县(市、区)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应重点从村“两委”班子副职中遴选,注重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招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建立健全常态化机制。这样,村干部的上升空间便打通了。

在农村,村民以前有事找村主任,现在只找“一肩挑”干部。村民的认同与信任,形成了如今村干部的身份认同。随着物质和政治待遇的不断提升,村干部的身份认同感也明显增强。

“小微权力”也有“清单”

村级“小微权力”,直接关系农村群众切身利益。如何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安排,让村干部明白自己的权力“边界”在哪里,让群众感到心里敞亮?

今年年初,省民政厅、省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意见》,对村级重大事项、日常性事务和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脱贫攻坚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厘清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职责权限,让权力事项更透明。

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马咀村党总支书记李云南表示:“以前,村务工作相关制度散落在各类文件中,干部不清楚、群众不明白。有了这份清单,村干部用权更加规范,服务群众也更加便捷了。”

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几年前已在我省部分地区先行探索,为广大村干部划清了明确的权力“边界”。今年年初全面推行后,“清单”则进一步厘清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职责权限,让权力事项更透明。接受采访的多名村干部普遍表示,通过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让村里的大小事务都在“阳光”下运作,避免了群众对村干部的猜疑和误解,真正实现了“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现在这份‘小微权力’清单让我们老百姓一目了然。比如说交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等,按照流程来找人很方便,只要我们把材料准备齐了,村干部还为我们全程代办。”家住平利县正阳镇洪家坪村的江德平说。

记者手记

压担子还要“搭梯子”

周明

对于广大村干部来说,“5+2”“白+黑”是他们工作的常态。以至于有人说,村干部是个不折不扣的“苦差”——活多钱少、操心不讨好、干好干差一个样。

这是以往许多人的看法。随着一系列制度的出台和推行,如今村干部的物质、政治待遇已明显提升,特别是在全面推行“一肩挑”的既定政策下,虽然村干部肩上的担子依然沉重,但已能从他们身上明显感受到不一样的精气神。

身份的认同是前提,也是关键。在上升空间打通与奖励激励机制的推动下,村干部的干事创业活力明显增强。同时,我省还从制度层面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身兼重任的村干部不断减负。

因此,如何凝聚、发挥村干部这股力量?我们不能只是为其压担子,还需不断完善关心激励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为村干部减负担、“搭梯子”,从而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促使其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全身心投入到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中去。

(责编:邓楠、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