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园区的文化嬗变

2020年07月23日06:54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老工业园区的文化嬗变

  老钢厂一角。本报通讯员 王朋岗摄

  市民在老钢厂里的西安城市记忆博物馆翻看老照片。 本报通讯员 王朋岗摄

  位于灞河新区的东方国际设计师产业园,将成为纺织城文创产业新中心。本报记者 李妮摄

  大华·1935内,年轻艺术家们正在进行涂鸦创作。 本报记者 曹瑞摄

  编者按

  城市因工业而起。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空间布局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

  西安市具有一定历史年代且规模较大的传统老工业聚集区主要分布于大庆路地区、幸福路地区、灞桥地区等。伴随着城市发展,西安一些老工业园区破旧衰败。它们,是城市工业文明兴盛的记录者,也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者。挖掘老工业园区文化价值,对于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体现地区文化特色、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素养,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西安老工业园区纷纷实施“腾笼换鸟”,进行改造提升。这一方面是对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重现历史记忆;另一方面也为老的工业空间以及周边区域注入新的活力。一些老工业园区的改造在城市更新中,为城市提供了多元化发展模式,成为体现城市文化特性、凝聚城市品格的新地标、新名片。近日,记者走进3个老工业园区,感受它们的再生与发展,以及附着其上的城市历史文化记忆。

  老钢厂 奏响时代新乐章

  本报记者 汪曼莉

  7月8日,正午时分,阳光炽热,肆无忌惮地炙烤着这里:敞开着的大门锈迹斑斑,一块块墙砖露出原本的灰黑色模样,楼道里的扶梯和栏杆漆面早已剥落,每一处无不显现着这个地方的老旧沧桑。让人醒目的,是斑驳陆离的墙面上,爬山虎正斗志昂扬地攀爬着,绿油油的叶子无惧烈日的曝晒。

  这是位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校内的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昔日的旧厂房,透出的生机依然无限。

  历经岁月风霜的老钢厂,是老一辈西安市民的城市记忆。1965年10月25日,一个设备先进、年生产能力5000吨的特钢钢丝车间在西安建成投产。这是老钢厂的前身——原冶金部五二厂。钢厂实现了当年搬迁、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在当时创造了我国钢铁工业搬迁史上的一个奇迹。改革开放时期是老钢厂“激情燃烧的岁月”:能够生产出军工产品5大类70多个钢号近300种规格,产品多次荣获部省优质产品奖项,链条用钢丝被评为国家银质奖。然而到了1998年,老钢厂因债务等诸多困扰,面临停产转型。随后,老钢厂被收购,并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成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

  “我是搞建筑的,所以对园区的定位是设计创意产业聚集区,包括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等。在2013年,我们启动了改造工程。”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创始人全建彪说。据介绍,老钢厂在改造过程中,充分结合了西安历史文化和工业遗址地位,采取了局部拆除、局部更新的再生手法,拆除利用价值较低的建筑和构筑物,将空间资源进行整合,连通内院和街巷的交通网络。小节点上,保留工业特色景观,将简单旧物艺术化,高大的烟囱、巨大的齿轮成了景观雕塑。园区内除了保留原有的厂房建筑外,生产设备也一并留下,开阔场地的景观中心,也是在旧物利用的基础上改造成了花池绿地。除此之外,改造中还保留了大量的原生树木,最大程度减少对原有景观的生态破坏。

  经过改造后的园区景观别具一格,吸引着西安市民的眼光,也吸引了秦禹涵等4个小伙子的到来。2018年,30岁的秦禹涵和朋友在园区创办了西安等闲内容引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我们是制作短视频的,这里环境不错,很多视频的拍摄直接就在园区取景。”秦禹涵说,目前公司一天能制作几十条短视频,批量生产高质量内容。

  如今,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50亩的场地上,聚集着等闲内容引擎、红人装淘品牌体验馆、苏酶咖啡等诸多设计、文化、互联网科技等创新类企业。年轻有创意的后浪们,正在赋予这个老厂区无限的活力。据全建彪介绍,园区从2016年开放至今,吸纳了150家企业入驻,举办了近百场设计交流、艺术展览、创意生活类交流活动,园区年产值攀升至10亿元。

  作为西安城市创意引擎和工业遗产存量盘活的践行者,老钢厂已成为全国旧工业遗存改造再利用的优秀代表园区。废弃的厂房里虽然没能再次发出轰鸣声,然而屹立的建筑并未就此沉睡,它们正在奏响属于这个时代的青春乐章。

  纺织城 功勋章上话蝶变

  本报记者 李妮

  皱纹虽爬上了张红娥的眼角,但她每每回忆起纺织城的往事,眼里仍会闪烁灼灼的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纺织城里就有工人俱乐部、电影院、酒吧以及连排的百货商店了,是西安最繁华的区域之一。”7月10日,曾为西北国棉四厂纺织女工的张红娥回忆说,纺织城的10万纺织女工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曾大办时装秀,是西安的“米兰时装周”。

  时光回溯到半个多世纪以前,作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西北国棉三厂、四厂、五厂、六厂和西北一印形成的纺织城在灞水以西、浐河东岸崛起。锯齿般的厂房沐浴着金色的霞光,在白鹿原下熠熠生辉。围绕纺织业,各种机械制造、物资运输等企业也纷纷在这里落地,纺织城一时成为大型企业云集、产业工人聚集的地区。最鼎盛的时候,这里的纺织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4.5%,曾一度占据全西安一半的纺织业产值。

  然而,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个体民营经济异军突起,传统的纺织行业面临着挑战。由于产品结构老化,品种单一,技术改造投入不足,纺织城的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陷入困境,濒临破产。2009年,历经改革的阵痛,由纺织城企业成立的西安纺织集团外迁洪庆工业园,纺织城地区的发展也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土生土长的西安人贾海军每每提到这段历史,总是感慨万千:“希望能够在传承纺织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新的产业来重现纺织城往日的辉煌。”贾海军是东方国际设计师产业园负责人,他正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他的这一目标。

  近年来,灞桥区政府通过聚合交通资源、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文化产业聚集地。东方国际设计师产业园、半坡国际艺术区等文化产业园应运而生,古老的纺织城正在蝶变。

  如今,站在位于灞河新区的东方国际设计师产业园中,远眺白鹿原,青山依旧,灞水长流。所不同的是,集文创产业基地、设计企业基地、五星级地标主题酒店、全能复合型办公为一体的大型创意产业集群已然屹立于纺织城中。

  “目前我们正积极协调打通园区一期内部的纺八路,从而更好地改善区域投资环境。”贾海军说,通过打造产业园区,他们将积极抢占“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科技”“文化+农业”等多产业融合的风口,未来的纺织城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现它的魅力。

  时光荏苒,半个多世纪以来日夜轰鸣的织机声已随风远去。但历史不会忘记,这里曾在新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史上书写过光辉的一页,而今,新一辈的奋斗者正在担起复兴纺织城的重任,续写纺织城的发展新篇章。

  大华·1935 历经风雨焕新生

  本报记者 曹瑞

  我是一台立式铣床,看我块头不小,就知道我的作用很大,我可是专门用来加工纺织机械里重要的齿轮等零件的。什么?你说我怎么黑黝黝的,这些可是岁月在我身上留下的痕迹,你一定想不到,我已经100多岁了。想了解大华·1935的故事?问我就对了,我见证了这个地方的兴衰巨变,也经历了这里的每一个重要历史转折点……

  时针拨回到我出生之时,1908年我由美国通用公司生产出来,那时候的我可是个“香饽饽”。1921年,石家庄大兴纱厂成立,购置了我这台洋机器,我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从此也将根扎在了中国。1935年,石家庄大兴纱厂决定在西安建立大兴二厂。我被寄予厚望,来到西安这片土地大展拳脚。大兴二厂开工半年后,改名为长安大华纺织厂。

  扩建后的长安大华纺织厂,机器数量大大增加,生产能力大大提升。你听,那“咔嚓咔嚓”的声音,是工人们在热火朝天纺纱织布、生产布匹,这声音感染着我,我也愈加卖力地做着自己的工作。1936年至1938年,长安大华纺织厂是西北地区棉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当时还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大华不纺布,西安没衣穿”。

  但就在我们全厂上下齐心协力谋生产之时,一片乌云笼罩了过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了。由于大华纺织厂是生产军需布匹的主力,因此也成为日军飞机轰炸的重点目标,这里先后3次遭受日机轰炸。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华纺织厂也浴火重生。1951年成为公私合营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秦厂,1964年成为陕西公私合营大华纺织厂,1966年成为国营陕西第十一棉纺厂……世事变迁,我始终陪伴着大华,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

  改革开放后,在市场化浪潮冲击下,大华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多元化市场的需求,效益每况愈下。2008年10月,大华纺织厂因无力维持运营,宣布政策性破产。那一刻,我也从生产线上退役了。

  原本以为我和大华都要退出历史舞台,我们的命运就要画上句号。但没想到,我们又都有了新的身份和新的使命——2011年,集文化、商业、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城市综合体——大华·1935在原大华纺织厂工业遗存的基础上建成了。而我,住进了由原来长安大华纺织厂厂房改造而成的西安大华博物馆内,向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述大华纺织厂的故事。

  如今的大华,越来越热闹。人们来到这里,或在小剧场观看一场现代话剧体味别样人生,或在“live house”热烈的音乐声中尽情舞动,或在咖啡馆内细细品味一杯咖啡享受慢生活……我和大华,历经多年风雨,见证了民族工业的新生,见证了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见证旧工业遗存新生命力的勃发。

(责编:谷妍、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