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商山洛水间的“绿色银行”

记者龚仕建 原韬雄 吴超

2020年07月21日20:04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商南县茶农正在采茶

骤雨初歇,行走在秦岭深处的商山洛水之间,香菇、木耳、茶叶、核桃、板栗……放眼望去,一个个特色产业栽培大棚整齐排列、一片片梯田式产业基地强势崛起,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蓬勃繁荣的景象。

酒香也怕巷子深,随着绿色产业的对外推广,藏在商山洛水的“宝贝们”走出深山,群众的口袋鼓了起来。

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坚持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成功走出了一条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立足生态优势 精准选育富民产业

7月21日,烟雨蒙蒙,商洛市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木耳产业园内正在消毒休整。下个月,大棚内就将种下秋季木耳。

金米村的柞水木耳展销中心。人民网记者 吴超 摄

“现在吃穿不愁,住楼房,冰箱空调家电齐全,家里木耳基础也打稳了,生活奔小康哩!我正在考驾照,来年买辆小汽车,走出山门,瞧瞧外面的世界。”对未来的好日子,村民陈庆海无限遐想。

村民肖青松又一次回想起那难忘的一幕:3个月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米村调研,夸赞柞水木耳“小木耳,大产业”,“我们村发展的木耳产业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我们的干劲儿更足了!”。

肖青松以前在建筑工地打工,家里生活一直比较困难。2019年,他承包了村里的两个大棚、3.36万个菌袋,当年收入达到4万余元,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肖青松的成功致富是商洛市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走“以特富农”之路的缩影。

绿水青山环绕的金米村。人民网记者 吴超 摄

“秦岭孕万物,丹江润良品”,商洛全境位于秦岭腹地,气候温和、资源富集,南北物种荟萃,核桃、板栗、茶叶、中药材、黑木耳、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大受市场欢迎。

如何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将优质特色农产品培育升级转化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经过多方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商洛市先后出台了《商洛市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实施“4+X”工程加快推进产业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方案》《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等指导性文件,编制了食用菌、核桃、中药材、畜牧养殖4个百亿级特色产业规划。”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清民介绍说,坚持“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思路,商洛咬定“精准”二字。

截至目前,全市发展食用菌2.5亿袋,其中黑木耳6000万袋,生产鲜木耳3250吨,产值达2.6亿元;发展核桃336万亩、板栗268.9万亩、中药材208.54万亩,菌、果、药3个产业产量均位居全省之首,板栗、茶叶、魔芋、蚕桑、猕猴桃等一批县域特色产业也在商洛遍地开花。

商洛万亩核桃园

龙头企业带动 提升承载带贫能力

在商洛市商州区夜村镇杨塬村,白灵菇产业发展如火如荼。陕西天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白灵菇工厂化生产基地里,流水线履带拖载着一筐筐成熟的白灵菇,运送到包装车间。

“我到这里上班已经两年了,每月工资3000元,还能照顾两个孩子上学,真是太方便了!”王小来是夜村镇白草岭村的贫困户,全家自从搬迁到夜村镇移民集中安置小区后,他就在天吉龙公司务工,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

“通过招商引资,2018年10月公司落地投产,年产鲜白灵菇1200吨、干木耳25吨,产值已达2000多万元,纯利润800万元。”该公司董事长贾子乐说,“我们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70名贫困户在基地务工,年人均收入3万多元。截至目前,已向1200多贫困户兑付分红550万元。”

“目前全镇累计发展食用菌668万袋(瓶),依托5个食用菌基地带动贫困户1336户,有力促进了贫困群众脱贫。”商州区夜村镇镇长郭向东说。

陕西森弗公司带动发展的万寿菊生产基地

近年来,商洛市始终坚持“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来抓,加快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 ”和“一业一龙头、一村一主体”产业发展格局,全市 “4+X”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持续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商洛市坚持引育结合,目前已累计培育市场主体4707个,引导2537个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脱贫,承载带动1.93万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收入2114.79元。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53个,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44个,实现产值28.5亿元、利润1.95亿元。

创新营销模式 做靓品牌闯出市场

“去年,商洛市率先在全省成立了消费扶贫协会,我们作为会长单位,组织53家会员单位举办产销对接会,会上签订消费意向协议55份,金额5.37亿元……”日前,陕西君威农贸综合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勇说。

据了解,2019年,商洛市印发《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成立消费扶贫协会,推动建立了消费扶贫办公室统领管理、消费扶贫协会运营、扶贫超市销售“三大体系”,创新推行超市推销、电商广销、主体直销等“九大路径”,推动群众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实现了“三增三赢”。组织企业赴北京、南京等地参加展销活动40多次,销售金额21.3亿元。

主播何锦漪正在直播售卖柞水木耳。人民网记者 吴超 摄

“今年春节以来,受疫情影响,物流受阻,使我市一些农产品加工企业开不了工,部分农产品滞销。为了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我们率先在全省借助京东电商网络直播平台,帮助企业销售鲜板栗20吨、枣夹核桃7836袋,销售金额51.8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刘清民说。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为了帮销“滞销”农产品,商洛创新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农产品供需信息和服务热线,全市组织举办农产品消费扶贫年货节、供销年货节以及各类网络直播助销推介活动286场次,销售农产品2663.45万元,实现电商交易额30.13亿元,同比增长11.6%,助力扶贫产品高效对接市场、销往全国。

“当前正值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来我们商洛柞水考察调研,夸赞柞水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总书记的赞许和鼓励,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商洛市政府副市长李育江说,“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上持续加力、再添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责编:李志强、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