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煤炭集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生态保障

2020年07月15日16:19  
 

神东矿区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是国家级重点监督区域。30年来,神东煤炭集团在求新思变中谋发展,在锐意进取中育亮点,用不断创新实践给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神东方案,用实际行动守护济宁的碧水、蓝天、净土。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有序推进锅炉提标治理

大气污染防治,神东行动从未停歇。

神东现有93台燃煤工业锅炉,总蒸吨1057t/h,分布在晋陕蒙三省区,全面符合现行标准。

山西省最新的排放标准为2019年11月1日颁布《山西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神东已于2019年采暖季前完成山西境内全部4台20蒸吨煤粉锅炉提标改造,对尘硫氮设施设备全面进行了升级改造,完成投资970万元。

陕西省最新的排放标准为2019年1月29日颁布《陕西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陕西境内共42台燃煤锅炉,计划投资2.63亿元,对10蒸吨以上6台燃煤锅炉通过尘硫氮提标改造全面达标,对10蒸吨及以下36台燃煤锅炉采用集中热源、天然气、电锅炉等方式替代全部淘汰或拆除。

内蒙尚未颁布新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神东比照陕西省和山西省对燃煤锅炉治理要求,内蒙境内47台燃煤锅炉需全部进行提标改造,神东从环保、节能、经济等综合角度考虑,拟进行全面淘汰替换。其中,39台纳入集中热源替换,神东已于5月27日向集团汇报通过了利用煤制油二期热源替代神东中北地区燃煤小锅炉供热项目,投资约14亿元,预计2021年可完成;独立区域8台热风炉拟采用乏风余热替代,已完成设计,预计2020年底完成。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分步推进矿井水提标治理

水环境治理是一场久久为功的硬仗。

神东乌兰木伦河流域鄂尔多斯境内共有7座煤矿,矿井水约7万吨/天。2016年以来鄂尔多斯政府于要求除氟,2018年以来要求除盐,由于国内当时没有成功的案例,神东积极开展咨询、论证、试验等工作,为了早日见效、最大程度减小对环境的影响,针对治理和利用两个方面,分步实施了一系列项目。

2017年以来创新开展羟基磷灰石除氟工作。由于活性氧化铝除氟存在工艺缺陷,神东和有关大专院校多方多次咨询,开展了大量方案论证,破解了只在小型自来水厂进行低浓度除氟的制约,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每日万吨级的矿井水氟化物处理规模项目。共开展4个除氟项目,投资9335万元。目前已全部开工,其中补连塔25000吨/天矿井水除氟除氨氮已调试达标;上湾除氟计划2020年6月底完工;布尔台和乌兰木伦除氟计划2020年8月底完工。

2018年以来全面开展除盐工作。神东将鄂尔多斯境内7矿按布尔台与补连塔两大区域集中除盐提标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采用膜过滤+蒸发结晶处理工艺,总处理水量5万方/天,投资约11亿元(含3年运营费用),吨水处理费约10元。该项目已进场施工,计划2021年6月底完成建设。

2017年9月份布尔台矿井水实现了零入河。

2018年3月份鄂尔多斯境内7矿井全部实现零入河。

实现零入河主要采取了生态灌溉方式,3年来累计安排51项生态治理项目(灌溉、整地、植树),总投资约3.55亿元,其中铺设主管道约103km,分支管道约150km;治理面积约40km2,栽植树木约325万株,种植灌草约5万亩,既解决了矿井水排放问题,又解决了生态浇灌需水的问题,同时节约了入河排污环境税、水资源税、水车拉水灌溉等,吨水约4元,年可节约费用1亿元。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创新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

与空气资源、水资源同样重要的是土壤资源。

神东共有13个矿井,年产生煤矸石1990万吨,其中填沟造地1840万吨,回填井下和制砖利用150万吨。

主要实施填沟造地项目。累计复垦处置煤矸石1.65亿吨,2020年计划复垦处置矸石1.1亿吨,实施复垦造地项目10项,投资约8700万元,可填沟造地3720亩,将荒沟变为耕地或绿地,土地返还当地村民。

地企合作开展煤矸石制砖。由属地村委会企业负责煤矸石砖厂投资建设,神东提供煤矸石的合作模式。属地村委会砖厂年生产3亿块煤矸石标准砖,可利用煤矸石150万吨。

重点开展布尔台区域煤矸石井下充填科研示范项目。投资约2.6亿元,年充填矸石300万吨,充填量创国内单井最大规模,示范成功后在矿区全面推广。

打赢保护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必有千山万水之难、千险万阻之艰。神东将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实干和担当推动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环境更美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煤炭企业的目标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保障。(当地供稿 王超 张振声)

(责编:孙挺、王晴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