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变绿洲。图为陕西榆林市榆溪河生态长廊。新华社记者 陶 明摄
“看见亲手栽下的林子起来了,就如同看见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76岁的陈彦娴是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第一批建设者中的一员,退休后,她的一大乐趣就是回林场到处转转,“今年七八月份还得上去一次”。
林子苍翠连绵望不到边,松树列队挺立咬定青山……从北京驱车向北400多公里,置身塞罕坝林场的茫茫林海,游客们往往难以置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之地?
“建场初期,林场条件太艰苦了。”陈彦娴对记者说,“冬天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40摄氏度左右,嗷嗷叫的白毛风一刮,对面看不见人,让人喘不过气来。上山劳动时,渴了就捧一捧雪吃,饿了就吃几口冻干粮,这让我的牙不太好,现在都掉光了。好在其他零件都没问题。”
1962年建场以来,一代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播绿坝上。久久为功,塞罕坝人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112万亩的人工林,护卫着京津等地。这道绿色生态屏障如果按1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
塞罕坝,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之一。在神州大地上,还有许多这样创造奇迹的生态卫士、治沙英雄——
“无论多苦多累,每家必须出一个后人,把八步沙治下去。”甘肃古浪,在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八步沙林场,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6位老汉在承包合同书上按下手印,誓用白发换绿洲,林场几代人累计治沙造林20多万亩。
“一定要把毛乌素沙地侵吞的土地夺回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局长王有德和职工们,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
“治不了沙,我就死在沙里!”陕西靖边,“全国劳动模范”牛玉琴带领家人和工人种草种树,让当地11万亩荒沙披上绿装,不毛之地变成绿洲。
还有山西右玉、内蒙古库布其、新疆柯柯牙……沙区的干部群众牢记使命,艰苦创业,持之以恒遏制“沙魔”。当初的苦累,化为今天生态优美、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甘甜。
在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监测数据显示,从2004年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均保持缩减态势: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在广袤沙区,我们看到,一群群牛羊进了棚圈,一个个草方格压住流沙,一片片草木生机盎然,一座座沙丘止步不前,肆虐的风沙不断收敛。在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缩减”的同时,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双减轻”,实现了从以往“沙进人退”到如今“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绿进沙退”的嬗变,源自保持定力,持续力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高度重视绿化祖国。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国土绿化的顶层设计和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持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质量管理加强,工程成效提升。
“绿进沙退”的嬗变,源自生态优先,强化保护。2013年,我国启动实施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项目。目前,封禁保护区达104个,封禁保护面积达174万公顷。记者在沙区很多地方看到,封禁保护区“人退、沙退、绿进”,自然恢复效果喜人。
“绿进沙退”的嬗变,源自尊重自然,科学治理。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推进防沙治沙时,日益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选取30个县(旗、区),开展精准治沙试点,量水而行、以水定绿、林水平衡,更有效地恢复林草植被盖度。
“绿进沙退”的嬗变,源自绿色发展,适度利用。我国注重治沙与治穷结合、增绿与增收双赢,科学开发利用沙区光、热、风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如今乡亲们争先恐后植树造林,发展生态产业!”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茫来嘎查(村)牧民吴维忠,放下牧羊鞭,成了护林人,还在自家梭梭树下接种中草药肉苁蓉,收入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2017年12月,满头银发的陈彦娴,“60后”的时任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海莹,“80后”副场长于士涛,代表三代林场建设者前往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领取了“地球卫士奖”的奖杯。“我们把荒山沙地变成了百万亩林海,当初吃的那些苦受的那些累,都是值得的!”颁奖典礼现场,泪光闪烁的陈彦娴对记者说。
当前,中国还有大片荒漠化和沙化土地亟待治理,防沙治沙形势仍然严峻。咬紧牙关,爬坡过坎,坚定不移防治沙患、呵护自然,中国人还将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生态治理奇迹。若干年后再回首,对于今天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人们定会感叹道:“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