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马国庆摄
本报讯 (记者 赵波 李羽佳)这几年,在外闯荡多年的刘伟想清楚了一件事:外出打工挣钱不如回家种田。2013年,刘伟回到老家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那泥滩村,承包了100多亩土地,种起了玉米、马铃薯。今年,刘伟承包的土地规模达到200多亩,自己还成了一名高级职业农民。“家乡耕地面积大,很适合种粮。政府还出台扶持政策、给我们教技术,种一年地的收入比打工高多了。”6月23日,刘伟告诉记者。
刘伟从外出打工到回家种粮的转变,正是近年来榆林打造陕西“新粮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真实写照。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榆林市粮食播种面积1088.9万亩,粮食总产量266.2万吨,分别居全省第一;2019年,榆林市粮食播种面积1090.9万亩,粮食总产量265.5万吨,蝉联全省第一。
榆林87%的耕地是旱地,农业发展的潜力也在旱地。从2006年开始,榆林从财政收入里拿出专项资金,在毛乌素沙地边缘地区开展5大类农作物高产创建活动,为每个试点更换优质良种,对田块实施一对一配方施肥,短短5年间,累计创建示范田36万亩,并且创下39项全国粮食高产纪录。
产粮于地,增粮靠技。近年来,榆林市加快粮食品种更新换代,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随着一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榆林粮食生产已实现“十六连丰”。榆林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刘肖说:“全膜覆盖、渗水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旱地农业覆膜技术的使用,使全市粮食不断增产,产值持续增加。”
要想产出更多的粮食,还必须向耕地之外“取地”“用地”。榆林一方面开展防沙治沙行动,使沙化土地治理率达93.24%,另一方面在沙区发展大棚种植、育苗等产业。据统计,榆林已把近百万亩沙地变为耕地,全市农耕地总资源达1600多万亩。与此同时,一批有管理能力、技术实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正成长为榆林农业生产骨干。目前,榆林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0808个,家庭农场3188个,居全省第一。
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榆林市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将粮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种粮比较效益。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17家、现代农业园区258个。
榆林市农科院副院长陈占飞说:“虽然榆林粮食每年种一季,但耕地面积大、光照资源丰富,粮食增产潜力巨大。未来,榆林在保持粮食丰产高产势头的同时,粮食产量有望继续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