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里话爱国

本报记者 吕扬 见习记者 方敬尧

2020年06月24日07:09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校史馆里话爱国

同学们在西北工业大学校史馆参观,了解学校西迁经历和几十年来为国家作出的贡献,传承“西迁精神”。本报记者 吕扬摄

不久前,西北工业大学校史馆被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史馆里,展示着这所以“三航”为主的高校的发展历程和西迁以来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

1955年,按照中央部署和西部国防建设需求,南京两所航空学校要迁出一所到西安,与当地的航空工业基地建设相适应。那时的华东航空学院(简称华航)组建不久,寿松涛校长主动请缨西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华航西迁时,教职员工全部迁往西安,一个都不少。5000多名师生、家属、后勤人员只有一个目标——为了国家航空事业,到西安去。从那时起,这所位于南京紫金山下的航空高等学府,开启了西部大地上崭新的发展篇章。”校史馆讲解员贾瑶说。

在随后的岁月里,华航(到西安后改名为西安航空学院)与西北工学院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整体并入西北工业大学。三脉汇聚古城西安,造就了以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学科群为特色的名校。

时光无语,前行有痕。西北工业大学的诞生、沿袭、变迁与发展,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血脉相连。西迁,使高校与航空航天工业在西部实现了配套,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输送了大量“愿意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尖端人才。

步入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启真湖畔的校史馆,展馆以沧桑怀旧的褐色和现代科技的蓝色为主色调,图文展板、实物模型、校史文物、人物雕塑、场景还原等多元化形式呈现出这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的峥嵘岁月、奋斗精神和辉煌成就。

古老的铜钟、泛黄的书本、陈旧的纪念册、老式自行车……岁月流转,这些距离我们遥远的、带着历史文化气息的展品仿佛跨越时空,从记忆中走来,一幕幕展现在人们眼前。

李冰然是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的博士生,也是学校校史馆的一名讲解员。去年,在学校80年校庆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对白发苍苍的校友伉俪。

“他们应该是那几天我接待过的最年长的校友了。老爷爷身躯佝偻却精神矍铄,老奶奶满头白发却慈祥端庄。他们是55级的校友,在他们入学的第二年,便随着华航西迁到西安。”

李冰然说,看看展板上的黑白老照片,再看看爷爷奶奶花白的头发,他感受到了时间的痕迹。

“当年的爷爷奶奶都怀着一个航空梦,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热爱的事业。不论过程如何波折困苦,他们选择以奋斗的方式描绘理想。” 李冰然说,岁月更迭,刚刚踏入航空推进专业博士学习阶段的自己和当年正值青春年华的爷爷奶奶一样,也有着那个航空梦。

从2018年9月校史馆落成以来,这里已成为西北工业大学新生开学第一课和中小学生研学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一张张生动鲜活的照片,一件件弥足珍贵的实物,都让参观的人心灵触动,境界升华。

校史馆内一张我国第一架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紫金山之鹰”的照片,吸引了众多参观的同学。

西北工业大学是全国开展航模运动最早的高校之一,开创了我国航空模型运动和航空科技创新的先河。早在1955年,我国第一架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紫金山之鹰”,就是由当时的华东航空学院航模队研制并试飞成功的。一年之后,以华航师生为主体的国家航空模型运动队,代表我国第一次参加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国际航空模型竞赛”,取得了两个项目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之后 “紫金山之鹰”华丽变身。1961年,西北工业大学航模队研制的“华山之鹰”模型飞机成为国际航模界的一匹黑马,打破和创造了两项无线电遥控航模飞机的世界纪录,令国际航模界对年轻的中国航模运动员刮目相看。

60多年来,西北工业大学航模队接棒奔跑,奋力前行。今天,西北工业大学的学生航空科技活动无论在规模、层次、技术上,都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学校建立了航空科技创新基地,航模队与航空科技创新基地合为一体。

不仅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航模更是我国无人机的摇篮。1958年,西北工业大学在狠抓航模运动的同时,开始研制无人机。1958年8月3日,我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在西安窑村机场试飞成功。1984年11月,西北工业大学无人机研究所成立。至今,当年的无人机研究所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无人机研发基地,研发生产的无人机组成方队,先后参加了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小航模飞出“大境界”,西北工业大学完成了从航模到无人机的华彩“蝶变”。

西北工业大学一路走来,育国之栋梁、铸国之重器,建设一流大学是其不变的初心,追求卓越、奋勇创先是其永恒的追求。聚焦“从0到1”的原始创新,勇敢前往教育科研的“无人区”,一代代西工大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创造了百余项全国第一。

(责编:左瑞、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