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博物馆馆长苟保平在巡馆过程中观察铜钟情况。
城固县第一中学里的西北联大法商学院旧址全景。
城固县古路坝村的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纪念碑。
新修缮的古路坝教堂。
讲述西北联大的故事要从一口铜钟说起。
1905年,意大利罗马,一口新铸的教堂铜钟踏上漫漫东行路。地中海的阳光、印度洋的海浪、太平洋的微风,都没有在它身上留下些许痕迹。这口钟运抵中国后,沿长江溯流而上,再翻过大巴山,被安安稳稳地挂在汉中城固的古路坝教堂里。
这口钟在古路坝教堂安静地挂了30多年,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才被打破“宁静”。那段岁月,天空阴沉,时常能听到飞机引擎的轰鸣。敲钟的声音,往往是战斗的前奏:“敌机来袭!敌机来袭!”
1938年,西北联大的师生们来到城固。古路坝教堂变成了工学院的校舍,铜钟也成了学生们的上下课铃。飞机的轰响里,有钟声;读书声里,也有钟声。后来,战争结束了,学生们走了,铜钟又归于沉寂。
2019年,城固县博物馆西北联大展厅落成。铜钟和古路坝教堂遗址里的一些文物,一起陈列在博物馆里,诉说着西北联大的往事。
一段尘封的记忆
6月8日,在城固县博物馆里,日常巡馆的馆长苟保平出神地望着铜钟。铜钟背后,是博物馆复原的西北联大教室和宿舍。展厅里有序陈列着书籍、证书等文物,墙上是完整详细的西北联大历史介绍展板。
“不瞒你说,展厅开放后,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和西北联大有渊源的院校都会组织学生来这里参观。”苟保平说,眼前的铜钟,被复制了3个,2个陈放在西北工业大学的校史馆,1个留在天津大学的校史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平津失守,9月,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奔赴至西安的院校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潼关告急,西安临时大学迁往汉中,改组成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简称西北联大。
1938年5月2日,西北联大正式开学,设工学院在城固县古路坝教堂内,学校总部及文理学院在城固考院,法商学院在今城固一中校内。它们像满天繁星,散布在城固乃至汉中各处,而后又独立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
6月7日,记者来到当年西北联大法商学院的旧址,眼前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四合院的样式,有着圆拱形的门窗。二楼是教室,回廊相通;一楼是当年教师办公室,还有几间用来做小图书馆。走进院内,有一汪水池,近旁一棵古树已逾百年。站在院子中央,仿佛可听到教学楼里传来的读书声。据苟保平介绍,于右任、陈立夫都曾在这里演讲。
时过境迁,这里的读书声一直未断,同样延续的,还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
在距离城固县城约20公里的古路坝,西北联大工学院旧址上仍遗留着残垣断壁,旁边立着一块我国金属及材料科学专家师昌绪手书的“国立西北工学院旧址”纪念碑。
成都华西坝,重庆沙坪坝,城固古路坝,并称抗战大后方的“中国文化三坝”。在“中国文化三坝”中,山沟里的古路坝条件最为艰苦。然而,就是从这山沟里走出来师昌绪、吴自良、叶培大等科学家,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不灭的联大印记
6月7日,繁忙的城固北站,人来人往,一列列高铁在轨道上穿梭。城固北站前的“博望侯”张骞雕像,见证着这里的日新月异。今天,张骞已经成为城固的代表性历史人物,城固与张骞的紧密联结,正是在西北联大时期建立的。
直到20世纪30年代,史学界对张骞真墓的位置仍无定论。1938年7月,西北联大历史系的专家教授们对张骞疑似墓进行发掘和增修。
此举动引来张氏后人,他们认为这是在挖张家的祖坟。千余人手持锄头、头缠红布,赶到墓地。专家教授们最终停止了挖掘,改为增修墓道,除了发现陶片、五铢钱外,尤其珍贵的是发掘出一块有汉隶字体“博望”的封泥,由此确定此墓为真。
距城固县城3公里处的张骞墓,冢前一块石碑,由联大教授黎锦熙书丹,记述了此次增修、发现的过程,碑文中多次出现西北联大字样。
西北联大教授对张骞墓的增修,是对城固最重要的贡献,不仅验证了张骞墓是真,还为目前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西北联大带给城固的并不止于“张骞”。“西北联大在陕南办学期间,不仅担负着培育人才、科学研究的重任,还负有服务社会之责。”陕西理工大学的陈海儒老师介绍,“西北联大在陕南乡村设立了社会教育施教区,促进了陕南社会的变迁。”
“念书识字可以写信看信”“识字可不受人家的欺骗”“要写契约书信,快到施教区代笔处去!”西北联大的学生在城固张贴很多这样的宣传语。在他们的努力下,当地人越来越认识到读书识字的重要性。
除了观念上的变化外,村民们还在施教区学会了应对伤寒、霍乱等传染病的方法,有效增强了人们的健康意识;一种名为“凤尾粘”的高产稻种也在当地推广开,让百姓填饱了肚子;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为农村青年提供补习教育……
“对城固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在战乱岁月里,那是一段不饿肚子,还能读书识字的时光。”苟保平说。
挺直的民族脊梁
离城固张骞墓不远的地方,有一座七星寺。这里曾是西北联大工学院一年级的校址,据说当年学生们秉烛夜读,形成“七星灯火”的景观。
抗战期间,西北联大物资紧缺,教师工资是按“薪俸七折”发放,再加上抗战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生活极其艰辛。据当地人说,映射出“七星灯火”的油灯,都是学生们自制的。
然而,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西北联大开始了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734名学生参加了陕西省军训。截至1944年,西北联大有300多名师生参加抗战。时年43岁的地质地理系教授郁士元投笔从戎,前往抗战前线。
20世纪40年代后,从西北联大分出的高校里,许多教授选择扎根西北,将高等教育体系“植入”西北,奠定了西北高等教育的基础。“我们要恢复历史的光荣,创建新兴的文化,建设一个名副其实的西北最高学府,真正负起开发大西北的重大使命。”时任西北大学校长的赖琏说。
如今,西北联大“公诚勤朴”的校训仍旧铭刻在大西北的土地上,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由西北联大脱胎而出的高校更是在科研领域结出累累硕果。
沧海桑田,如今,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正在高原、大漠、戈壁上探寻丝绸之路的秘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用先进的技术,让农业发展日新月异,助力脱贫攻坚;西北工业大学用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打造西安“硬科技之都”的新名片……
薪火相传,今已燎原。
记者手记
记忆永存 精神永驻
陆晟
关于西北联大的记忆,是城固县独有的记忆。在城固县探访期间,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回忆起和当年西北联大学生相处的岁月,还是可以娓娓道来。80多年的时光,依然带不走这样的集体记忆。
西北联大的故事值得铭记。
抗战时期,烽烟遍地,平津沦陷,江浙易手。“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爱国学生痛声疾呼,挽救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为了留存高等教育的火种,部分高校西迁南渡。
带着保存火种的使命,抗日救亡的爱国师生来到城固。在当地留下了一段段佳话,开风气之先、传播马列思想、推动当地科教文卫事业、确定张骞真墓……城固给了他们一处安放课桌的地方,他们回赠城固的,是留存至今的精神财富。
如今,硝烟散尽,我们难以听到慷慨燕歌,但是我们依然铭记那个时代,那个血与火交织,却绽放出新生的时代。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源于热血报国的每一个人。他们抵抗侵略,他们建设国家,他们留存火种。
当年的火种,燃到今日,已然燎原。感受温暖的火光,我们更应该不忘来路,不忘初心,不忘那些手捧微光、奉献自我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