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

“博士支书”和他的田园综合体事业

本报记者 陆晟 通讯员 李昇

2020年06月04日08:26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博士支书”和他的田园综合体事业

五月二十六日,杜军渭(左一)到贫困户季道军家中,了解季道军家的产业发展情况,并帮助他的孙子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图为杜军渭和季道军的孙子一起玩耍。 本报记者 陆晟摄

5月24日,杜军渭早早醒来,清点完小龙虾的外包装盒,给前来从事包装工作的贫困群众说清注意事项后,便来到梅坡村田园综合体示范基地,查看小龙虾、禾花鱼的生长情况。

“刚开始过来有些不习惯,主要是语言不通。”杜军渭一边查看示范基地水里的含氧量,一边说,“现在已经融入这里了,基本每天都要到贫困户家里、示范基地现场看一看。”

2019年8月,杜军渭从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后,选择在陕西做选调生。工作第一站,他就被派到镇巴县赤南镇梅坡村挂职村党支部副书记。对于家在关中的杜军渭来说,想干好工作,首先要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

“一定要学会镇巴方言!”杜军渭暗下决心。到岗第二天,他便开始走村入户,将村民常用的方言和普通话对应写在本上,没事就练,同时画出贫困户居住地点的路线图,逐户标上家庭状况、产业计划等基本信息,晚上加班加点进行熟悉。不到两周,他挨个儿走访50余户贫困户,对他们的情况了然于心,交流起来基本没有了障碍。

“我文化程度不高,儿子儿媳在外务工,多亏了小杜,帮我规划发展产业、申请医疗补助。咱村的这个‘博士支书’了不起!”提到杜军渭,53岁的贫困群众季道军竖起大拇指。

来到梅坡村一段时间后,杜军渭对村情户情和产业现状逐渐熟悉。了解到禾花鱼产业由于前期缺乏稳定的技术支持,加上2019年夏季多雨导致产量不高、带贫效果一般的情况后,他便有了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想法。

为此,他专程到湖北荆州中国水产科学院,经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初步确定“在养殖禾花鱼的基础上,引进小龙虾和甲鱼,与水稻共作共养”的发展思路。

“杜军渭平时话不多,很安静的一个人,一说起田园综合体项目就来劲。”镇巴县委宣传部派驻梅坡村的第一书记华新圃说。

发展思路确定后,杜军渭向省发展改革委扶贫团及县镇领导多次汇报,并结合梅坡村实际情况,起草了梅坡田园综合体项目资料。最终,这种秦巴山区特有的温带双水双绿生态农业示范园,得到了省县镇三级的大力支持,争取上级资金300余万元。

“杜博士基本天天要到田里来。基地里的鱼虾越来越多,他也被晒得越来越黑。”住在示范基地旁边的村民周白发笑着说。

2020年年初,梅坡村完成20亩水稻田改造,水草、虾苗、鱼苗等物资准备就绪,田园综合体建设正式启动。杜军渭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将现代化智慧农业引入示范基地,通过物联网、智能控制技术实时监测水里的含氧量、pH值、水温和投料量等,一举改变了以前“凭经验吃饭、靠气候养殖”的情况。

“这个‘博士支书’实在,大家信得过。今年我们都准备加入田园综合体产业!”村民代表大会上,大家伙儿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目前,梅坡村“鱼稻共作、鱼虾共作、鱼鳖共作”的田园综合体已初具规模,建成“稻鱼、稻虾、稻鳖”示范基地3个,种植水稻20亩,投放禾花鱼1万尾、小龙虾1000斤。梅坡大米从原先的每斤2元,上涨到每斤5元,大米每亩增收约1800元。示范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2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50余户。

驻村以来,杜军渭以村为家,常常在村里一待就是一两个月,村民们经常开玩笑:“咱们的‘博士支书’还没成家,咱村就是他的家!”

记者手记

让农业生产不再“看天收”

陆晟

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前,镇巴县赤南镇梅坡村老百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粮食和零散畜禽养殖。后来,梅坡村陆续引进一些诸如禾花鱼养殖之类的产业,但“凭经验吃饭、靠气候养殖”的状况导致产业发展效果不甚理想。

驻村干部的到来,给梅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为梅坡村的发展注入思想“活水”,改变了梅坡村的面貌。

用含氧量、pH值、水温等可控的技术指标,代替相对难以量化的经验、天气,直接影响水产养殖的品质和产量;用统筹全局的田园综合体规划,代替零散的个人养殖。杜军渭用这样的方式盘活了梅坡村的水产养殖,建立了田园综合体,也让体系化、规范化、技术化的产业发展理念,扎根在更多梅坡村群众心里。

当越来越多的农民懂得运用技术去改良生产,用规划去统筹产业,我们的农业就会向现代化迈进一大步。

(责编:左瑞、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