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加大路网建设 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2020年05月15日16:36  
 

交通圈就是经济圈,大交通就是大民生。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全面打造综合交通先行示范区,大力实施市政道路、四好农村公路和城市绿道建设。

道路建设对提升区域交通通行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2020年,高新区新建市政道路32条、续建市政道路71条,建设总里程127公里,总投资73亿元。同时,新建四好农村路52条,总里程51公里,总投资3.6亿元,到2020年底,区内行政村公交覆盖率将达到100%。

绿道建设在倡导绿色出行形成绿色生活新风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新区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发展原则,实施西高新至天桥公路工程、西太路提升改造工程,同时因地制宜建设有轨电车试验线、沣惠绿道、时光绿廊、科创绿廊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区内交通路网体系、提升生态环境和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

科技八路快速通道

极大提升区内交通通行能力

高新区科技八路快速通道工程是西安市重大民生工程,同时也是衔接城市内外的重要进出门户。该项目总投资26.6亿元,西起河池寨立交,东至高新路以东,途径河池寨立交、西三环立交、丈八四路、丈八北路、陕西宾馆、省体育训练中心、唐延路及高新路。地上道路全长6.3km,地下隧道4.2km,地上为双向六车道,地下为双向四车道。

据了解,科技八路河池寨收费站至丈八五路、唐延路至高新路以东地面道路已于今年4月底通车,全长2.9公里。此次通车的路段作为城区主干道,有效盘活了高新区交通通行能力,极大方便了周边市民出行。该工程其他路段目前正在加快推进施工进度,力争早日通车。

时光绿廊

以不同主题区段塑造文化精神纽带

西安高新区唐遗址公园南延伸工程时光绿廊项目,设计里程长约20公里,通过绿廊重构景观脉络,重点打造市民文化生活圈。该项目起点位于咖啡街区,途径科技路、唐延路、科技八路、西三环辅道、亚迪路、西太路,西太公路直到沣河湿地。时光绿廊以“塑造文化精神纽带,构建城市多维绿廊”为战略定位,按照古往、今朝、未来、回归的文化引领路线,分为“盛世雅韵”、“智慧风采”、“未来之路”、“大美无疆”四个主题区段,打造一条从高新区走向秦岭的绿色活力带。

值得一提的是,时光绿廊项目串联了高新区各个重要节点设施,充分补充了西安市“两山、八水、五环、十廊”绿道总体格局,并且保证了高新区中央绿轴的空间格局的统一。在建设过程中,地面绿道和架空绿道相并存,结合周边建筑及地铁,构筑空中、地面、地下多维的绿道全线贯通的绿廊空间体系。

另外,该项目将高新区主要发展区带连接在一起,同时直通了草堂产业基地和城市中心区,增加了西安市中心城区和西南部地区的可达性,对于功能区域的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一期工程为西三环辅道-亚迪路-西太路(丈八立交-洨河)段,长约12km,总宽100m。提升改造内容包括,道路扩容、管网完善、路面修复、景观提升和增加附属。目前正在进行 6.3 公里地下管线及2公里绿道园路施工,计划6月底完成西半幅建设。

沣惠绿道

直曲衔接 形似随风而动的飘带

依托“关中八惠”之一沣惠渠而建的沣惠绿道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南起沣惠渠首,途经西安国际社区、沣东新城、软件新城和鱼化片区,总长度28公里。以沣惠渠水系为依托,结合两侧各20米绿带范围进行水系改造、道路提升,打造集“水廊道、运动绿道、多彩景观道、市民公园廊道、文化公园廊道”等核心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生态智慧休闲廊道。

沣惠绿道是高新区结合发展定位,沿沣惠渠规划建设功能复合、自然生态、科技智慧、活力多彩的特色绿道之一。将连接洨河生态公园、仪祉湖及云水公园,结合软件新城、国际社区及城市郊区等区段。绿道跨科技四路、西三环等市政道路,采用上跨衔接方式,通过直曲衔接,形似随风而动的飘带,提升区域时尚感,保证两岸绿道的连续性。

项目一期景观工程已全线贯通,4月30日正式启用,二期工程水利改造和景观绿化正在同步推进。(当地供稿 杨坤)

(责编:李志强、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