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复工复产步伐加快,妥善保障“一老一小”两个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不仅事关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更关系到青壮年劳动力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咸阳市民政系统按照总体防控部署,全力做好养老和儿童福利机构的服务——

守好复工复产大后方

记者 喜顺 通讯员 刘硕

2020年05月06日07:19  来源:陕西日报
 
原标题:守好复工复产大后方

咸阳市通过互助式养老和抱团养老等模式,使老人融入集体,在相互照顾的同时,精神上也不再感到孤独,让子女放心工作。 本报记者 喜顺摄

“爸,颐养中心的防控措施做得怎么样?生活得舒心不?”刘振发老人的儿子关切地问着。“你们放心吧,都非常好。你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安心工作。我要下棋了!”和儿子通完视频,老人手里举起“车”说了一句“将”。

4月26日,在礼泉县永康颐养中心,见到88岁的刘振发老人时,他正在和伙伴下棋。工作人员说,疫情期间,颐养中心有35位老人居家生活,从3月20日开始,陆续有32位老人返回。“对待返回老人,我们会严格按照防控措施周密安排,悉心照顾,确保让老人们舒心,让家属们放心。”永康颐养中心负责人郭立说。

“你听,歌声飘、人欢笑……这里对待老人体贴入微、照顾周到,有牛奶喝,有鸡蛋吃,营养丰富均衡,我们感到很幸福了。”4月20日,在秦都区西北二棉社区,居民王大妈说起他们的日间照料中心赞不绝口。这不,还没走到活动室门口,里面的欢歌笑语就传了出来。“眼下复工复产忙,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咱不能拖孩子们的后腿。娃没时间照顾咱,一日三餐就得凑合着解决。现在你看,这里有餐厅、休息室、娱乐场地,定时吃饭、有人聊天、有人照顾,白天能待在这里多好啊!”

在彬州市新民镇东沟村,耿书印老人每天早早就来到村里新建的互助幸福院。“在这有健身器材锻炼,活动筋骨,跟大家聊天、读书看报,幸福得很!”在耿书印老人眼里,这是“家门口的乐呵院”。老人的儿子远在广州打工,一年很少回来,他就成了独居老人。“以前是社会救助、好心人捐助,现如今,互助幸福院让老人们的生活有了着落。”提起互助养老,老人很开心。据了解,这个互助幸福院设立了休息、娱乐、医疗咨询、阅览室、购物点和助老餐厅,为村里26名老人提供了服务。

老人们安享晚年,孩子们有人照看吗?

“这是赠送给你的学习用品和学习资料,孩子,加油!”4月24日8时30分,在长武县巨家镇四合村,村干部准时来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李一哲家,帮助他打开网络电视,调至相关教学栏目。李一哲端坐在网络电视前,等着9时开始的语文课程。

4月16日,在永寿县马坊镇祁家村小萌萌家,一群“大哥哥、大姐姐”给她带来了文具和面包,还给她讲了许多故事。“祁家村很多家庭祖辈都靠种地,一年下来无法维持生计,因此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都会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为了让复工复产的父母们安心工作,志愿者走进这些基层村落,与孩子们‘一对一’交流,充当他们的‘一日监护人’,让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祁家村驻村干部马文博介绍。

一幕幕暖心画面,不仅体现着咸阳民政系统对推动全面复工复产的支持,更让“一老一小”的特殊群体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解决了许多家庭的后顾之忧。

咸阳全市11家中心敬老院、2家区域性敬老院、12家民办养老院采取“先预约、再入住、勤关注”方式,加强新入住和返院老人健康和旅行信息排查等管理措施,陆续恢复运营。同时,紧紧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互助幸福院,广泛动员老年协会、产业协会、红白理事会、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积极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多种方式为老年人,尤其是独居、空巢、留守、失独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

与此同时,全市2080个村(社区)“儿童主任”、152个镇(街道)“儿童督导员”积极开展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工作,对20272名留守儿童、19913名困境儿童、40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45名散居孤儿的监护及保障情况进行排查,及时予以关爱帮扶,未出现因疫情造成的致孤致困儿童。

(责编:谷妍、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