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何去何从?制片人呼吁研究“疫情拍摄模式”

2020年04月29日12: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影视行业何去何从?制片人呼吁研究“疫情拍摄模式”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29日电(任思雨) 疫情期间,影视行业一度出现暂停,至今仍有影视项目还未开机和复工,如何看待影视行业的未来?如何在To B(面向平台)守正创新的同时开拓To C(面向观众)新局面?

  28日,在第26届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青年制作人论坛”上,中制协青工委主任、导演郭靖宇,青工委常务副主任、制作人白一骢,爱奇艺·艺匠工作室总经理冯微微,《长安十二时辰》总制片人梁超,奇树有鱼创始人董冠杰,映美传媒联合创始人张余等嘉宾就相关问题展开了线上的交流与探讨。

  谈疫情下的影视行业:

  谨慎悲观,网络院线都不可替代

  2020年春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个正在拍摄的影视剧组停工,许多电影电视剧的播出计划也受到影响,甚至有多家影视公司倒闭。

  中制协青工委主任、著名导演郭靖宇说,本来整个团队在在上半年每个月都有不同的计划,到现在还有一百五六十人的队伍滞留在马来西亚,之前以为躲过了国内疫情,结果就在算好开拍日子的前一天传来了马来西亚全国封闭的消息,其他几项新的开拍任务也都暂时搁置了。

  除了被迫暂停的影视项目,由于电影院暂时无法开业,线上观影也成了影视行业的一大变化,一些影片选择在网络端放映,引发许多业内人士的讨论,有人认为这是积极自救,也有人评价这是“破坏规则”。

  《长安十二时辰》总制片人梁超认为,全球都面临着疫情的挑战,大家选择线上观看,也是为满足受众疫情期间的观影需求,未来还是会选择不同类型的观影模式。“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是不冲突的,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是一种协调的播出模式。”

  映美传媒联合创始人张余也谈到,一直在说互联网抢占用户的娱乐时间,不再是影视内容时间了,那么反观网络电影,可以猜测观影习惯会不会随着疫情慢慢培养,“疫情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不是头部、没有竞争力内容是无法站稳脚跟的”。

  疫情期间,不少影视项目中断、公司关停,一些从业者因此对未来感到悲观,参与讨论的几位制作人普遍表示要保持理性。

  奇树有鱼创始人兼CEO董冠杰认为,影视行业不可能永远处在“夏天”,前些年过于热的影视行业泡沫有些严重,“我始终认为内容行业是个慢行业,不是有足够的资金就能够每天开项目,这是违反客观规律的,这样一个周期性的调整是应该的”。他提醒大家应该理性看待,同时有所警醒,在做内容的时候尽量避免其他外力的干扰。

  导演郭靖宇表示,自己没有过分的悲观,但认为应该做最坏的打算,坚定地做网生内容,坚定的依靠互联网创作的路线肯定是没有错的。

  “无论是以前在电视台还是现在的网络,不变的是内容本身。如果我们作为创作者来说只要坚定地把故事讲好,内容有人想看,也许你在互联网里不那么红、不那么爆火,但一定是会收获受众的,只不过可能是小众,未来可能会成为互联网领域中的文艺片。”

  谈疫情下的剧组拍摄:

  呼吁研究“疫情拍摄模式”

  对影视行业的看法,中制协青工委常务副主任、制作人白一骢同大家一样,认为应该“谨慎悲观”,但同时,他也表示要“谨慎乐观”,尽管都说互联网播出是个好事,但有个致命的问题在于生产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很多剧开不了机。

  如果疫情长时间没有结束,这将给很多影视项目的开机带来挑战,特别是一些需要跨多境拍摄的大片会非常困难。尽管短期内有作品储备,但长此以往,开机率下降,也会造成市场上的内容出现“断粮”。

  董冠杰也谈到了目前拍摄遇到的现实难题,一是开机拖后,片子不能按时交工,拍摄计划重新做调整,砍掉一些古装换成现代题材,尽量能够赶时间出片上线;再一个是无法去外地做看景准备工作,导致计划延迟。

  郭靖宇和白一骢均提出,应该探讨研究一套疫情期间安全拍戏的模式。“我们可以联合找医生做一套摄制组现场如何防护、消毒、检测的手册,也有可能几个月后每个剧组都会有检测仪,进来后先做核筛试剂,先检查。这是我们目前从协会、青工委角度来讲更好地帮助大家实际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套方法同时要被主管部门认可,只要达到这个标准就可以开拍,就能够真正有效解决我们现在的问题。”

  几位制作人同时希望,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些扶持政策,指导影视行业安全有序拍摄,如“有没有可能由政府来主导,研究出一种在疫情期间我们能尽快复工的一种方式?”

  此外,前不久两协会联合发布《关于厉行节约,共克时艰,规范行业秩序的倡议书》,提出了控制剧集制作成本和主创片酬的建议。白一骢表示,《倡议书》整体出发点是好的,但其中有些价格的确不能由行业内决定,例如酒店、餐厅等费用,所以最后可能导致剧组“砍自己”,希望在实际操作中不要“一刀切”,可以在一个合理的范畴内完成一部剧。

  谈To B与To C模式:

  挖掘观众需求对发展很重要

  近年来,影视行业To B(面向平台)到To C(面向观众)的发展趋势一直是从业者关心的话题,如何兼顾好购片方与观众的喜好,让作品真正叫座又叫好,是每位影视人需要努力的方向。

  郭靖宇认为,过去说To C和To B的区别比较大,应该讲To B研究的是买片者的心理,To C研究观众或用户的心理。但他认为现在区别越来越小,越是To C的内容,其实越需要有创新精神,越是要做得精细,现在观众越来越挑剔,弹幕、评分都会导致To C的成功或者失败,所以用户要求越来越高时,二者就越来越近了。

  白一骢则说,和电视台不同的一点是,互联网时代片子交完上线后需要做的工作非常多,在播出过程中不断注意用户的反应、意见、建议。

  他指出,从团体来说,未来一定是To C的时代。对所有的制作者,尤其年轻制作者来说,如何预设并找到观众想要看什么很重要。“疫情让我们开始冷静思考未来该如何发展,得出的结论是——未来仍然是优质内容占据头牌的时代,挖掘观众需求,了解观众的喜好对于之后的发展非常重要。”

  在影视行业To C的大趋势下,人才是关键。导演郭靖宇坦言,越是To C的领域越难,并且在未来会出现很多创作型的制片人,既要懂导演讲故事的思维也要懂运营和一些互联网的相关因素。

  在人才选拔方面,董冠杰提到,首先是要用户至上,其次要“小步快跑,频繁试错”,再次是要不断跳出舒适区,不断把握用户审美趋势。张余也指出,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要有敏感度和擅长度,同时态度要足够主动,一是能主动合作,二是要对行业有敬畏之心,对各行各业看得上,对深扎根的内容要用心、有耐心,这样才会达到专业的程度。(完)

(责编:谷妍、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