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 提升技能

电子院致力于打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04月15日15:07  
 

资料图

近年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子院)206所工会紧盯追赶超越目标,践行“五个扎实”要求,围绕电子院生产实际,深入开展岗位成才、岗位练兵、技术创新和技能比武活动,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为依托、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技术工人积极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职工走出去,在竞赛、比赛、比武中逐渐成长走向前台,提升技术工人个人价值。

一、以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为依托,着力提升职工技术创新能力的辐射作用

按照全国总工会“在开展劳动竞赛的企业普遍建立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要求,电子院206所积极开展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坚持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强基础、抓管理、比技能、建梯队,建成了贾广杰陕西省大师工作室、陕西省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电子院李永磊高技能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的建设发挥了技能人才孵化作用,以点带面,把高技能人才的技术创新个体优势发展为群体优势,推动职工和206所科技、技术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一批技术工人脱颖而出成长为技术骨干,一批技术骨干成长为高技能专家。

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

以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建立各工种与行业标杆企业的工匠、大师和大师工作室结对共建,在技术攻关、班组共建、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等维度与共建单位全面合作,开启了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培养的新模式。一是钳工与航天7103厂“杨峰”班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结对共建;二是车工与航天7103厂陈建华陕西省技能大师工作室(航天集团数控车工竞赛第一名)结对共建;三是加工中心操作工贾广杰陕西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与205所王聪慧陕西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结对共建(首次两个陕西省大师工作室结对共建)。同时在结对共建模式指导下,电子院于2018年建立了“钳工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室”,在培养、服务我单位员工的基础上,辐射行业、属地,为钳工人才的培养提供新的平台。自结对共建以来,累计开展100余次“名师带徒”技能培训,参训人员超2000人次;指导参加7次省部级技能大赛、6次地市级技能大赛、开展3次所级技能竞赛。

三、以搭建平台为载体,不断汇聚职工创新创效的能力

工会大力为职工创机会、搭平台,营造创新创造的成长氛围,积极组织参加职工科技节、各类型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助力职工技术成才。电子院获批“西安市人才工作创新试验基地”称号,1人获“三秦工匠”荣誉称号,1人获“西安工匠”荣誉称号,1人获“兵器大工匠提名奖”,1人获“陕西带徒名师”荣誉称号。在省、市技能大赛及省科技节中成绩突出,近年来电子院技术工人代表队多次获得“陕西省职业技能大赛团体第三名”、“陕西国防科技职业技能大赛团体金、银奖”,在2018年同时摘得陕西国防科技职业技能大赛电子装配、车工两个工种团体金奖,创造了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历史上一个单位囊获两个团体金奖的新记录。技术工人成长成才效果显著,近2年来3人冲进“陕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一类大赛”前十名,2人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2人获得“陕西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3项操作法获“陕西省职工先进操作法”命名,17项成果获得省历届科技节金银铜奖,13项技术工人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同时涌现出了一批以贾广杰、李永磊、周晓波、汪云虎等为代表的岗位成长成才的技术工人,多人次荣获“西北兵工劳动模范”、“西北兵工劳动竞赛先进个人”、“陕西国防十大技术能手”、“西北兵工十大杰出工人”等荣誉称号。

电子院206所通过搭建平台、结对共建,以及“创新工作室”、“星级班组”的创建活动为主要载体,提升文化建设,推进打造精品典型,培育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工人,激发广大技术工人荣誉感、获得感和学技术、练技能、搞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劳模、高技能人才的科技创新、技术创新个体优势发展为群体优势,推动职工和电子院科技、技术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实现电子院技能人才队伍有层次、有梯队的建设,打通了技术工人成长成才的最后一公里,助力兵器电子事业基业长青和持续发展。(电子院206所 朱晓明 肖云 胡鹏)

(责编:左瑞、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