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断头路打通和架空线落地,这些与市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各种改变,是西安市重点治理的核心民生工程,也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补齐民生短板的现实需要。
2019年11月20日,西安市召开的“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会议明确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实施方案》《城中村(棚户区)改造提升工作方案》《断头路打通工作实施方案》和《架空线落地工作实施方案》五个方案,每项方案均实行工作项目化、时间节点化、任务责任化。
2021年6月前,西安计划完成绕城高速以内80%以上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 2021年4月前,打通58条断头路,同步实施配套管线、绿化亮化、交通标识、公共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5月底前,完成主城区道路以及城中村、老旧小区通信架空线落地工作。
受疫情影响,距离目标任务时间越来越紧迫,相关工作进展如何?工作推进中遇到哪些难题?近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多个项目的工作推进现场,深入了解西安市“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进展情况。
群众改造诉求强烈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以前的小区路面坑洼不平,房子里面水道堵塞,下雨天窗户会渗水,改造后这些问题都解决了。”73岁的魏金田是明德门北小区的老住户,在这里居住了24年,面对小区即将“改头换面”,老人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现在已经给我们换上了双层玻璃窗,隔音和保暖效果都变好了,想想小区整体改造后的样子,心里期待的的很。”
明德门北小区建于1993年,1996年入住。小区共有38栋多层,占地面积约12.5万平方米。改造前,小区硬件设施差,房屋、道路破旧,38栋楼中只有十栋楼通暖气,私人占地违章建筑多,由于没有停车位,居民停车只能“见缝插针”,这样的环境给居民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针对小区的问题,我们现在正在推进居民楼外力面改造,楼道内部改造、以及楼顶漏雨防水改造,同时对小区内的线缆及电力进行落地与更换,达到房屋既‘好看’又‘好住’的目的。”西安市雁塔区住建局局长王闯介绍,“我们将利用之前已拆除的2500平方米违法建筑用地,给小区新建一个养老幼托综合服务中心,把社区办公、物业用房和养老服务、托幼服务容为一体,重点解决小区老人无人照料,幼童无人看管的难题,满足群众不同需求。”
“我平常遛弯儿要去小区对面的广场,以后在小区里就有活动场所,太方便了。”听说小区要建公园,魏金田欣喜道。目前,明德门北小区已开始30栋楼外墙保温工作,累计完成18栋楼的防护网拆除及外墙保温施工,剩余楼栋正在逐步搭设吊篮;沿街商业真石漆喷涂完成70%;小区西南侧中央广场改造完成60%;污水管网改造完成40%;围墙改造完成50%,其余工作也在有序推进,预计9月底整体改造完工。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城市更新的具体内容,更是民生保障的重大工程,我们加减并用,通过摸底,针对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硬件陈旧破损、服务设施缺失、私搭乱建突出等问题,建立规划、城管、住建和街道四部门联动机制,通过三拆三规范(拆违建、拆防盗网、拆雨棚,规范空调外机、规范入楼弱电、规范监控设置点位)做减法。同时,在解决社区用房、养老托幼、停车场所、安防技防等方面做加法,积极引导多方投入,联系了房地产开发、智能安装、停车场建设等12家企业,引导企业投资,采取广告收入、经营权出租等补偿方式,减少政府资金投入,引导社会参与。”西安市雁塔区住建局局长王闯介绍说。
据了解,今年西安市将按照“任务不减、目标不变、标准不降”的总要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100个,190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正在实施改造小区367个,902.9万平方米,占全年47.4%。590个项目共申请中省资金18.9亿元。
“断头路”打通 市民出行更便捷
航天北路市政工程施工现场。邹星 摄
正在打通的航天北路市政工程为新建项目,是连接航天基地与曲江新区的一条东西向城市主干道,道路西起雁塔南路,东至神舟四路,全长1035.64米,红线宽度50米,包含道路、雨水、污水、给水、通信、照明、电力管沟工程。记者了解到。该路段打通后,将与东面的神州四路、西侧的雁塔南路、北侧的南三环、南侧的航天大道形成“微循环”,周边居民驾车出行至少可节约15分钟。
记者走进工地时,映入眼帘便是一座高耸的“土山”据该项目负责人马刚介绍,施工前该路段原状堆满建筑垃圾,总方量约为30万方,为解决如此大的土方量不便倾倒的问题,施工队采取了从东西两侧双向施工的方式进行土方外运。从3月5日开始施工至今,24小时不间断作业,每日可运出400车土方,目前已累计完成垃圾外运17万方。
“同时,我们将土方作业与道路雨水、污水管道施工交叉进行,施工进度明显加快,原计划6月底前将土方全部清除,12月底打通道路,现在预计将提前两个月完成建设任务。”马刚说。
据介绍,今年,航天管委会住建局共承担了8条断头路的打通任务。目前4条路已经全面打通,分别为神舟五路、航天西路、航新路和规三路,航天北路、香堤路、广电西路以及航腾路的打通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刚刚建成通车的长安区学府大街中段,宽阔的双向六车道车来车往,道路两旁栽植的国槐行道树整齐排列,绿化带内工人师傅们还正在做最后的完善工作。记者了解到,该路段从2019年5月开始施工,经过11个月的紧张施工,已于4月6日提前竣工通车。
“学府大道全长6.3公里,西连高新区,中连常宁新区和大学城,东临航天基地,但由于中段是断头路,导致整条路段无法发挥其优势。”吴海军告诉记者,学府大道全段汇集了陕师大、西安邮电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9所大学以及长安公园、中央公园、樊川公园等6个公园,这条道路打通后,为周边市民出行和休闲娱乐带来诸多便利。未来,西安市中医医院南院区将建在道路北边,在道路修建时,特意在中医院南院区与道路南边的公园之间,修建了长50米、宽4米的地下人行通道,利于周边群众看病出行便捷。
据了解,截止2019年底,西安市已顺利打通204所西侧规划路、高新路南延伸段、航天西路等25条断头路。目前剩余的33条断头路中,已打通学府大道、向阳路西延伸等2条断头路,27条正在有序推进,4条正在征地拆迁和施工准备,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如期建成投用。
全力推进架空线落地工作 让群众告别“视觉污染”
多年以来,西安市民对空中缠绕的“蜘蛛网”怨念颇多,这些“黑疙瘩”不仅影响西安城区的美观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含光路上空的百条架空线缆交错缠绕,影响市容美观。邹星 摄
对此,西安市按照“核心区域优先、架空线集中路段优先”的思路,建立“市级统筹、各区和开发区落实”的责任体制,全面推进架空线落地工作。要求在2021年5月底前,完成主城区道路以及城中村、老旧小区通信架空线落地工作,优先完成主、次干道,重要区域及含光路通信架空线落地工作;完成迎宾大道(一级道路)及“十四运”场馆周边电力架空线落地共89条路段、253.8公里,并对主、次干道(二、三级道路),背街小巷(支路)及城中村、老旧小区电力架空线进行归顺整理;“十四运”前,完成32公里管廊建设和架空线落地。打造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布局合理的城市综合承载系统,优化城市空间环境。
雁塔区范围的含光路架空线缆落地项目,北起南二环,南至明德二路,全长约2.7km,道路红线宽度为40m~60m,属城市主干道。该项目于3月10日开工建设,预计5月31日完成管沟建设,7月底全面完工。
由于周边小区、单位众多,地下的水电、热力管道已全部铺满,线缆该落在哪里成为该工程首先要面对的难题。西安市雁塔区住建局建设科科长左腾告诉记者:“为了避免人行道大面积开挖,综合地下管道铺满的实际情况,按照规划给定线位要求,我们决定将架空线落到中央的绿化带内,既解决了问题,对机动车道通行影响也相对较小。”
施工人员正在开挖人井。邹星 摄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为了减少作业面,本次施工的主管群主要采用定向钻的非开挖方式进行施工,从道路一端开挖人井,将12个直径50毫米的PE管从地下穿过,在从道路另一端伸出,每个人井间隔约50米,极大减少了路面开挖作业。“近期我们已完成13处管程的施工,剩余三处正在全力推进。”左腾说。
另外,含光路高架线缆落地工程在碑林区范围内共分两段进行施工,全长2.26km,于2019年12月12日开工建设。其中环城南路至友谊路段计1048米,完成主管群820米,目前,正在进行剩余剩余主管群、过路和引接管沟建设,计划2020年5月20日完成管道建设。友谊路至南二环段计1215米,已完成主管群800米,剩余415米,计划2020年5月20日完成管道建设。目前各运营商已对该条路线缆落地启动立项和摸缆等前期工作,计划2020年7月底全面完工。
据悉,西安目前已累计完成通信架空线落地管沟建设117.36公里,落地53.1公里;完成电力架空线落地管沟建设94.53公里,落地68.7公里。咸宁路、长缨路连廊已完成主体施工;幸福林带架空线落地涉及的8个项目中,万寿路、幸福路、长乐路连廊、韩森路连廊正在主体施工;建工路连廊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子午大道、“三中心”配套管廊等6个项目主体已基本完工;科技八路、朱宏路等项目正在实施。